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大唐富家翁> 第161章 琐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 琐事(1 / 2)

 一到夏天,五六月里的杏,一直到八、九月的葡萄,秦轩的酒坊今年主要还是以果酒为主,粮食酒,就是供应吐蕃的扎西,今年他的需要多少量,这些还的等到见了本人才能知道的。</p>

马木提就让他到洛阳进货吧,是走水路还是陆路,他自己选择,其实海陆要省力的多,虽然远,但是一次运输的量绝对要比陆路多得多。</p>

常清又说了那些孩子的们的事情,秦轩走了这么久没来看孩子们,孩子们都很想这个主人大哥哥。</p>

每次秦轩来都带着他们游戏玩乐,很是开心,孩子们也知道这个就是主人,但是这个主人对他们很好,和蔼可亲,比起教官要好的多了。</p>

在老师的教导下,孩子们也都知道了,如果没有秦轩,估计等待他们的就是冻死野外,成为野狼野狗的口中餐。</p>

秦轩给了他们舒适的生活,吃的饱,穿的暖,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懂得这些,多数的孩子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痛。</p>

几个大些的孩子知道,也经常教导这些小点的师弟们,他们可是亲自把饿死的伙伴们挖坑埋了,所以印象特别深刻。</p>

秦轩这次回来,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棉花的事情,别的事情到不是很主要。</p>

这个棉花可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虽然历史中,棉花大量传入中国要到元朝以后的事情了,西域现在应该也有个别地方在种植棉花,但是量不大,应该是个人行为。</p>

因为朝廷没有听说那里种植棉花,只是秦轩前世依稀记得有人说过新疆棉花的历史,说是唐朝就有种植。</p>

这样的事情不得而知,秦轩目前没有听说那里在种植,估计是丝绸之路的商人们,私自带回一点棉种,自己种植。</p>

毕竟丝绸之路就通过西域,可以说很方便,来往做生意的商队很多,带一点棉种不是问题。</p>

秦轩的到来,确将棉花大面积在大唐种植提前了几百年,也不知是好是坏,应该是好事,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这绝对是个好事。</p>

最少他们穿衣有更多的选择了,不用老是穿着麻纺织的衣服了,棉布穿着多舒服,吸汗,保暖性都比其他布匹强。</p>

三个人都向秦轩汇报了这段时间的工作,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大事,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这也叫秦轩放心不少。</p>

酒坊里的事情反而不多了,隔几天就蒸馏一批酒,现在粮食不多了,生产酒的量也不是很大,整体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东子也带了个手下,平时多是他指导,徒弟干活,倒也快活。</p>

翌日,天气晴朗,秦轩和四个侍卫骑着马先去回家去一趟,然后才去拜访刺史张大人,这么久不见他们了,还怪想的呢,怎么说也的好好喝一顿呢。</p>

这一开春,泥石店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秦轩走进泥石店,阿虎刚想招呼问要多少泥石,一看是秦轩,赶紧的又是鞠躬又是让座,倒把秦轩弄了个哭笑不得.</p>

秦轩赶紧的把阿虎搀扶起来,询问了泥石的产量以及销售量,并询问修城墙的泥石可都准备好。</p>

阿虎有是个利索的小伙子,现在的年轻人,学习东西也快,很快就将泥石店打理的井井有条。</p>

这个冬天,村里就没有停窑,储备了一大批泥石,一个为修理城墙,一个为开春出售。</p>

虽然朝廷拿走了泥石方子,但是泥石的烧制确归了李琬私人,这样一来,冯家沟的泥石反到是越卖越红火了,附近的州县都有人过来购买,冷了一个冬天的生意,随着天气转暖,生意也是红火起来。</p>

这个陇右这片的泥石,李琬估计是暂时照顾不过来了,这次朝廷翻修洛阳到长安城东道路,就够李琬忙乎的了。</p>

估计一旦开始使用泥石没有一定量的储备,很快就会捉襟见肘,现在没有纸质或化纤的泥石袋,这个储存也是个麻烦事情。</p>

所以除了提前建好储存仓库,没有别的好办法,而且仓库要绝对的防潮秦轩也和李琬说过这些事情。</p>

不过那个商人要生产油布袋子卖给李琬也不错,这是个生意,李琬自己生产也行,早晚都的这么做,毕竟有袋子装的泥石,运输起来比较方便的。</p>

秦州这边,只要李琬的手暂时插不到这里,这个泥石店的收入,也可以叫村里的人们衣食无忧了。</p>

毕竟才三十几户人家一百多口人,整个陇右这片,泥石的需要量是不可小看的,还有牙粉的收入,足可以叫村里的人过上小康生活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