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遵诲等人很快走进大堂,与李涛寒暄一二,互相做了一番介绍。董遵诲虽然只是地方的一个都虞候,但是他的父亲董宗本乃是皇帝陛下潜邸时的故人,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何况前些日子,董宗本主动派兵增援郢州,也算是赢得了大家的赞誉,皇帝甚至亲口赞他识大体,也算是难得的荣誉了。</p>
李涛担任给事中,对这些事一清二楚,自然对董遵诲不敢怠慢。而一旁的马德海见皇帝亲信给事中对董遵诲都如此客气,顿时瞪大了眼睛,对董遵诲真有些刮目相看的赶紧。</p>
就听李涛对董遵诲说道:“道安老弟,我这次出京乃是奉命前去探查归德军和镇宁军的武备情况,调查两军的军纪及战斗力,不好大肆宣扬。一路上的安全,就劝仰仗你了。”</p>
说到这里,李涛又想起自己携带的两个侍妾来,害怕董遵诲笑话自己,也害怕他向别人宣扬自己假公济私、携妓出游,便连忙解释道:“老夫这两个侍妾,是邺都、澶州人士,熟知乡土信息,这次也是让她们做个介绍,方便老夫了解情况。”</p>
董遵诲连连称赞:“大人心忧国事,躬身行事,实在是我等晚辈的楷模啊!”</p>
李涛连连逊谢,宾主一团和气。很快,大家整理好行囊,准备出发。李涛和两名侍妾乘坐一辆马车,他的管家与四名仆役乘坐另一辆马车,随行的十名护卫在马车两边步行护卫。至于董遵诲等人,则在马车两侧行军,将马车保护在最中央。</p>
现在马车上没有橡胶轮胎,又没有轴承、滚珠,更没有液气悬挂系统,如果马车速度过快,那就会苦守颠簸。从开封到曹州,虽然有条大道,但是年久失修,并不平坦。幸好董遵诲一行早就在开封府城东的码头上定下一艘大船,准备沿五丈河前往曹州。</p>
上船之后,将马匹全部赶到船舱的底层,在船的桅杆上悬挂起董遵诲的都虞候旗帜来,正中是一个浓墨写就的“董”字,很是明显。</p>
远处一看,就知道是朝廷的都虞候。至于这都虞候属于哪个系统,是禁军还是地方郡兵,这谁也不知道。一般人看到这船是从开封驶出,猜测乃是朝廷中的嫡系部队军官,更是不敢招惹,赶紧让开航道。</p>
不过即便如此,董遵诲一行的速度仍然不算太快。五丈河中有太多的粮草辎重船,这些船很是笨重,加上航道中有没有调度,时不时堵在一起,堵塞交通。这时大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慢慢排队通行,效率极低。</p>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涛也不便越级指挥。他只能连忙写下奏章,派人上岸通过驿站送回朝廷,希望朝廷派人前来解决河道调度问题。董遵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路上时常与那李涛闲聊,倒也长了不少见识。很快,曹州在望。</p>
【今天是我的生日,更新有些延迟,希望大家谅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