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蓬户生晖> 第二十八章 年前年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年前年后(2 / 2)

大妞见二妞吃得眼都眯起来了,也抿了一下,味蕾亦被这股特殊的甜味征服。</p>

“娘,您也来尝尝,可好吃不。”</p>

“是什么东西,好不好吃的?”,三郎领着四郎走进厨房,后边还跟着大郎二郎,他们的活都做完了,过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帮着干的,正好听见大姐的话,三郎直接就问了。</p>

</p>

这下人都齐了,给每个人都分尝一点,一致夸口称赞,四郎俨然成了她的头号粉丝,二妞心里乐滋滋的,没什么比这个更有成就感的了,东西不多,毕竟才是七八个胡萝卜煮出来的,尝了一轮下来就只留了下个锅底,索性给了四郎一个调羹,让他刮着吃。</p>

糖甜进了人的心里,这个年过得更是有滋有味。</p>

大郎几个在院子里堆好烧旺火用的柴堆后,都挤进厨房里,或是帮帮小忙,或是坐在一旁说说笑笑,等着除夕夜的到来。</p>

夜幕快降临时,年夜饭也做好了都端上了桌,屋子里暖呼呼的,一家人围着桌子团团坐下,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p>

野兔还是和着土豆炖的,姜氏第一次给做的红烧肉不油不腻入口即化,二妞的干煸羊肉还算凑合,她在屋里用水养出了几根青蒜苗,这回全用在里边了,香味十足,豆芽是大妞炒的,清清爽爽配着那些肉菜很是不错,主食是馅饼,面皮煎成了金黄色,又香又脆,二妞早上还多磨了些豆浆,留到晚上当饮料喝,都还是孩子,姜氏只是让大郎尝试着喝了小半盅的酒就改成了豆浆,她自己是不喝酒的,每人面前一碗豆浆,吃着喝着很是热闹。</p>

今夜要守岁,吃过饭后都聚在东屋里,继续说说笑笑,等着子时的到来,挨了大半个时辰,四郎困顿不住,倚在姜氏的怀里睡着了,她摊开一床被子,让四郎先睡一会,等子时再把他叫起,没多久,二妞也滚进四郎的被窝里睡了过去。</p>

子时正,有些人家已经燃放起了鞭炮,姜氏推醒二妞和四郎,一家人聚集到院子里,先是朝着正东方向举香叩首接回灶神,接着大郎去点旺火,二郎三郎拿着香头去点鞭炮,片刻整个院子都是霹雳啪啦的震天响,旺火照亮了院子的角角落落,二妞拉住四郎,阻止他去追逐在雪地上炸起的点点闪光,大妞和姜氏看了两眼就进厨房下饺子去了。</p>

热腾腾饺子端上桌,先前的那顿饭已是消化殆尽,就是四郎也吃下十来个饺子后才撒手,姜氏悄悄地把做了记号的饺子给孩子们每人分了一个,每次银牙咯嘣响起的时候,都带来一阵欢声笑语,吃完了饺子有说了半刻钟的话,大伙都哈欠连天,这才各自回屋睡下。</p>

次日,天蒙蒙亮就都醒了,穿戴整齐后,大郎大妞领着弟弟妹妹,对着端正做在椅子上的姜氏,齐齐跪拜叩首,给母亲拜年,起身后姜氏每人发给一个红封包着的压岁钱,这是各人一年的私房,就是四郎的姜氏也是让他自己收着的。</p>

年初一,忌晨起开箱倒柜,忌多言,忌扫地,忌捉针,大人还忌走人户,不过孩子却是要走街串巷的拜年。</p>

郑家几乎不与街坊来往,今年走动的仅是陈家和张家,有了老杨婆子闹了那么一场,杨秀梅家亦是不再跟郑家走动了。</p>

陈张两家的孩子今天也会过来给姜氏拜年,对于这天来家拜年的孩子,给些零食什么的就行,不过要是亲近人家的孩子过来,也是会给个红包,姜氏早早地就为这两家的孩子都备下了,大郎他们出门也是得了红包的。</p>

初一这天要吃除夕夜剩下的,除了热热饭菜,其他的事情全不用做,是一年中最轻松的一天。</p>

年初二是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可姜氏的娘家不在本地,她就没跟孩子说过在哪,二妞几个自是没有姥姥家可去,这天都在自个的家里呆着,姜氏教了一天的新字,前段时间忙着套野兔,识字的事也撂下了。</p>

年初三这天开始,郑家年前忙活啥,现在就继续忙活啥,年后本来还有些大大小小的习俗,不过都不是些非常讲究的事,而对于郑家来说,赚钱就是首要任务,这个年除了还剩下个元宵节,也算是过完了。</p>

陈家也赶在初三这天去老家打了个来回,匆匆忙忙给老人拜过年后又赶回来,初四,陈家的男人也开始外出猎兔子,还没走动的亲戚全交给的陈婶。</p>

年初五,姜氏备了点心去陈家拜年,陈家年长,她先过去,陈婶才好再过郑家的,张家也是要走动的,只是他家住得远些,姜氏又是个寡妇,自个避讳着没上门去,让大妞领了二妞代替自己提着拜年礼过去的,后来张嬷嬷亲自领了张玉琴和丫丫、满福过来,提的礼物比郑家的厚重许多,姜氏又多回给了他们一碗胡萝卜糖浆,是初三那天熬出来的,二妞把地窖里的胡萝卜都煮了,除了她跟三郎在西市捡回来的,腊月里又买了些,能吃到开春去,熬出整整一瓦罐的糖汁,煮过的胡萝卜渣揉成团在外边放了一夜,就结成了冰坨子,存放在瓮里,做菜的时候用热水化开了就成。</p>

初六那天,是多数铺子年后开张经营的第一天,这天二妞很忙,她上午去了窦记肉铺,下午去了金景福,都是领着四郎一块。</p>

腊月十五赶完集后,她就跟姜氏说好了,以后要多带着四郎出门走动,男孩子可不能关在院子里养。</p>

姜氏有了第一回,放心许多,倒也不打算再把他拘在家里,大郎他们也是如此过来的,只是对着小儿子,她是过于小心了。(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