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汉时明月光> 第九十六章:不在一个时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六章:不在一个时空(1 / 2)

 大遥现在一下衙就往自己那个小工作室里跑,若不是晚上回来有折腾慕小小的话,程静婉还以为他在外面购置了外宅,养起了外妾。

位于长安城的工厂在大遥的全力支持下,以及南阳过来呢工匠协助指导下,第一条造纸室已经搭建完成。

现在陆续可以生产纸张了,在水风车的帮忙下,一些耗时耗力的工序得到了解放,造纸效率大大提升了,大遥估算过,若所有造纸配置全部铺设完成,以及所有人工熟练后,在同样的人力情况下,这里可以达到南阳造纸产量的三倍。

另外柔纸也已经生产了一小批,数量实在太少,无法上市出售,当然先给自己人用用,体验体验,看看有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大遥分别给了程静婉以及慕小小每人一款柔纸。

程静婉接到柔纸的时,左看右看,然后还捏了捏,说道:"可惜了,这纸没造好,人力物力都浪费了。"

然后大遥跟她们两讲了一下柔纸的作用,程静婉听完先是剮了一眼大遥,然后说道:"你可知这纸有多金贵。不仅可以记录圣贤之言起教化之用,还可以绘画山河,记录堪舆之用,你竟然用来擦拭污秽之物,要不是你是我郎君,我都不想理你了。"

大遥赶紧拉住程静婉说道:"造柔纸所用材料不需要太多讲究,而且所需人力也不大,其实造柔纸的目的也是为了节约行善举。"

"节约?用纸擦拭如此浪费你竟然说节约?还善举,是个怎么样的善举?"

大遥想了想说:"你可知那些贵族豪门是用什么擦拭么?他们用布帛,你想啊,用布帛多浪费啊,如果他们有柔纸就好了,柔纸不仅制作材料易得,而且用起来也舒适多了,这样那些浪费的布帛就可以用来制作衣裳,你说是不是节约,是不是善举?"

程静婉想了一想,说道:"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道理,那等会我试一试,看看是不是真如你说的那样好用。"

慕小小摸着柔纸,然后用脸蹭了蹭说道:"女君,肯定很舒适,好柔软啊。"

––––

现在柔纸的产量还不是很高,不是因为没钱或者没有场地,而是因为人不足,从南阳挖过来的工匠固然经验丰富,但是偌大的这几个人远远不够,可是总不能再去南阳借工匠吧,不然张谊肯定会跟他翻脸的。

缺的不是工人,而是人才,普通工人只要条件合适都可以找的到,但是适合的人才要么挖掘,要么自己培养了,所以一时半会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兼顾所有的事情。

大遥更想找一些既熟悉器物制作之人,又善于总结改善的文化人,这样可以用来汇报改进跟总结,就不用大遥一直盯着了。田傅算一个,不过目前还在学习中。现在的情况是只要认识字的人都不想做工匠,此时社会环境是巫医乐师百工是下九流工作,甚至从事这些行业的女人都不能说是良籍,这点也让大遥挺头疼的。

大遥只能先找一些因为家里犯事被连带或者家庭突遭变故的人,让工匠教授,为以后做准备。

同时大遥接着在研究另外一个东西,印刷。大遥现在苦恼一件事,就是誊写太麻烦了,若是文章简短,誊写一遍两遍问题不大,但是若又几百上千篇就累得够呛了。

大遥跟丙吉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也对此问题大为苦恼,圣人先贤的文章之所以流失很多就是因为誊抄不易,所以一个焚书坑儒毁掉了很多文化瑰宝。

大遥想着要是身边有打印机就好。

大遥回来跟赵有文商量讨论了一下,决定采用活字印刷法。

先用比较硬的东西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方块模板,然后让雕工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一样,这就成为了一个单个活字,相当于一个单字印章。

但是既然是用来印刷文章,肯定需要涵盖所有文章里面的字,然后常用字需要多做几个,以备同一页内有重复字的时候使用。若是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可以再做。

为便于拣字排序,大遥让人定制了一个存放柜,谈话把活字按拼音韵母分门别类放在各大大小小的木格子里,再贴上纸条标明。

需要印刷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固定剂,然后把需要的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铁板,下面的固定剂等稍微熔化,再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不动的版型了。

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

印完以后,用火把固定剂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上面的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拼音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