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汉时明月光> 第五十六章:一堆事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一堆事情(1 / 2)

 酒楼也正在改造中,田傅家拆掉重建则没那么快,都弄好估计需要一个月,大遥有公事在身,只能偶尔过去指点下没办法一直盯着,便嘱咐颜同看紧点,务必打造整个长安城最新颖的酒楼,要让人走进去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遥最近琢磨着想尝试下造下玻璃,这样房间就可以装玻璃窗户,不至于昏暗黑乎乎的,大遥知道玻璃是由砂石高温做成,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做出来又是一回事了。无论怎么烧,鹅卵石都变不成玻璃,最后没办法只能放弃,只能说理论与现实还是有差距的,亦或者是自己有漏掉些什么。大遥不禁感慨,要是现在身边有一本工业基础就好了。

矿物司第一次有人回来复命,大遥本来以为勘察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勘察的人在长安至咸阳途中,经过一个村庄,然后询问了解的时候有人告诉他,之前挖水井发现了乌金石,便废弃没往下挖了。大遥接过出去勘察人递来的东西一看,这不是就是煤石么。

大遥给他记了一功,虽然没有发现什么金属矿,但是这个可是好东西。既可以炼铁,如果碾碎掺粘土的话又可以做成煤饼、或者直接烧也行。

大遥了解到一些细节情况,煤层应该不深刚开始挖就挖到煤了,并且那附近的居民经常挖到这些煤,想必存量应该比较大。

从吴持杜那了解到现在工部冶铁主要用的还是木炭,煤的利用十分少,有用也只是少量使用,不说大遥平时没注意到这些情况。

大遥问为什么不用煤进行冶炼跟取暖呢。吴持杜回答用此物燃烧,极容易中毒,已经有很多人因烧乌金石而身亡,相对而言木炭则安全多了,虽然乌金石便宜,但除了穷苦百姓会用,基本没人用这种东西。

大遥听了吴持杜的话后,便把手里的几块煤投入火炉中,站在远处观察,然后过了一会,一股若有若无的隐约的刺鼻味道传来,大遥心中了然,应该煤矿石含有硫化物,至于为什么为中毒,有可能跟这个有关,也有可能跟燃烧不充分,产生了一氧化碳而中毒。

大遥接着说:“有没有天一冷就死人的情况。”

“有,每年冬天的就会死一些人,冻死的不说。去年冬天特别冷,然后无声无息的死了好几个富贵人家的家眷,当时大家都很恐慌,以为出现妖怪了,朝廷为安稳民心,派人查了很久都没结果”

“他们死的时候是不是都门窗紧闭。”大遥想了一下问道。

吴持杜回想了一下说道:“应该是了,天冷的厉害,所以大家都是关紧门窗的。”

大遥心中有数,应该是煤炭放过量,空气稀薄,要么缺氧要么就是一氧化碳中毒,这也很正常,在电热未普及之前的新中国,也经常有人烧煤炭取暖中毒的案例。

对于毒气的应对方案很简单,多通风,然后炉子加根排气管道,把气排出房间外就行了。

知道煤的用处,开采跟运输不是随便就能解决的了,首先开采需要经过申请,然后运输又是一个难题,现在天寒地冻,若能解决煤炭问题,不仅民生问题可以缓解,而且煤炭燃烧的温度也高,锻造效率也会高很多。

大遥于是先写了一份奏本,写明了煤的用处,以及自己有规避之法,希望能够开发煤石资源,一来可以解决民生问题,二来可以为朝廷带来资源,三就是煤运往少煤的地方,可以为朝廷带来额外收入。

接着画了三个图,一个是炕的示意图,围墙围成床模样,上面铺上石板,缝隙封死,旁边打开放料口,方便放置燃料,然后留有烟道通向外面,这样既可以避免中毒,又保暖。第二张图就是锻造用的的火炉了,砌好烟道,将烟气导出室外。若是大型的冶矿炉一般放室外,就无需太多保护措施了。第三个图就是国外的壁炉了,壁炉一般需要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使用,不然房间太小了,一个壁炉就占据了大部分位置。

大遥将这三张图跟奏本放一起,一起叫人送过去了。

大遥想了下,先让自己家暖和起来吧,不然家里冷嗖嗖的,程静婉天天待在房间也闷的慌。先掏个壁炉再做个炕,那才叫舒服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