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于谦。就是在自己做门丁时,救了他一回的那个秀才,记得他还让小李送给他一本《城防攻略》,怪不得言辞如此锋利,让在场的众人无颜色,一身浩然正气感染了一切。跪在于谦面前的朱高煦,脆弱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比叶三的那一刀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于谦口舌凌厉的攻击下,历来勇猛无敌的朱高煦只有浑身颤抖的份儿。宣德帝见目的达到,于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这位御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加以历练,必是国家栋梁。事后证明,宣德帝是很有眼光的,在国家危难之时,于谦不但力挽狂澜,还造就了他名垂青史,千古流芳。</p>
朱高煦虽然投降了,但大明朝老朱家有一个惯例,就是窝里斗的你死我活,但是一旦有一方胜出,那么老朱家绝对不杀老朱家的人。宣德帝也是如此,尽管很多大臣都劝说他要杀掉朱高煦,永绝后患,但宣德帝并没有那样做,只是把朱高煦关在了西安门的大狱里,并且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不时地到狱中看望他的叔叔。朱瞻基作为一个皇帝做的可说是仁至义尽,可朱高煦却不思悔改,好了伤疤忘了痛,竟然戏耍起他的侄儿,根本不把朱瞻基放在眼里。</p>
有一次,宣德帝带着叶三又到狱中看望朱高煦,朱高煦趁宣德帝不备,一个扫堂腿把宣德帝扫到了空中,在落地的时候,如果不是叶三眼疾手快接住了宣德帝,宣德帝有可能就伤在了朱高煦的腿下。虽然宣德帝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却扫了皇帝的面子,就是一个泥捏的人也会怒火冲天,何况是皇帝?</p>
宣德帝终于发怒了,下旨铸造了一个沉重的铜缸把朱高煦罩住,在铜缸上挖了一个孔,能看见朱高煦的脑袋,想彻底限制朱高煦的活动范围。没成想,以朱高煦的神力竟然用两膀之力,把如此沉重的铜缸顶了起来,还大摇大摆,一溜歪斜地到处溜达。不知死活的朱高煦又一次扫了宣德帝的面子,这不是在向皇权示威吗?</p>
宣德帝只有派叶三去镇压住朱高煦,他认为在朝中只有叶三能够镇住朱高煦。叶三从头到尾见证了朱高煦的悲哀,在面对顽固不化的朱高煦,叶三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手拿一柄大锤,大力地敲击铜缸,这下,朱高煦受不了了,震耳欲聋的音波震的朱高煦头晕眼花,差点精神错乱,只有向叶三求饶。宣德帝得知叶三如此手段,差点喷饭,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一物降一物啊!</p>
可叶三一离开,朱高煦就继续我行我素,其他的人也想效仿叶三来敲击铜缸,可是都近不了铜缸的范围,还被朱高煦用铜缸压死了两名狱卒。这下,宣德帝忍无可忍了,于是派人把铜缸压住,浇上火油,烧死了朱高煦。这样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的造反名家,最后竟被烤成了叫花鸡,让后人多了一份茶前饭后的笑谈。</p>
宣德帝摆脱了最后一个累赘,扫清了最后一片阴云,帝位越来越稳固。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皇帝,给他出过力的臣子都得到了封赏。大太监王振已经成为后宫最有权力的太监,并且年幼的太子朱祁镇对他更是言听计从。于是,王振把实现远大的宏伟目标都寄托在了太子身上。叶三作战勇猛,可以说又一次救了朱瞻基的命,保住了他的皇位,多少也抚平了他对叶三的猜忌,升为京城九门都指挥使,在军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算是风光了。还有一位就是推荐王振出马捉拿盛寅的李时勉,被升为一时举足轻重的言官。宣德帝一时的错误决定,导致他在痛苦中死去。作为皇帝为什么会死于一个小小的言官,让朱瞻基也莫名其妙。</p>
明朝的科举制度造就了很多文人登上历史舞台,李时勉就是一位凭借科举考试跃上龙门的。升为言官后,更是变本加厉,广结同乡、同事,成立了权倾朝野的实力派,别看他官不大,可他是唯一可以弹劾皇帝的官员。这些文人善于帮派斗争,并且以指出皇帝过错为荣,如果挨了皇帝的打,更是家门荣耀。宣德帝可说是一位明君,任劳任怨处理国家大事,可是也经不起李时勉吹着浮土找裂缝的行径。宣德帝不好色,也不娱乐,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斗蛐蛐,谁知竟被李时勉扣上了玩物丧志的蛐蛐皇帝帽子。为此,李时勉挨了一顿暴揍,没想到竟成全了李时勉,不但没有丝毫悔改,还洋洋自得到处宣传他的丰功伟绩,可说是全家为此荣耀。</p>
此时的宣德帝由于心情压抑,处理国事有点力不从心了,下一道旨意都要经过这些德高望重的文人翻过来掉过去的审阅,让他感到他的权力被彻底地架空。于是,宣德帝开始反感文人而重用太监,错误的决定,导致了太监参政的恶果。在当时,绝对没有一人能够理解宣德帝的这一决策,也没有人能理解他下这一决策的痛苦。皇帝并不想做孤家寡人,他也想有人能够维护他的权力,可选来选去,就认为太监最听他的话,对他言听计从,每一句话都不打折扣。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喜欢听他话的太监呢?还是喜欢对他指指点点,整天批评他的不是,干涉他的私生活的大臣?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太监。</p>
宣德帝是一位精明厚道的皇帝,并不愚蠢,难道他不知道太监参政的恶果?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明白,为了朱家的江山社稷,为了朱家的皇位,他是不得已而为之。朝中文官的势力越来越庞大,作为一个皇帝,他已经无法*纵这些人,天长日久就会威胁到他的帝位,只有启用太监来牵扯制约文官,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太监参政,永远威胁不到他的皇位,他动动手指就可以要了太监的命,太监只是他手中的一粒棋子而已。对于对他指指点点的文官用这种方法就无能为力了,别说要他们的命了,就是杀一两个人也动摇不了文官的根基,这些人都是饱读诗书,文采精湛,口舌凌厉,皇帝和这些人讲理,那才是自取其辱,坏事还是让太监去干吧。</p>
太监和文官的权力之争,如火如荼,叶三作为武将倒是乐得清闲,几天不上朝也没他的事,真的没事吗?叶三也有他的不为人知的烦恼和痛苦。(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