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文圣天下> 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缕朝晖几度春秋(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缕朝晖几度春秋(上)(1 / 2)

 帝师内心的期望是源自于自身立场,亦或者是某些不为人知的恩怨,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不得而知。{中文}

但可以知道的是,王羲之与苏轼的这一战,不论结果如何,都将给在场的所有圣者展现出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风景,从未到过的远方。

虽然此时众圣距离饮马湖畔有整整一百里的距离,他们甚至看不到对战双方的身影,但这并不碍于他们去感受这一战的过程。

圣道一途,比看更重要的,是悟。

所谓悟,便是感受。

不论是去感受空气中才气波动的变化,亦或者是空气中温度的升降,甚至于不朽域上紫金光辉的强弱,都是极为难得的体验。

至于最后到底能悟到多少,就看个人智慧了。

便在此时,帝师轻轻扬起了脖子,用他那双空洞而无神的双目扫向身前一丈开外的不朽壁垒,沉声道了三个字。

“开始了。”

一时之间,众圣俱静。

……

饮马湖畔,王羲之与苏轼相对而立,彼此相距不过五尺,如果按照一般的文战标准来看,这样的距离似乎也太近了一些,很不适合战文的激发,反而更适合武者偷袭。

但这场战斗原本就不是一场普通的文战。

与战的双方也不是普通的文人。

他们一位代表了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书法造诣。另外一位则当世词道第一人。

只要他们愿意,那么这场战斗就能在任意的距离之内,在任何的时间当下发生。但在这之前,王羲之还是屈身拱手而道:“请赐教”

于此,苏轼坦然受之,因为他比王羲之更早迈入圣境,也比王羲之更先看到圣阶之上的景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屠生是先教了他作词。再教王羲之行笔的。

所以他是王羲之的师兄。

因此面对王羲之的礼节,苏轼只是微微颔首。笑道:“请。”

随着这一字落下,王羲之手中的墨笔动了,于是在空中出现了一条长及百里的墨线。

从饮马湖畔一直延绵到不朽域的尽头。

白剑秋对苏文说,决定一场文战胜负的关键之一便是行笔诵文的速度。比如白剑秋手中的杀破狼便只需要三笔。

那么,王羲之写就一幅字帖需要多少笔画?

答案是,一笔。

一笔之间,空中的那道墨线便自主地凝结成了一个个婉约含蓄的墨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若轻云之蔽月,若流风之回雪。

这便是神来之笔。

“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积雪凝寒帖》。

一帖之下,空中有雪翩然而降,寒风携裹着凛然之意吹拂得空中轻云若飘若离,饮马湖面的寒冰映照着其下流水潺潺而动。整个世界仿佛立刻就回到了数月之前的凛冬之夜。

同时,这也是书道二重境。行云流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