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157章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求月票,求打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求月票,求打赏】(1 / 2)

 马秀英的屋子里。</p>

瞧着自己面前的李善长和刘伯温,马秀英笑着说道:“都是一起回来的,有什么可请安的,去吧去吧,既然大帅已经在等着你们了,你们也不要让他久等,我就不去了,你们大男人喝酒,我还是不去了。”</p>

马秀英很清楚,朱元璋虽然说是这么说,男人互相之间喝酒联络感情的事情,自己还是少参与的好。</p>

见此,刘伯温也不多坚持。</p>

这次他来,也只是为了礼节做到而已。</p>

毕竟在面子上,自己是马秀英请回来的,怎么说也是马秀英给了他这个台阶下。</p>

当然,有没有套近乎的心思,就只有刘伯温自己知道了。</p>

毕竟,无论是齐衡还是朱元璋,这两位与马秀英的关系都是非常的牢固。</p>

与马秀英的关系交好,就是跟这两位交好。</p>

这些礼节的事情,也不过就是浪费一些时间罢了,能做的自然是要做到的。</p>

一旁的李善长则笑着说道:“既然如此,善长便告辞了。”</p>

自从当初在黄岗城齐衡昏迷,自己为了纺织厂的事情来见过马秀英一次后,他心里其实一直都有些后怕。</p>

也知道这个女人平日看起来表面和善,可里子却完全不同。</p>

真要发火起来,感觉比朱元璋还要难缠。</p>

所以对马秀英,李善长一直的态度都是能不见就不见,能不招惹就绝不招惹。</p>

若马秀英真的生气了要做某件事,朱元璋还真不一定能拦住。</p>

他是实实在在吃过苦头的。</p>

随着李善长的话说完,刘伯温自然也不好再多留,便也拱手参拜后告辞了。</p>

就当大帅府的宴客厅中,朱元璋与军中各将领为刘伯温接风洗尘时。</p>

大元朝廷,大都皇宫中。</p>

朱元璋的乞降书也随之到了那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手中。</p>

瞧着手中的乞降书,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微笑着看向了下方的众多大臣,说道:“没想到,这大贼朱元璋竟然乞降了,实在让人意外啊。”</p>

说完,将乞降书往桌子上一放,对着面前的大臣们说道:“诸位臣工,你们如何看待这朱元璋的乞降呢?”</p>

听着元帝的询问,在场的大臣们纷纷低语起来。</p>

这时,户部尚书吕昶突然站了出来,对着上位的元帝说道:“陛下,微臣看来,这朱元璋此举,恐怕是被迫。”</p>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说道:“自然是被迫,先是有我元廷五十三万大军压境,后有那南方大贼陈友谅攻陷太平镇,那朱元璋势穷而降,降中有诈。那些红贼,哪个不是这样。”</p>

吕昶拱手道:“陛下英明,那些红贼狡猾多端,之前微臣就曾建议过,仅靠朝廷的官兵是无法将他们全部剿灭的,我们可以鼓励利用各地贼兵的争权夺利,让他们互相残杀,这样朝廷就有机会各个击破,进而平定大局啊。”</p>

如今所发生的事情,正好印证了吕昶当初的建议。</p>

这也是他此刻之所以站出来的主要原因。</p>

元帝点了点头。</p>

而那吕昶则继续说道:“朱元璋此时乞降,是被西边陈友谅、东边张士诚两边所逼,如果我们能够善加利用,定有奇效啊。”</p>

元帝沉默,示意他继续说。</p>

吕昶道:“微臣斗胆建言,接收朱元璋的降表,再将他归降之事大加渲染,最好让天下的贼兵们都知道。以便慑其胆,乱其志,寒其心。”</p>

“其二,即令朱元璋带领本部兵马,剿杀陈友谅。”</p>

“其三,这次朝廷一定要接受之前受降的教训,绝不能犒赏朱元璋任何粮饷、军靴等实物。以防他降而复反。但是我们可以重赏他官职、爵位等虚名。这方面,可以重重的赏赐于他。”</p>

元帝听完吕昶的建言,瞧了瞧一旁的其他大臣们,见他们都没有任何的意见,便说道:“你所言这几条,样样妥当,朕准了。”</p>

听到这话,吕昶立马拱手拜道:“陛下圣断!”</p>

而此时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礼部尚书,却突然开口道:“陛下圣明,吕大人刚刚所说的几条谏言都是非常不错的,不过,既然是要招抚像朱元璋这样的枭雄,倒也不能轻率了,得有一名朝中重臣前往。”</p>

元帝思虑片刻后说道:“自当如此。”</p>

听着眼前这礼部尚书竟然罕见的同意自己的建议,吕昶有些拿不准了。</p>

这礼部尚书向来跟他不属一个阵营,不知今天怎么就有了这么大的改变。</p>

就在吕昶疑惑间,那礼部尚书突然说道:“陛下,臣以为,这朝中重臣当中,要么是擅于打仗作战的将军,要么是善于处政的大臣,心眼实在。倒是有几个心眼灵活的,却官职太低,与这次重任不太匹配。”</p>

“所以,细细想来,倒是只有吕大人合适了。吕大人心眼灵活,才思敏捷,还有那舌战群儒的本领,若由吕大人前往,自当在不失朝廷体面的同时,将此次招抚的事务做好。”</p>

随着这礼部尚书的话说完,吕昶终于明白了对方刚刚同意自己那些建议的原因了。</p>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p>

可正当他准备出言婉拒时,那满朝的文武,却突然对着元帝说道:“臣附议!”</p>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好像突然同心协力起来。</p>

即便是坐在上位的元帝,也是眉头紧皱,显然这样的情况他也没有想到。</p>

可面对这样的局面,见众臣都附和礼部尚书的话,便将目光看向了面前的吕昶。</p>

傻傻的看着眼前这场景的吕昶,感受到元帝的目光时,心中一沉。</p>

只听那元帝沉鸣片刻后,说道:“吕大人,既然列为爱卿都认为你最为合适,这招抚的重任,不如便由你走一趟?”</p>

吕昶心中无奈的叹息一声。</p>

见元帝都已经开口了,他还能说什么。</p>

沉着脸说道:“微臣,谨遵陛下之命。”</p>

..................</p>

三日后。</p>

自大都而出,带着几十人前往金陵的吕昶,瞧着即将进入义军的地盘,便立马吩咐身边的人将身上的衣物全部换掉。</p>

车子也全部换上了棺材,那些令牌、御酒、武器、金册,还有朝廷赏赐的所有东西全部放进了棺材中。</p>

各个披麻戴孝,扮成送葬的。</p>

至于护送而来的护卫们,也都斩掉了大半,只留下了十来个人。</p>

生怕这沿途的贼兵将他们抢夺。</p>

另外一边。</p>

陈友谅的大汉。</p>

自从陈友谅登基之后,陈友谅似乎也知道自己得位不正,麾下的兵马无法做到上下一心。</p>

如今虽然靠着登上帝位暂时的笼络了人心,可却根本不持久。</p>

当然,想要解决这些缺陷也不是没有办法。</p>

他陈友谅有的是办法,可这些都需要时间。</p>

而如今的局势,却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p>

如今整个元朝对东南疆域的控制力荡然一空。</p>

而目前能够跟他陈友谅争霸的也只有北面的朱元璋,如果能够一举将朱元璋的疆域打下来,那么他将彻底的掌控长江以南绝大多数的疆域。</p>

那个时候,坐拥数个行省,并且大多土地肥沃的大汉,就算跟元廷分庭抗礼,也不是什么难事。</p>

并且,此时朱元璋东西两面皆有强敌,正是吞并他们的最好时间。</p>

所以,陈友谅不仅没有浪费时间去整顿麾下势力,反而是将目标放在了朱元璋的领地之上。</p>

想要借着攻打朱元璋的同时,重新洗牌麾下的力量。</p>

这在他登基之前,便是早已谋划好的事情。</p>

此时身穿龙袍的陈友谅,便坐在自己的龙椅之上,瞧着下方正在练习的将士。</p>

夸赞道:“的确不凡哪。”</p>

一旁的太子陈善,则说道:“儿臣准备依照这个规格,再增训三千龙虎营,为各营楷模。”</p>

可陈友谅心中明白,现在不是搞质量的时候,直接说道:“不必了,有他们就足够了。”</p>

说完,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将领,说道:“陈三武。”</p>

陈三武忙拱手拜道:“臣在!”</p>

“让你负责打造的战船,打造的怎么样了?”</p>

陈三武回道:“禀皇上,战船三百八十艘基本打造完毕。”</p>

陈友谅的脸上没有半点的波澜,缓缓说道:“基本完毕,这么说,还没有完毕。船型。”</p>

陈三武回禀道:“混江龙八十艘,可载将士两千五百。,江海鳌八十艘,可载将士两千。撞倒山,一共一百艘,可载将士一千五百名,战马三百匹。塞断江,两百艘,可载将士一千,粮草两万石。”</p>

陈友谅面无表情道:“时间。”</p>

瞧着此刻陈友谅冰冷的面孔,熟悉陈友谅性格的陈三武,心中有些胆寒,道:“再过三个来月,就可以全部下水了。”</p>

陈友谅眯着眼睛说道:“我给你的期限,好像是本月底呀。”</p>

“是是是,皇上呀,这,这经费不足,工匠们有些怠慢......”</p>

可陈友谅却道:“工匠是工匠的事情,我给你的经费好像不少啊?”</p>

“是是是,禀皇上,卑职明天就把铺盖搬到船上去,吃住都在船上,我盯着工匠们日夜赶工,船不下水,我就不下船!”</p>

面对陈三武的话,陈友谅却微微闭起了眼,轻飘飘的说道:“砍了。”</p>

陈三武一愣:“皇上,,,皇上说什么?”</p>

陈友谅怒喝道:“我说砍了!”</p>

话音一响,两旁的护卫立马赶了过来,将那陈三武给押了下去。</p>

慌张的陈三武一边被托着,一边高声喊道:“皇上啊,哥呀,饶了我这一回吧!皇上呀,饶了我吧......”</p>

看着这突然发生的一幕,太子陈善都没有想到,急忙跪在陈友谅的面前,说道:“父皇,陈叔是您堂兄弟,跟您多年了,儿臣叩求父皇,陈叔虽然.......”</p>

可陈善的话还没有说完,陈友谅便当即说道:“告诉我!”</p>

“是砍一个人的脑袋好,还是砍一千个脑袋好?”</p>

陈善不知道陈友谅这话所指的到底是什么,结结巴巴的说道:“当,当然是越少越好。”</p>

</p>

陈友谅淡淡说道:“朕是为了以后少砍脑袋,今天才不得不砍他的脑袋!”</p>

说完,陈友谅缓缓起身。</p>

看着下方一个个也都吓破胆子的文臣武将们,高声说道:“听着!你带着你陈叔的脑袋,立刻赶往船厂,将他的首级展示给所有人看!”</p>

“传我令旨!所有战船,必须本月底全部完工下水,并且成功试航。”</p>

“如果哪一艘战船不能下水,或者下水之后不中用,则将该船的工匠到监工,全部斩首!”</p>

“去吧!”</p>

陈友谅这话虽然看似在说给陈善听,可显然是让在场的所有大臣们看。</p>

陈善见此,无奈的埋首一拜,道:“遵旨!”</p>

说完,又对着在场的将领们喊道:“传旨!总兵以上的将军,立刻到此听令!”</p>

随着陈友谅的命令传下,立马有无数护卫们朝着城中而去。</p>

很快,当城中所有麾下的将军们全部都聚集在陈友谅的面前时,陈友谅这才缓缓起身,来到了台阶前,对着下方的所有将军们喊道:“朕决定了!”</p>

“下月初三,发兵东征!”</p>

“三个月内击溃朱元璋,攻占金陵!”</p>

这话一出,在场的将士们纷纷低语起来。</p>

可台上的陈友谅却似乎根本不给在场之人任何反驳的机会,直接说道:“此战,朕,御驾亲征!此战,既是开国后的首战,更是决战!”</p>

“朕,决定。”</p>

“所有军队空国而出,顺江直下,直扑金陵!”</p>

“三个月内,击溃朱元璋!”</p>

说完这话后,陈友谅的话音稍微软了一些,说道:“兄弟们都知道啊,朕打起仗来是不要命的。不打是不打,要打就打它个破釜沉舟!一击而定乾坤!”</p>

“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的打法,朕最讨厌。”</p>

“历史也证明他败亡了,他不行,他只会运筹帷幄而不会决胜千里,到头来啊,生生的把自己气死在了五丈原哪。”</p>

“此次东征,各部带足百日粮草,百日后正值江南的稻米收获季节,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就食于金陵城下,吞兵于淮扬亭园了,朱元璋剿灭后,浙江的张士诚更不值一提,他是个酒色王公,花花太岁。”</p>

“弹指可定。”</p>

“朕琢磨着,最迟年底,长江以南将尽归大汉,元廷的半壁江山,形同僵尸。到明年开春,我们只要发一支兵,举一把火,便可以把残元焚为灰烬!”</p>

陈友谅这话,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个清楚,还不忘给在场的众人画一个大饼。</p>

不过,就在场中的所有将士们心中憧憬着日后占据整个江山后,封王拜爵的日子时,陈友谅则再次喊道:“兄弟们!”</p>

“牢牢记住朕的十字箴言!”</p>

“首战既决战,一战定乾坤!”</p>

随着陈友谅的话音落地,在场的所有将领们纷纷顺着陈友谅的话音喊道:“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p>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p>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p>

“................”</p>

瞧着在场所有人脸上的激动之色,陈友谅心中满足。</p>

既然已经决定要打了,既然知道自己麾下的势力不稳,就干脆将他们全部带出去。</p>

不留一兵一卒。</p>

当然,陈友谅也很清楚,在场这些将领们虽然表面看起来都十分的忠顺,可背地里是如何想的,谁也不知道。</p>

不管是谁,难保将他们留在城中后,他们不会学着他陈友谅,直接裂土为疆。</p>

在他陈友谅的后院里发火。</p>

毕竟他陈友谅已经将造反的模板亲身演绎出来了。</p>

既然如此,干脆一不做二休。</p>

大家的命运绑在一起,休戚与共!</p>

并且,谁也不会想到他陈友谅敢空城来攻。</p>

反而有奇效!</p>

到时候等平定了朱元璋,依靠着长江之险,他便有大把的时间来整肃整顿麾下势力。</p>

随着黄州城中陈友谅计划初三攻打朱元璋的命令一下。</p>

很快。</p>

身处安丰路的齐衡便收到了消息。</p>

此刻正在仔细看着《明史》的齐衡,在听到身边的脚步声时,立马抬起了头。</p>

他很清楚,《明史》这个东西如果被这个世界上的人所看到,会引发多大的后果。</p>

虽然也有可能没人相信书中内容,但保证安全还是必要的。</p>

而随着齐衡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了陈都来到了他的身边。</p>

陈都拿出一张纸条,交给了齐衡,同时说道:“大人,陈友谅计定下月初三发兵。”</p>

听到这话的齐衡并不意外,一边听着陈都在他耳边说着这次陈友谅计划的细节,一边看着手中的情报。</p>

直到齐衡看到陈友谅准备空城而出时,还是不由的感叹道:“这陈友谅,当真是好气魄啊。”</p>

齐衡虽然也明白此时陈友谅所面临的问题,可空城来攻,却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可以办到的。</p>

陈友谅这么做事,也是冒了极大风险的。</p>

意味着,这一战若不能拿下朱元璋,那么他麾下的那些疆域,很可能因为没有士兵镇守而全部丧失。</p>

毕竟,那些城池可都是空城啊。</p>

当然,如果能够顺利拿下金陵城。</p>

成功占据了朱元璋麾下的疆域,那么自己之前失去的那些城池,也不需要再费多大的功夫就能全部再拿回来。</p>

但这份勇气和狠辣,还是不得不让人佩服。</p>

毕竟,就目前陈友谅所占据的疆域来说,完全不比朱元璋、张士诚他们少。</p>

甚至还要多。</p>

就算他什么都不做,哪里也不去,也完全能够靠着这些土地休养生息。</p>

做一方霸主也是极为舒服的。</p>

可他陈友谅就是有这样的胆识和狠辣,就敢孤注一掷,破釜沉舟。</p>

不过,齐衡在感叹之余,倒也没有太过的担心。</p>

这一幕的出现,他早在《明史》当中看到过。</p>

既然如此,自然也早有准备。</p>

虽然不敢保证一定如书中所记录的细节完全一致,但大体上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p>

而且,从陈友谅的地盘进攻如今朱元璋麾下的疆域,所能采取的手段必然是水路。</p>

毕竟他们互相之间相交的那些疆域,大多都有许多的水路隔断。</p>

如果仅靠陆路,光是过过这些河也累的够呛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