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职称二> 四十二 师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二 师道(1 / 2)

 在当今的这个社会上,职业种类很多。在千百万职业类型当中,每个人都想谋求一个好点的工作。

根据众人的理解,工作没有好坏之区分,只有工作的分工不同而已;工作没有重要不重要之差别,只有工作的显性区别罢了。

但是,作为个人找工作,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准则。

比如,有人找工作的个人标准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从尊重个体角度讲,这话没毛病。但是,这往往是理论家或者幻想家的一相情愿或者闭门造车。

试想,现实中哪有怎么多的好事情?

现实社会里,要想挣钱多,就要干的事情多;要想离家近,你可以选择的机会就少,想要挣钱多,那就不容易!

当然,也许天上偶尔会掉一块馅饼然后碰巧砸在某个幸运者的脑瓜上,那是小概率事件,是要另当别论的。

另外,找工作的另一个思路,也相当于找工作的原则,那就是,要看一下工作对象是什么。那就是说:

能和物打交道,就不要和人打交道;

能和健康的人打交道,就不要和不健康的人打交道。

要说,这个个人制订的原则,也还是非常有些道理的。

工作对象是物品的话,作为高级动物的人,能思考,有智慧,能文能武有谋略,能单能双能协作,那对自然物,新生物,个性物或者诡异物,应该都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或者说应付起来会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甚至玩着能干好,不费吹灰之力。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赤足。”

从这个意思层面上讲,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甚至有时会犯比较低级但性质上却很严重的错误。

这时候,如果您的工作对象是物品的话,您就非常幸运了。

因为对于我们这个物品相对还比较丰富的世界来说,“只要对于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个事。”

所以,小事情,你可以随意处置,不会显山露水;

当然,大事情,你用智慧处理掉,然后一切安好;

或者,严重事,你动用关系找门路,后果不会严重。

至于,与人打交道,那就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还要加上你自始至终的责任感,无时不用的智慧以及包罗万象的知识和学问。

纵然那样智慧,纵然那样博学,实际运行起来,所具有的学识都捉襟见肘,所能用的举措都黔驴技穷。

当然,和不健康的人打交道就比和健康的人打交道在难度上要更大一点。

试想,在幼儿园里你看到的都是朝气蓬勃和活蹦乱跳的欢快景象,是天真无邪的面孔,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无惧的眼神,洋溢着少年轻狂的力量,升腾起来的是万物成长之必用的阳气。

所以,因为你的朝气,我也有生活的勇气;

进而,幸福着你的幸福,欢喜着你的欢喜。

如果,在医院里,或者在养老院里,比较起来,那和在幼儿园里的情形那就大相径庭了。

在医院里,光一个颜色就彰显了医院使命的特殊性。

请看:

白色大楼白色屋,

白色屋子白墙壁。

白色壁下白色床,

白色床上白床单。

白色床前白天使,

轻启朱唇露白牙。

白色天使白色衣,

心灵纯洁肤白皙。

嘘寒问暖大白话,

真是人间白天使!

在医院里工作的医生,工作状况是:

救死扶伤使命感,

拼搏奋斗作贡献。

一个手术全身汗,

脏苦累怕无怨言。

一站就是多半天,

静脉曲张无怨言。

一怕手术不圆满,

领导责怪要赔钱。

二怕家属闹翻天,

大夫丢人不安全。

谋事在人成在天,

行动周全不保险。

疾病痊愈很困难,

自身免疫最关键。

医生一直是陪伴,

最多好言来相劝。

多数患者康复难,

结果总是泪涟涟。

在养老院,情况是:

夕阳西下天际间,

古道瘦马在面前。

古稀老人步蹒跚,

行动迟缓语速慢。

闭眼睁眼就喜欢,

闭眼不睁一生完。

添丁家人都喜欢,

去人家人都心寒。

悲痛伤心泪涟涟,

哭声动地又震天。

院子内外悲一片,

偶尔一次难避免。

所以,从这个职业角度上讲,养老院的职工,和医院里的白衣使者,都是全世界“最可爱的人。”

说这些人最可爱,其实是有原因的。

一般人都是自然主义者,因为喜欢所以爱,爱这个人,爱这个物,做这个事情,或者做这份职业。

但是,明明不喜欢,还依然去爱一个人,爱一个物,爱做一件事情,或者爱这份职业。

那么这个人,不是个傻子,就是个内心意志力很强大的人,或者是个伟大能改变现状的人,也许是能改变当今世界的人。

可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傻子。

因为,很多人都是身不由己进入这样一个职业的。也就是说,自己虽然不是傻子,但是被世界撞了一下腰,于是就被“傻”了一回。

可能在上大学前填写入学志愿的时候,没有报考医护类的大学,但是,因为已经填写了的没有被录取,所以就被调剂到这类学校的这一类人。

这类人拿到通知书的时候,一开始是不高兴的,但随之是随遇而安的,毕竟,上个世纪时候,有个大学上,就有了铁饭碗。

当然,也有人的确内心崇拜“白大褂”,又不是真正了解这份职业内涵,所以就直接填上这类志愿,这部分志愿者当然也就成了医院的主力军。

但也可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的白衣天使,怀着对国家的感恩之心接替同样是医疗工作者的父母亲的工作,那叫“接班”,而开始从事医疗工作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