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第260章 苏州第一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0章 苏州第一家(2 / 2)

“说实在的我表哥是凭能力干出来的,没借老丈人光。他那人倔,耿直,原则性强,要不然也不能转业。”周晓梅说。</p>

王淑兰眼前浮现出周晓梅表哥万军的面孔,问:“你嫂子镇长,你表哥书记,俩人都不着家,孩子谁管?”</p>

“他家孩子小,刚上高中,我嫂子爸妈管。”</p>

王淑兰噢了一声,然后适时地扯开话题,说:“咱家现在呼市五家店,集宁一家,锡林浩特两家,鄂尔多斯一家,包头两家,赤峰一家,加起来十一家。我觉着十一家行了,下一步可以往北京发展。”</p>

</p>

“你一直惦记北京。”周晓梅笑。</p>

“咋说呢——”王淑兰点上根烟,第一口烟雾散尽,感慨中带着悲羌说:“不惦记是假的,出来快十年了,得杀回去。”</p>

“理解。”周晓梅点头。</p>

王淑兰说:“内蒙大,分散,管理起来费劲儿。拿鄂尔多斯和赤峰来说,一千多里。从呼市到锡林浩特也将近一千,这要是在北京都出河北了。</p>

北京首都,人多,客流量大,开饭店不用担心客源,只要好吃就有人。尤其咱家饺子馆,肯定没问题。我都想了,进京不在繁华地段开,那地方房租贵,不划算。咱们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在五环外,周边,服务老百姓,一样赚钱。”</p>

周晓梅想了一下,说:“应该先考察一下。”</p>

“考察必须的,等把包头和赤峰店开业,倒出点时间,咱俩去一趟。”</p>

“行。”</p>

“估计得十月份以后,先考察选地方,要开也是过年,不着急。”</p>

“和我小叔说没?”周晓梅问。</p>

“没呢,我是这想的,等到时候再说。”王淑兰接着问:“苏州那边快开业了吧?”</p>

“嗯,快了,六月中旬。”</p>

“开业的时候咱俩过去,给古毅捧捧场。”</p>

要说这世上过的最快的就是时间了,转眼到了六月份,阿巧先是省城的第八家直营店开业,紧接着苏州店经过一个多月的装修,正式开业。</p>

开业的时候艳华、张丽、张宇、燕子、周晓梅、王淑兰、忠清、秦丽丽、张向东、以及东北区和内蒙区的合伙人全都来了,还有苏州这边的王姐、乔姗、乔刚兄妹,阎总、张老板、徐老板等人。</p>

还是按以往惯例,没大张旗鼓的造势,就是在开业当天开门迎客了。</p>

低调开业,生意火爆。</p>

原因简单。第一,挨着拙政园,不用担心客人;第二,宣传册早发出去了,很多人奔着东北饺子酒慕名而来。</p>

管它好吃不好吃,先尝一尝再说。好吃,以后还来;不好吃,再见。</p>

怎么说呢,夸张点儿,第一天就引爆了。</p>

不敢说整个苏州城,至少拙政园周围的老百姓都晓得了。阿巧的饺子馆饺子好吃,地道儿;东北菜做的好,有滋有味;尤其是养生酒,喝着那叫个舒坦。</p>

进店的客人也都知道了东北那句著名的乡谚:饺子就酒、越喝越有。</p>

当然还有下句:吃饺子不喝酒,不如喂狗。</p>

饺子好吃菜地道,酒香醇厚暖人心。</p>

店面朴实,关东味浓。</p>

一穗高粱,一挂玉米,一串红彤彤的辣椒,一张喜迎迎的笑脸。</p>

高挂的红灯笼喜气洋洋,带皮的白桦树柱子诉说雪乡风情。</p>

一壶老酒,一个故事;</p>

一盘饺子,一段往事。</p>

一句土味的“大舅、二姨您来啦——”倍感亲切,如到家里,若是东北老乡,禁不住鼻儿根发酸------</p>

阿巧,苏州第一家,火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