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8章 噩耗(2 / 2)

大学士胡俨没等杨士奇说完,也迫不及待的回怼酸儒:

“杨阁老所言极是;”

“太孙收服倭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同时,更能威慑周边心怀不轨的番邦属国,让他们知晓我大明之天威,绝对不容侵犯。”

那几名酸儒,被怼的哑口无言,诚惶诚恐。

因为担心朱棣会责罚他们。

但好在朱棣心情好,没有追究。

同时,朱棣看到了朱瞻基的密折,眉头有些紧皱。

因为朱瞻基的密折上说:

想让倭国成为汉王朱高煦的封地,让他治理倭国。

同时,密折上还写着:放心吧爷爷,我不是针对二叔,因为二叔已经迷途知返了,绝对不会造反,再说了,就算他将来造反,我也不怕。

臭小子,果然有手段,你二叔三叔就这样被你接连收服了。

也好,朱家人手上,不能沾朱家人的血,这是你给我的承诺。

看来,你没忘,爷爷很欣慰。

高兴之余,朱棣想起之前朱瞻基呈交上来的关于曾经和倭寇有私下贸易的江浙沿海官员商贾的名单。

“太子,江浙沿海官员商贾和倭寇私下贸易之事,审理的如何了?”

“回皇上,在雨化田的协助下,再过半月,就能审理完毕。”

太子朱高炽躬身回答。

“太孙说贸易金额巨大,可是真的?”

朱棣不在乎案子进展到哪一步了,他在乎的是能查到多少银子,他的军费还不够。

“贸易金额确实巨大,初步估计,至少两千万两银子,目前收入国库的,已经有一千万两了,其余的都是贵重的物品,如字画、瓷器等;”

“杨士奇,只江浙一地,私下和倭寇做交易,竟然有如此巨大的交易额?”

朱棣一听,格外震惊。

“回皇上,臣初听闻,也分外吃惊,但这是真的,对外贸易,收益巨大,尤其是咱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字画、盐、铁等;”

“海外的香料、黄金、奇珍异宝等,在我大明,也很受欢迎。”

杨士奇早就被朱瞻基洗过脑,绝对支持对外贸易,对眼下大明严禁海外贸易的国策,比较不认同。

“太孙书信中也是这样说的,他建议开海禁,让大明敞开过门,笑迎四海八荒商贾,你觉得如何?”

朱棣认真问道。

“会皇上,臣以为可。”

“之前我大明之所以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倭寇之患。”

“而倭寇之患为何屡禁不绝,是因为利益。”

“从江浙商贾和倭寇之间的私下贸易,就能看出,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如今,倭国臣服,成为我大明海外的一个郡县,那么倭患自然被根除;”

“如此一来,与其任由民间私下贸易,不如朝廷主动规范引导,允许正当的海外贸易,但必须要缴纳足额的赋税;”

“同时,对于一些重要商品的贸易,一定要朝廷出面进行,比如军械,火炮等;”

“如此,将会有大量的金银,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大明国库,我大明必将更加富饶。”

杨士奇越说越有劲,越说越想说。

“皇上,太孙之前还说过,战争,其实不仅仅是打仗;”

“其实文化入侵,也是战争的一种;”

“打仗,用武力,只能征服其土地;”

“文化入侵,征服的是土地上的人;”

“二者,需相辅相成,才能所向披靡。”

大学士胡俨也跟着附和道。

“对外贸易固然好,可是我大明,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之根本;”

“若百姓都踊跃当商人,谁来种地,谁来生产粮食?”

“没有粮食,就算商业发展的再好,也是无根之木,空中楼阁?”

朱棣说出自己的担忧。

洪武帝是农人出身,对发展农业,绝对不遗余力;

同时,还大力大压商户;

所以,大明建国至今永乐时期,商户的身份一直比较低,更没有太多社会地位;

农户的身份,社会地位很高;

因为农户能生产粮食,国家有了粮食,百姓就能吃饱;

朱棣也有这种思维。

况且,诺大的大明,可耕种的土地很多,可是真正被耕种的,却不多;

还有很多土地,因为闲置而荒芜;

“皇上,太孙曾说过,以后种地,都是机械化耕种,一个人,能同时耕种百亩甚至更多的田地;”

“臣以为,一旦实现机械化耕种,只需一少部分农户参与耕种,就能种出足够多的粮食;”

“其余的劳动力,就会被解放出来,做些小买卖,也是可以的;”

“况且,以后的粮食产量,也会更加高产。”

“之前试在马铃薯和红薯,确实高产,亩产达到了千斤,这是整个大明建国以来,不曾有过的高产。”

“今年开春以来,几乎在全国大半个地方推广,效果很好。秋天时,一定会迎来大丰收尤其是土豆。”

“哈哈,好,就如你们所奏,开海禁,具体如何开法,你们协同太子商议,之后呈递折子即可。”

朱棣一听到对外贸易,能赚很多很多银子,同时还有什么文化战争,能彻底征服人心;

多少还是有觉得有些新鲜;

心说,这个臭小子脑子里都是咋琢磨的,这么多弯弯绕绕,居然能让杨士奇、胡俨他们

心悦诚服,真是好圣孙。

俗话说,福兮祸依。

此话不假。

正当奉天殿一片欢声笑语,畅谈开海禁带来的种种好处时;

一封十万火急的折子,递交到朱棣手上。

“征虏大将军丘福,兵败阵亡,麾下十万精骑,全军覆没!”殿一片欢声笑语,畅谈开海禁带来的种种好处时;

一封十万火急的折子,递交到朱棣手上。

“征虏大将军丘福,兵败阵亡,麾下十万精骑,全军覆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