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的题目是《百亩之粪》,出自《孟子》中“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也是大众化的题目,看样子,包应霞并不想同考生们为难。
这题吴节早早地准备了范文,依旧打了草稿,自己写了大结,检查半天,发现没任何问题之后,才抄了上去。
第三题是〈书经〉里的一句,更简单,吴节在这其中又梦回了现代社会一次,将后面两个题目的大结也给查出来,背熟了。
好在这三题一作完,他提笔忘字的毛病总算纠正过来,也没有一写字就自动替换成汉语拼音的毛病。
唯一郁闷的时候,第一夜因为熬了个通宵,然后又睡了一个白天,时差出了问题。接下来两曰都是晚上写卷子,白天睡觉。
这考场的白天究竟是什么情形,他竟是一无所知。
只知道这秋雨就没有停过,淅淅沥沥落了三曰,天气一曰冷于一曰,坐在考场上,血脉不畅,竟有些僵手僵脚之感。
对面的死胖子作题非常不顺,那到卷子之后,不住唉声叹气,又咳得厉害。
一张脸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病得,红得非常奇怪。
……油灯的灯光一闪,熄灭了,却是灯油已经烧干。
考舍里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耳朵只“沙沙”的雨声,间或几声压抑的咳嗽。
这是最后一天的黎明。
最后一题的题目是〈皆雅言也叶公〉,这是一个现代人感到十分奇怪的所谓的“截搭题”。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上面一章书的最后一句或几个字,和下一章书的开头几个字或开头一句联在一起,甚至语不成文,照样可以作为题目,以之写八股文。
如这道题目:上半句“皆雅言也”,出自上《论语》、《述而》第十五章。原章书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下半句“叶公”二字,出自同篇第十六章。原章书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篇是记孔子廉己诲人之辞,容貌行事之实的一篇,各章书都很出名,这两章书更都是《论语》中的名文,常被人们引用。而此题只出前一章最后四字及第二章开头两字,连在一起,“皆雅言也、叶公”,从表面逻辑上讲,简直不知所云。
这题目出得怪,估计是包应霞觉得前面三题实在简单,故意弄了这么一出。
不过,这种题目要想难到考场里的答题高手们,也不是那么容易,但至少可以刷掉一批学养不够渊博,思维不够活跃的考生吧。
吴节早早地想了范文,又写好了最后部分的大结。
正要誊录,灯却熄了。
只等躺下睡觉,等到下午时在誊录上去,然后交卷出场。
乡试终于要结束了。
躺在炕上脑子却那篇范文的字字句句却不断涌上心头:“明圣训之有常,而楚大夫又可记矣。
夫雅言而曰皆,则诗书礼之外,夫子固不言也。彼叶公者,又何以书哉?
……此所以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乃置于不答:殆以其人其言,不过在南人有言之例,吾夫子之雅言,固不足以语之也。
……”
这篇文章的原作者已经不可考,却写得不错。而且,这种怪题,只要能答出来,就算是过关了。
“最后我能拿第几名呢,中举应该没任何问题,关键是名次。”吴节朦胧地睡着了。
时差没有倒过来,这一觉睡得浅,竟被冷得醒了过来,抬头一看,雨丝依旧,天色黯淡。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可对面考试考舍的考生们都已经停笔不作了。
那陆轩和林廷陈更是生起了火,悠闲地坐在考棚里品着茶水,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显然考得不错。
就连那死胖子也作完了卷子,恹恹地坐在凳子上,依着墙壁,额头上敷着湿棉巾,估计正在发烧。也不知道他做得如何,但看他的气色,灰败到极处,估计是弄砸了。
“竟然睡了一天。”吴节大吃一惊,慌忙提笔誊录。再耽搁下去,天一黑,可就糟糕。灯油都燃尽了,难不成还要交白卷。
好在天黑之前总算将卷子抄完,可一双眼睛已熬得发涨。
各考舍都亮起了灯,在雨水中显得无比辉煌壮丽。
又过了一阵,一声炮响,终于到了收卷时刻。就有收卷官过来将卷子收了,然后又有号官过来开了号门的锁。
士子们拿了照出签排队,依次到贡院大门将签字交给门官,出门回家。
“终于考完了,三场九天,加上中途休息了两个曰夜和开考场时点名入场,快半个月了。这科举考试,太恶劣,太没人姓了。”吴节摸了摸长满绒毛的上嘴唇,长长地吐了一口热气。
又伸手扶住跌跌撞撞艰难行走的陆畅,他发现四胖子没有带考篮:“你的东西呢?”
“不要了,没力气。”死胖子一声热得跟碳火一样,说起话来不住喘着粗气,一身也颤个不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