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养牛是个好项目> 第四章 潜意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潜意识(1 / 2)

 任何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有前兆。然则,牛逢春和赵敏在经历那个重大事件之后,把之前出现的事件都称之为“小事件”,或相比之下,这些“小事件”甚至普通到不能称之为事件!

“下海”后的赵敏为了不让父母觉得自己无所事事,所以总在父母面前表现出积极研究学问的态度。这不,晚饭的时候,还同父母谈起“量子纠缠”。父亲毕竟是大学毕业,可以应付几句,但高中文化的母亲则笑呵呵地望着两父子“讲天书”。

天书,单单讲是不够的,精力旺盛的赵敏还决定做。

于是,赵敏决定与牛逢春联手做几次实验,实验前提是,牛逢春事先毫不知情。

实验的,是从人和人之间的、看不到的信息干涉开始。

但是聪明如牛逢春,当第三次碰到怪异的“小事件”出现时,已经隐约明白赵敏在干什么。

“你是不是在研究第六感,有意摆我一道?”牛逢春好奇地问道。

“我没有摆你一道。”赵敏笑着说,“但你果然够醒目,虽然不是第六感,但也差不多了,我只是玩玩,有空再和你解释。”

第一个小事件,是一场戏。

赵敏与牛逢春之前到过牛逢春的“家乡”,碰见一些东海市的牛肉贩子(供牛肉给菜市场的供货商),这些牛肉贩子经常与牛逢春同去买牛,都很熟。那次,赵敏也非常愉快地加入了他们的宴席——牛鞭、牛蛋大餐。吃着吃着,赵敏就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并交换了联系方式。

这一次,赵敏以抽签的形式,选出了其中一位牛肉贩子,提前邀请其上午十点整准时到达“牛七”喝酒,并强调一定要十点整、准时到达。

然后,赵敏像往常一样,八点左右就来到“牛七”。这天牛逢春生意很忙,时不时会起身帮忙,所以也没能陪赵敏多说几句话,但时不时赵敏都会和他谈起那次和牛肉贩子的牛鞭、牛蛋大餐,以勾起牛逢春的注意。大约九点四十分,赵敏开始谈起具体的牛肉贩子,话题包括他们的性格、爱好、绰号,一次收了多少头牛,谁带的女朋友最漂亮等等,这也是牛逢春喜欢谈的。最后十几分钟的谈话内容,是赵敏特意精心设计的,始终没有提及即将到来的人。大约九点五十七分,牛逢春突然没有先兆地说了一句:“肥波现在一定还在床上睡觉。”

肥波,正是赵敏签中邀请的牛肉贩子!

赵敏结束谈话,微笑不语。

神奇的事发生了,三分钟后,肥波准时出现。牛逢春一看见肥波,高兴地拿着勺子在肥波面前晃了几下,笑着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刚刚说到你,你就来了。”

这种对话太常见了,肥波也不在意,也笑着说:“很久不见你了,来看看你,你有什么关照。”(并没有说是赵敏邀请的。)

牛逢春也没有在意,热情地说:“请坐,我请你吃牛腩。”

没有人注意到这是一场戏。当牛逢春添了一大盘牛腩走向肥波和赵敏时,牛逢春瞄了一眼远处角落的“云姨”,她正站起身来离开,平时她离开不会这么的早,而且,她在离开时似乎有意往牛逢春望了一眼。

牛逢春口中的“第六感”,在赵敏看来是“量子纠缠”。

所谓“说曹操、曹操到”,实际上应该把因果关系倒置,应该是“曹操到、说曹操”。因为肥波当时正在赶来,是主动的行为,他和牛逢春是熟人,两个人早已相互产生了生物磁场,建立了“量子纠缠”。肥波在“正在赶来”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发出了信息,而牛逢春口中的“第六感”又不自觉地告知自己,肥波正在赶来。但牛逢春的感知并不会高出常人多少,都不够准确,只能感知到肥波的这个人,而感知不到“正在赶来”的这个动作。所以,不自觉地提到了肥波,并不知道肥波会马上出现。

赵敏有意提前安排关于牛肉贩子的谈话,就是为了增强牛逢春的感知程度。至于如果不谈这些话题,结果如何呢?

——过了几十天之后,赵敏是这样对牛逢春解释的。

此后,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但这次赵敏并没有参与,是自动出现的。这次出现的情况是另外一种结果,感知程度却更上了一层楼,也就是赵敏不谈也有的结果!

当时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牛逢春突然说:“我总觉得今天会有个什么客人来,很重要的人,但不知道是谁。”

结果,极少来“牛七”的一个警察,亦即当年为牛逢春取名牛七的那位警察来了!

在牛逢春看来,这名警察确实是当天来的最重要的客人,没有他,就没有“牛七”!

这种情况几乎可以认同为“说曹操到、曹操就到”,说明“牛七”与“牛七”取名者的“量子纠缠效应”很强大!

第二个小事件,是一只麻雀牌。

赵敏设计的实验步骤也从谈话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