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主误我,青主误我。”高原顿足长叹。</p>
他最近非常闲,行政一套自然有文官们打理,以前他也曾经颁布过两次招闲令,但当时的高原势力单薄,地不过三县,兵仅仅五千。可一等打败张献忠,实力就急剧膨胀起来。现在的他已经握有归德一府和半个开封,人口接近三十万,士兵两万余。</p>
地盘是扩大了,但管理地方的官吏却严重不足。</p>
无可否认,现在的高原军势力强大,以目前的战斗力而言,足可正面对抗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已经在某些方面具备了逐鹿天下的资格。</p>
不过,军事是政治的延续。高原军文治体系的薄弱进一步暴露出来。引进大批知识分子加入造反大军势在必行。</p>
于是,第三次招贤令颁布。这一次由傅山亲自主持。傅山接手这一工作时只提了一个条件:借莫清给他用一段时间。</p>
同以往高原的手法不同,傅山一出手即准又狠。</p>
在归德还没有落入高原之手时,明朝的统治力量虽然已经被大幅度削弱,但地方行政那一套还保留着。因此,在拿下归德府之后,傅山全盘吸收了归德一府的所有官僚。</p>
除了以前的官吏外,傅山还下令,征召地方大户人家子弟出仕。</p>
若有不从,族诛。</p>
刚开始,还有几个缙绅不愿搭理高原这个反贼头子。莫清的人马也就不客气了,直接举起屠杀砍过去。在一口气杀了四个大户的全家一千多口之后,归德震动、开封震动。</p>
高蛮子的的形象进一步被描述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p>
血腥让豪门大户害怕,接下来的工作变得简单。傅山开列出一分名单,勒令名单上的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报道,接受威武将军府的任命。</p>
半月之后,四百二十一名士子到陈留报道,一百一十三名前明朝官吏到陈留报道。</p>
毕竟,明朝末年吏治腐败,并不是所有文官和读书人都有高洁的品质,只要许以高官厚禄,这些人便会哭着喊着加入陈留军,并不一定要使用暴力手段。实际上,张献忠在安徽建立政权时也是这么干的,效果还不错。</p>
这一批官吏的行政能力不错,有他们在,打理起地方事务起来也顺利了许多。</p>
在听到大屠杀的消息后,高原有些恼火。不过,转念一想,被屠杀灭的几家都是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革他们的命很正常。杀了他们,也算是为民除害。他本就有带有一丝天真的革命浪漫主义思想,只是因为现实所迫,这才刻意同地主阶级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嘛!</p>
这么一想,心里就舒服了许多。</p>
只荀宗文对傅山的这一行动保留看法,怒叱道:此暴行令人发指,如此,只怕天下士子将视我等如寇仇。</p>
傅山很不以为然,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所谓的读书人了,这些软骨头十年寒窗,肩不能挑,背不能扛。不做官,又能做什么呢?陈留的官也是官呀!</p>
得到这一大批人才之后,傅山为了安众人之心,设计让江陵在文官们面前闪亮登场。并放出谣言,说高原即将迎娶周王女儿,甚至有接受朝廷招安之意。周王已经保证,若高原接受招安,他将请崇祯皇帝命高原持节督河南诸军事。</p>
消息传出,士人都感振奋。</p>
听到这个谣言,高原哭笑不得。自从闯军起义以来,各起义军首领都有接受招安的经历。尤其是张献忠,更是屡降屡叛。不过,起义军当时接受招安不过是为了保存势力,以图东山再起的机会。但现今天下,明朝的灭亡已在朝夕,而起义军的力量已经大到不需要用假投降来保存力量的程度。这个时候若再接受招安,那才是疯子呢?</p>
傅山听高原抱怨,笑道:“将军莫急,其实招安也不是不好,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大义的名分。现在老百姓心目中,朱明王朝依旧是正统,而我们永远是贼。名不正言不顺,若不是靠着刀子和官职,也吸引不来人才。若顶着一个朝廷的大义,割据一方,至少可以保证我陈留军能够站在道义的高度上。对我军的发展也有好处。”</p>
“不妥,不妥。”高原摇摇头:“若我接受招安,四下都是强邻。李自成若回过头来攻我陈留,却有如何抵挡。名义上我还是闯军大将,说出去名声不好听。”</p>
傅山:“这也是一个问题,不如我们悄悄地同周王联络。至少能够同明军维持一个不战、不和、不降的局面。”</p>
高原点点头,“就这么办。”</p>
现在已是秋收,如果没记错,就在进年十月,也就是秋收以后,满清将最后一次入寇中原。清兵自界岭口突入长城之后,击败蓟辽总兵白腾蛟、马兰峪总兵白广恩,在连破迁安、三河口等地之后,清兵分成连路。一路打通州,一路打天津。</p>
京师震动,崇祯皇帝命令京城戒严,并命令勋臣分守各门,征招诸城镇兵勤王。</p>
此刻的明朝政府已经像一只即将沉没的大船,已经没有力量组织抵抗了,各地官吏望风溃逃,甚至有人举城投降。清兵在京畿、山东如入无人之境,先后攻克兖州、顺德、河间三府,已经十八个州,六十七县,共八十八城。鲁王、乐陵王、信阳王、安丘、东原、诸郡王遇难。被俘人口三十六万、牲畜三十二万,被缴黄金一万余两、白银两百万两。此役,清兵大获全胜。</p>
此次清兵入关历时七个月,严重打击了京畿、河南等地,使明朝的北方更加破败。崇祯十六年四月,黄太极病危的消息传来,清兵这才沿路缓缓北归。八月,黄太极病势。</p>
在七个月中,明朝大军始终不敢与侵略者一战,只远远跟随其后,犹如列队护送一般。</p>
</p>
以前,每当高原在史书上读到这一段便一掌拍在桌上,怒喝:“可耻!”身为朝廷军队,在面对侵略者的时候,居然不敢与之一战,放任敌人在自己的国土上烧杀抢掠,这样的军队不要也罢。</p>
现在,自己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置之不理,虽然不能全歼敌军,至少也要让他们将人口、财物留下来。</p>
以前的战斗都是内战,就算取得怎样辉煌的胜利都没什么意思。而即将到来的战役是国战,个人生死荣辱都要通通放在一边。</p>
最重要的是,这次入寇彻底地暴露了明朝统治的腐败无能,外强中干,也坚定了满人入主中原的信心。而在此之前,建州强盗集团也仅仅满足与不时南下抢劫的话,以崇祯十五年十月为分水岭,建州人突然发觉,拿下整个中原并不是什么难事。</p>
这才有了甲申年的国难。</p>
这才有了日后的扬州十日。</p>
这才有了日后的嘉定三屠。</p>
是的,这是国难。在国难面前,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回避。</p>
而这次清兵入关,兵锋最远达江苏北部。高原辖区的归德,周王所在的彰德都是他们的攻击目标。高原就算想躲,也没地方躲去。</p>
如果这会能够给满人一个深刻的教训,没准能够打消他们吞并整个中原的心思。实际上,在崇祯十七年,多尔衮也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如此顺手地拿下北京。一切都如同梦幻一般。</p>
实际上,当时整个建州后金的上层都没想过要做整个中原的主人。是明朝的腐朽给了他们信心。</p>
高原现在要做的就是,打消满人不自量力的狂妄。</p>
这大概算是一个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吧。</p>
将来肯定会同清兵一战,以陈留现在的势力,想单独对抗满清大军力量还嫌不足,在大战时还得提防明军在背后搞鬼。那么,同他们握手言和,甚至接受招安也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p>
国难当头,也考虑不了这么多了。</p>
当然,即将发生的事情傅山并不知道,高原也不便同他多说。</p>
高原:“青主,找个人过河去同周王联络一下。现在是八月,十月之前要把这件事做好。就说……我愿意将江陵归还,并保证以后不再攻击彰德。”</p>
傅山一笑:“甚好,我军势力单薄。不管是闯军还是朝廷都不可得罪,先两面讨好,积攒实力,静待天下大变。至于人选,我看,让荀先生亲自跑一趟吧。”</p>
高原一皱眉头,“换一个人。”荀宗文想招安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只是对明朝的前途非常绝望,加上陈留军日益壮大,这才安心辅佐高原。这次若派他去,只怕真让他将招安这事弄成了。到时候消息传出去,只怕在李自成那里不好交代。</p>
傅山点头,“我倒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不知道将军听说过侯方域这个人没有?”</p>
“不知道,只有些耳熟。”</p>
傅山道:“侯方域字朝宗,乃前户部尚书侯恂之子。侯方域的祖父侯执蒲,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太常卿。父亲侯恂与叔叔侯恪,同举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侯恂做过御使、兵部右侍郎、户部尚书。侯恪现在南京做国子监祭酒。侯方域现在我们这里做睢州知县,让他去同周王说正好。”</p>
“我道是谁,原来是侯朝宗呀!”高原猛地想起这个人,这家伙还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名士。</p>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他出身商丘的大家族,少年时就有才名,后来参加了复社,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襄号称“南明四公子”,还在家乡组织过一个文学社团雪苑诗社,也是一时之雄。他诗文兼擅,被称为“国初三大家”之一。散文才气奔放,独具一格。</p>
不过人品却十分低劣。在 《桃花扇》里,侯方域同秦淮八艳中的美女李香君瞎搞,闹了不少绯闻。后来,此人还做过史可法的幕僚。清兵夺取天下之后,侯同学居然跑后了尚丘老家,剃发做了满清顺民。并与顺治二年参加河南的乡试,做了清朝的官吏。如此一个没有骨气、声名狼藉,有点不堪的侯公子与美丽勇敢、品格如莲的李香君的形象在高原当时读《桃花扇》时就深植与心,今天听傅山说起这个人,高原猛地想起这么一个人,大笑:“青主,这个人实在不怎么样,你怎么把他弄来了?”</p>
傅山道:“还怎么弄来,他自投罗网,也怪不得我。”说着,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给高原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