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洪荒养鱼专业户> 第一0五章 不务正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0五章 不务正业(1 / 2)

 潮了,该回去。

桑木兰来电话说,她们仨人在老渡头等渡船。

回去,不仅仅接人,还要准备好鱼。为了掩人耳目,丁文现在总把鱼提早一天放到育养室的池里,这会儿天气冷,冷水中的鱼儿们几乎很笨拙,容易被捞到。回到家中,把捞鱼的活交给章守志,自己推起板车到了渡头。

罗元要走,丁文没有挽留,因为有人在省城等着。

“过两天,小霞说要去北京进修。”

都快过年了,还离家到京城?丁文隐隐觉得事情有点不对路,侧头见泡泡虽满面笑容,眉头却锁着愁,便邀请说:“等游彩霞到了京城,来岛上住几天吧。你不是想知道丹凤如何加速成长的秘诀?”

“有人说养观赏鱼是不务正业,所以我是不务正业的人。”罗元迷起泡泡眼,嘴角浮出自嘲的笑意,让腮边的肥肉轻微颤动了数下。

“笑话!”这句话从丁文的齿间蹦出。丁文总认为职业不分高下,如今百业兴起,行行出状元,还有人竟如此狭隘。

其实单说金鱼,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过古代叫文鱼,古人叫金鱼为文鱼,是很科学的,不但说明金鱼颜色美丽,而且金鱼最基本的特征是鱼鳍发达,尾鳍分叉,体形像个“文”字。《山海经》记载:“>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晋代郭璞注文鱼:“有斑采也”。

而观赏鱼地饲养始于唐代。有野史说宋朝时的皇帝赵构,喜欢游山玩水,那时就已经开始在宫廷中饲养金鲫鱼以供玩赏。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张德谦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观赏鱼养殖的专著——《朱砂鱼谱》,详细的介绍了金鱼的饲养技巧和经验。到了明代时,金鱼逐渐传入日本和欧洲,以后慢慢在世界各都有饲养。

但明之前地观赏鱼饲养。是祖传秘密。南宋有名地文学家和史学家岳珂在他所写《_史》一书中已经对金鱼地饲养作了研究。他说金鱼是一种鲫鱼地变种。不过饲养者保守秘密。不肯传其术。

饲养金鱼繁盛地地方是在当时地中都和杭州。很多人“凿石为池”。养金鱼在窗前檐下作为观赏物。当时用圆兜盛池塘秽水中地小红虫来喂养金鱼。金鱼变色地过程是:“初白如银。次渐黄。久则金矣!”他还记载了当时有一种黑白相间、色彩特别明亮鲜艳地金鱼叫“>鱼”。

近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情趣地提高。观赏鱼越来越多。它们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中国金鱼、日本地锦鲤)、热带淡水观赏鱼(灯类、神仙鱼、龙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

按说泡泡地现在家境也算小富之家。也一直受惠于方兴未艾地观赏鱼市场。

“泡泡。到桑家坞来。咱俩兄弟一起干吧。”丁文不忍罗元受此打击。如此提议说。“我可以从海里捞到活石。”

丁文所说地活石。当然不是一般意义地活石。是未明活性地青石。

能知道这石头地价值,罗元无是了解到信息最多的一个,他突然站住了,说:“文子,你既然拥有了这个资源,为什么还要起早贪黑地养鱼,卖石头不是来钱更容易?”

“你傻啊,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田黄石之所以贵,除了因色质受历代帝王青睐之外,还有稀少的缘故。田黄只产于闽省福州府寿山溪内,与其他冻石一样不能成脉,是可遇不可求的。”丁文斜了罗元一眼说,“再说,你卖一块金砖,别人会说你是无意中捡来的;若你卖一板车金砖,别人会说你拥有了金。你说麻烦不?”

麻烦,确实一大堆麻烦。罗元和丁文都是怕麻烦的人。

“何况,你也说了。睡在那充满煤油味地纸币上面,滋味不太好受。”

罗元如刚认识丁文一样,紧盯了一会儿,背着双手摇了肥头,说:“文子,我来!我来桑家坞还不成么?”

潮涨起风,渡口北风凛冽,吹得直钻进脖子的冷。

远远望去渡口上出岛地人不少,但一行六人特别引人注目。冰棍女用色的长皮衣将自己包得紧紧地,很远就瞥见丁文俩人,嘴巴动了动,却假装没看到;李若琳也套上了风雪衣,摘下了墨镜,朝着丁文方向走去。

“丁小弟,咱们来不及向你这位好客的主人辞行,你可别见怪哦。想来,咱们还挺留恋这里,下次来还住你家。”李若琳唯恐渡头上十多位地乡亲听不到,大声地喊道,那样子似有点儿亲呢。

果然,十多双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丁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