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回唐记> 第九章 文比招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文比招亲(2 / 2)

“一炷香时间到,请大家将灯谜答案写到桌面上的白纸上,待会丫鬟会收上来”,前厅又传出黄裙丫鬟甜美的声音。

围观在灯谜柱子处冥思苦想的众人闻声后,疾奔回桌子前写答案。

何超见状,立即起身到柱子前看见灯上写着四行小字:自小生在富贵家,时常出入享富贵,万岁也曾传圣旨,代代儿孙做探花。

何超第一次猜灯谜,这四句话让他看得一脸茫然,毫无头绪。

突然间,他想起刚才那位黄裙丫鬟问自己是否要加些蜂蜜到茶中,难道唐朝人喝茶有加蜂蜜的习惯?

蜂蜜令何超登时想到灯谜中那句“代代儿孙做探花”,蜜蜂不就是经常探花采蜜,而蜂蜜倒过来不就是蜜蜂。

恍然间,何超才明白原来刚才黄裙丫鬟是特意前来给自己暗示,怪不得当时她的眼神怪怪,令何超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已有不少人写好答案并递给了丫鬟,何超无暇多想,随即打开白纸,快速写上了“蜜蜂”两字,然后交给身旁的一丫鬟,该丫鬟连忙将何超的答案递给首席上早已急不可耐的武莹莹。

只见武莹莹接过丫鬟转递过来的纸条,急忙打开一看,顿时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

不一会,那黄色罗裙丫鬟再次走到厅中,高声道:“第二题灯谜的准确答案是蜜蜂,本轮有两人答对,其中一位是何超,另一位是张牧将军,他们俩人同获得红花。”

瞬时间,大厅内一片哗然,有人听到答案后,立即万分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如此简单的答案,也有人认为黄色罗裙丫鬟公布的答案有误,反而是自己给出的答案才是正确结果,顿时厅内人声鼎沸,吵成一片。

此时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何超已有两朵红花,而张牧只有一朵,倘若第三题何超答好了或是张牧答得不好,则何超的红花最多而稳操胜券,但如果出现第三题何超答不出来或是答错,而张牧答对第三题,则两人红花数量相同,到时可能还要再加一题,通过第四道题来决定今晚是何超还是张牧抱得美人归。

只见此前一直端坐着的美人武莹莹款款站起,莺声道:“由小女来出第三题。”

她随手从桌上拿起一幅画卷,打开画卷众人看到是一副人物风景画,画上仿佛是某个雨后的早晨,在长安城西郊外的驿站前的官道边上,两个身穿唐袍的人在依依离别的感人情景。

武莹莹张开画卷平举在胸前,柔声道:“此画是小女一时兴起所作,今想让各位为此画题诗一首,与此画结成天地之合”,当说到最后一句“结成天地之合”时,她显得羞涩万分,脸红耳赤。

话音刚落,黄裙丫鬟接过武莹莹手中的画卷,平举在胸前从左排首座的何超处绕席间一周,一直走到右排张牧处,让席中每一个人都看清楚画中的内容,最后再将画挂在厅中央的柱子上。

何超一听是作诗题,登时头大如斗,在现代社会谁还吟诗作对,这些都是古人的强项,特别是唐朝人的拿手好戏,唐诗三百首流传千古。

一想到唐诗三百首,何超顿时眼睛一亮,他暗想何不从中抄袭一首,那可都是千古绝唱的好诗啊。

想到这里,何超不由自主站起身,缓缓从席位走到厅中,踱步沉思,谈到抄袭他可是好手,毕竟自己比席上众人多活了一千多年。

烟雨、驿站、送别、伤感,这些元素加到一起,应该用那首唐诗表达比较贴切呢?

突然间,何超想到了一首诗,登时忍不住朗声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全场再次寂静无声。

大家都在细细回味何超念出的诗句里包含的情景:某个清晨,长安城外的不见尽头的驿道,驿道两旁的柳树青青,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驿道上显得洁净清爽,这是极为宏伟的场面,突然焦点缩小,驿道边上两个朋友在依依道别,在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送行的朋友说道一句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何等感人至深,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沸点,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表达了强烈深挚的朋友间的真挚友情和惜别时的伤感之情,感人至深。

而这首诗表达的离别之情和烟雨朦胧之境与武莹莹的那幅画可谓是天地之合。

“好诗!”,一声娇脆的喝彩声从前席上传来,这是武莹莹情不自禁的呼声。

何超这首诗简直就是为她的画量身订做,诗画贴切,对仗工整,甚至优胜于她的画。

话音刚落,全场再次哗然一片,何超这首诗震撼全场,大家纷纷喝彩叫好。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首诗乃唐朝后期名家王维所作,而此时是大唐初期,王维还未出生,而这首诗被后人誉为千古名作,也是千百年来被引用最多的描述亲朋好友离别场景的诗句。

此时乃唐朝初期,唐朝风格的诗词文学刚刚起步,就像西方文化复兴时期一般,这时的文人墨客们对诗词文学的热衷达到极其狂热程度,各种风格的诗体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显出,由此带动了唐诗这股大潮流迅猛发展,并在后唐时期达到顶峰,最终让唐诗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何超将王维的杰作占为己有,倘若日后让王维得知,必定令他恨之入骨。

此时的武莹莹仍然沉醉在这首千古佳作的意境中,她已完全被此诗俘虏,虽然她聪明伶俐,自幼勤习诗词文学,在长安城被誉为才女,但此时看到何超在踱步间作出这首绝世好诗,足以证明何超才华横溢,博学多才。

倘若说先前的两题可能是何超突发奇想,误打误撞,而这第三题完全可以证明何超的真才实学,因为诗词是不可能作假,而且她从未见过此诗,故绝对是新诗。

虽然一炷香时间仍未到,但大家觉得无需再较量了,除了张牧外,众人对何超已是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只见武莹莹手持红花,玉步移到何超席前,双手递给何超,垂头柔声道:“此朵红花当属何少侠,你的诗优胜于小女的画。”

何超脸带愧色,慌忙说道:“姑娘过奖,你的画生动异常,巧夺天工,令人赞叹。”

以此同时他心里暗暗向王维道歉:王维兄弟,可真对不住你了,冒然抄袭你的杰作,令你失去本可让你传名千古的作品,希望你日后思如涌泉写出其他更好作品。

此时武靖和众宾客都看出武莹莹已被何超卓越的才能所倾倒,同时何超的神采飞扬和谦虚得体也折服了全场,当之无愧夺得花魁。

待何超接过红花后,武靖满脸喜色站起身,朗声笑道:“三题已出完,经过几番较量,何超胸口的红花最多,同时他的卓越才华令老夫佩服,请何少侠坐上席”,说完,便走下来,拉着何超引到前厅上席。

武靖此举动表明他已选定何超为婿,将他当成自家人。

,<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