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一百七十一章兵临城下(5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一章兵临城下(51)(1 / 2)

 第一百七十一章兵临城下

一夜无事,黄圃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jīg神抖擞醒来,现元军要比昨天勤奋很多,一大早就开始攻城了,这段时间黄圃对元军的动作也熟悉了,倾听了一下,思量无非还是回回炮和金汁炮,城内宋军有没有大动作,估计也闹不起什么风于是也懒得理会,给自己泡了一壶好茶,悠闲自得喝着,看着老管家一脸不悦的回来,囔囔说道:“见鬼了,集市里竟然没有羊昨天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跑到集市里,把羊都卖光了,听说要犒军。()”

“还有什么映红楼的姑娘,跟着他们去了东凑热闹,喳喳,还在战场上弹奏了一曲,好不风a;嗯,还有就是昨晚官府连夜下令城墙一里之内的人家都撤到城内,官府还给安排食宿。”

“怪事年年有,今年怎么就特别多呢?如今官府也照看老百姓的死活了,看来碰到好官了不成,若真是朝廷的命令,看来这朝廷也没像以前说得不堪。”

黄圃习惯听着老管家的囔囔,这已经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正是因为老管家的啰嗦,让他修正了不少错误,让他找到了不少灵感,做出很大决定黄家生死的策略,他已经习惯于此,若有一天没有听到老管家的啰嗦,反而觉得有点不习惯。

他接过老管家手中的报纸,闻了一下油墨的清香,仔细看了起来,老管家说的几件大事都已登上了报纸,报纸还详细介绍了昨天元军的动向,根据各方面的情报还预测了元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孤注一掷动进攻,这倒是一个好消息,黄圃也是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战争,他虽对宋军抱有希望,但元军还没有被打败或退兵,他说话的底气就会弱很多。

再说,黄家家大业大,他一个人即使能够支撑下去,但黄家的产业呢?依赖黄家活着的族人呢?一个人顾虑太多,反而会限制了他的行动。

“老爷、老爷。”黄圃看得入直到老管家叫了两声,黄圃才抬头,疑的看着一脸不悦的老管家,老管家压低身体,道:“老爷,还真让你猜对了,刘家的大公子来了。”

“要不要老儿去忽悠一下?还是直接把他撵出去。”老管家有点兴奋,看来这老头昨天折腾刘虞已是起劲,如今正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对于和黄家作对的人,他就像一只护犊的老母jī,恨不得全部都打倒、打垮,然后再踹他几脚解气。

“好了,请大公子到书房吧。”黄圃摆了摆手,道:“我马上过去,看你什么表情,这可不是咱们黄家的待客之道啊。”

“不是给你说了吗?刘大公子倒不错,总不能因为他有一个不怎么招人喜欢的爹爹就连累到他身上吧?他们刘家的家业,迟早还是要靠他来继承嘛。”

老管家只好闷着头过去吩咐,黄圃眯着眼睛看了一下报纸,仔细的把官府迁移城墙一里之内的百姓的消息再看一遍,自言自语说道:“刘公子来了,不知道刘虞这老家伙在干什么?今天元军折腾得起劲,估计这老儿睡得不好吧。”

这才放下报纸,一下走进书房,远远拱手道:“光敏贤侄光临寒舍,老夫脸上可是增不少,年轻如光敏一代能有这样的志向,可不多咦。”

“世叔过誉,”刘彤字光敏,赶紧上前深深作揖行了一个大礼,诚恳道:“世叔,请救我刘家一命。”

“不可万不可,”黄圃连忙扶起刘彤,把他塞到座位上,然后吩咐老管家给刘彤倒上茶,道:“光敏有话好好说,不过光敏也是幸运,正好今天到来,若是再迟在这里就找不到老夫了。”

“哦?不知世叔可出此言?”刘彤没有办法,只好压下心中要说的话,前辈说话自己总不能而且也不应提自己的要求,这可是做人的本分啊。

“唉,今日刚看了报纸,说什么城墙一里之内的百姓都建议迁离,官府还帮忙安排食宿,官府是好意,但老夫也不能赚朝廷的便宜,这不已让老管家派人回去收拾旧宅子,准备天一黑就住进去,谁也不知道这时局会变成怎样啊。”

“嗡”的一声,刘彤脑海一阵响,想说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转眼看去,却看到黄圃似笑非笑的表情,恍然大悟,连忙说道:“世叔为人大义,连官府些许便宜也不赚,子佩服。”

“不过,世叔这大院,离城墙远着呢?侄出时还听到元军的炮火声,到了世叔这里却恍然隔世,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安静啊。世叔有这么一个好地方,怎么就想着搬回老宅子呢?”

“而且侄失礼,恰好知道世叔有一个病,”刘彤尴尬的拱手道:“其实也是无意中得知,世叔也知道黄翡兄是侄的好友,有一次说到世叔睡眠之时经不得声响,所以每到夜里府上的下人都不敢说话得黄府冷冷清清好不凄凉。”

“世叔可不能责怪翡兄,黄翡大哥也是想为世叔求一个方子,好让府上的下人夜里也不用太过于紧张,黄大哥乃至孝之人,世叔可是修来大福气啊。”

“哦,看来上次黄翡这子找到的方子,莫非就是出自于光敏之手?”黄圃饶有兴趣的看着刘彤,还真让在子说对了,自己睡觉时特别怕吵杂,这也是老管家说自己搬离老宅子的一个重要原因,皇城附近整日喧哗好不热闹,而且常有宫中的太监往来,黄圃实在不堪忍受才被迫离开老宅。

元军围城之后,夜里虽实行了戒严,但还是免不了比平日多了一些声响,黄翡到处给自己找方子,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当初也只是说朋友给并没有特意说明是刘彤,自己还让他好好报答他那个朋友呢?想不到却仍然欠了刘家一份人情。

刘彤连忙拱手,道:“不敢,侄也是恰逢其时,世叔也知道侄年前曾经去过一趟江陵,这方子就在江陵找到,当时觉得ǐg有意思就顺手带了回来,想不到还真帮上了世叔的忙,侄之荣幸。”

“嗯,年前你去了江陵后,你们刘家可在京城闹了不少风生意也是一日好比一日,刘兄养了一个好儿子啊,不像老夫那个孽子,整日无所事事,真让老夫生气。”黄圃故意叹了一口气,自家的黄翡自然也没有他说得不堪,只不过爱之深责之彻,为人父母者哪有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

“黄大哥乃稳重之人,世叔日后肯定是享福之人,不像侄做事鲁莽,和黄大哥相比,侄不及万一啊。”刘彤谨慎回答,可谓滴水不漏,还真让黄圃说对了,刘虞却是养了一个好儿子。

“光敏,你去过江陵,你认为江陵如何?”黄圃笑了笑,不漏声的转移了话题,这子去了江陵回来之后,做出了不少惊人的举动,当初在京城推广那个煤球,就是这子暗地里的动作,京城知道的人家倒没有几个,这子还说什么有荆湖置大使张贵张大人的授权,这煤球实在太赚钱了,当初怎么就没人能够想到那些黑乎乎的石炭能够燃烧呢?而且热度也不比柴火低,更重要的是要比柴火便宜很多,自己当初也想把这煤球仿造出来,只是没有配方和手艺,做出来的煤球却是不堪一用。

元军围城,也亏得这子有先知,一早制造了大量的煤球进城,若不然这天寒地冻,肯定会冷死很多人,再说临安上百万人,届时说不定连煮饭的柴火也没有,而且元军围城后煤球也没涨价,反而隐隐有跌,这也是黄圃看重刘彤而不是他父亲的原因。

“不满世叔,”刘彤仿佛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认真说道:“当初侄到了江陵之后,曾经受到均州军统帅张贵张大人的接待。”

“制造煤球的方法就是张大人亲手传给侄,并一早说明在十月之前一定要为京城准备足够半年所用之煤球,还给子派了数十名工匠,资助侄大量的财物,要不然子也不会如此之快就能够在京城推广煤球,并且准备足够的煤球。”

“你是说一年前,张大人就让你准备足够半年所用之煤球?”黄圃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刘彤,一字一顿说道:“你是说一年前,张大人接见你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今日京城之困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