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一百五十五章兵临城下(3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五章兵临城下(35)(1 / 2)

 宋军在断桥之处开始攻击护城河对岸的蒙古汉军,陈潇也带着程鹏飞来到了北门的延熹门附近,延熹门外就是护城河潮沟,潮沟是青溪的支流,潮沟连接北门附近的华林园,但举目所见,北门地势复杂,而且城外建筑较多,看起来并不是宋军的主攻地方,郭平也没派兵困守北门,因为北门之外就是玄武湖,元军要向逃亡也不会往北门逃走,难道要跳进湖里不成?

北门发展多年,就是城墙外也是建康的主城区,有同泰寺、归善寺庙,宋军袭击建康,唯有北门没有关闭城门,就算是城外的百姓也没有丝毫慌乱,仿佛战争离北门很远。()

陈潇仔细看了一下情况,就放弃了从北门进攻的念头,要知道城内城外都是大宋的百姓,建康虽然重要,但要用百姓的性命却填,别说郭平不愿意,就算他愿意也不敢。

为将者行事果断不择手段,但面对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即使再残忍之人也不敢轻易下屠刀,要不就算能够攻下了建康有如何?得城而失民心的事情还少吗?陈潇虽抛开了北门攻城的打算,还是来到了延熹门附近,延熹门城内便是玄囿,城外便是护城河潮沟。

陈潇又看了一会,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暗河暗渠,料想不是赵普说谎骗自己,那肯定是所谓的暗渠暗河年久失修,荒废了也有可能。

既然没有了机会,陈潇也就只有在其他地方打主意,再说郭平只是让自己寻找机会而没有强求做出什么接应,想必他已有一定计划。

一路上躲躲闪闪,很快就来到东门附近,只见东门处士卒往来非常频繁,陈潇甚至能够听到城外的杀戮,不一会竟然看到一队精锐士卒拥护一个人登上了城墙。

“这就是董士选。”陈潇隐隐意动,他进城已有一段时间,自然认识,程鹏飞在扬州和山东军打了不少交代,自然也听说他的面貌:“若是能够刺杀董士选,那么建康还不是板上之肉。”

然而董士选身边簇拥数百亲兵,而且周围还有骑兵不停巡查,陈潇两人看了半天,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丝疏忽,看来董大将军非常爱惜自己的性命,南下以来,元军将领的伤亡也实在太多了一些,董士选自然多了几分谨慎。

“你小子,别瞎想了,就算把城内两百名兄弟搭上也没有机会。”程鹏飞知道陈潇打的是什么主意,摇了摇头道:“别想了,咱们还是到处转转,看有没有什么机遇。”

陈潇压低声音道:“也不会,若有床弩,还是有机会,可是床弩目标也太大了,况且不好操作,算了,还是打其他主意吧。”

两人苦笑,城外的战争打得热烈,自己却在城内无所事事,说上来倒有几分窝囊,要早知道如此,自己还不如留在城外跟大军一起厮杀,也比混入城内无所事事要强很多,两人一直晃悠到傍晚,途中差点被元军发现,要知道这些蒙古汉军大部分都是鄂州的降军,对守城熟稔,哪里会给陈潇和程鹏飞两人轻易找到缺点,两人只好闷闷不乐回去。

陈潇还是回到赵府,他的身份还是赵家的内院管家,满以为众人都已睡觉,没想到赵普等了他老半天,看到赵普已一心一意被自己拖下水,心中有些惭愧。

“延熹门的情况怎样?”赵普心急问道,早日攻下建康,他的少一份危险,他可没忘记刘家是怎样顷刻之间覆灭,他赵家可是大族,赵府上下数百人,不是说可以放弃就可以放弃,建康是他赵家的根基,不像刘家只有两父子,两人吃饱肚子不饿。

陈潇摇了摇头,道:“延熹门附近地形不好,在加上城内外老百姓太多了,不便于大军行动,恐怕还需要另找机会,赵老所说的水道,恐怕是常年不修已难觅踪影。”

“强攻建康,不知你们有多大的机会?”赵普听到延熹门没有用不禁有点失落,当初他们赵家发家之前,还是通过延熹门走商队,避免城门的将士勒索和征税,不过想来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自己也是小时候秘密走过一次而已,如今堵塞或改道也是正常。

看着赵普盯着自己,脸上露出一种渴望的眼神,陈潇又有几分过意不去,他把赵家拖进了战争的马车,赵普应该是想早日把马车停下来。

陈潇沉吟了片刻,他还真没有办法确定,虽然程鹏飞说得信誓旦旦,但今日所见蒙古汉军的城防还算谨慎,再说两军兵力相差无几,蒙古汉军又有常州吕文焕的援兵,能保持围城日后再作打算已是他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

至于什么时候攻下建康,陈潇斟酌了言语,道:“在下也不敢确定,恐怕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待得时局有变。”

“那什么时候时局有变?”赵普脸色变得有些不自然,由于均州军的原因他对宋军产生了一定信心,原以为宋军胆敢在这个时候围城,想必是早已计算好万全的准备,然而此时却得到陈潇模糊的答案。

“临安、常州都在相持,唯有独松关,不仅有张贵张大人亲自指挥,又有我均州军大将陈大举率领万骑相助,更有禁军三万精锐骑兵和牛大人的数万守军。”

“时局有变,肯定是独松关,独松关的张弘范一旦覆灭,张大人肯定会引兵回师临安,伯颜势必不能敌,一定会退兵,伯颜退兵,建康自然就守不住了。”

陈潇说得犹疑,他进城一个月,虽然消息不缺,但缺乏对大局的预估,缺乏对局势走向的看法,赵普当然也看到陈潇的犹疑,沉吟片刻,问道:“若常州的吕文焕回师建康,城外的宋军会不会由此退兵?”

陈潇更是迟疑了,若是吕文焕回师建康,那么城外的宋军就会失去包围建康的可能,但郭大人行军向来稳重,他不会没想到这个可能啊?难道郭大人另有所图不成?想到这里,陈潇低声说道:“城外尚有我均州军万骑,吕文焕的虽有数万蒙古汉军,但野战并不是我军的对手,吕文焕要回师建康,也需要仔细考虑。”

“不过,好教赵老知道,郭大人用兵向来以稳重著称,我相信郭大人既然敢在此时用兵,一定是想到了各方面的情况,我坚信郭大人一定能够攻下建康,甚至有可能迅速攻下建康。”

“老夫相信你。”赵普不由点点头,不过此时赵普也只能相信他了,陈潇却看到他脸色有点不自然,心中颇为忧虑,他不相信赵普真有什么国家大义,唯有为自己的族人着想而已,只不过赵普现在陷得太深,他恐怕想脱身也不容易,唯有孤注一掷罢了,迟疑之间,突然城外响起一声巨响,隐约听到杀戮传来。

赵普大惊,问道:“莫非是宋军开始攻城了?”

陈潇侧耳听了片刻,道:“应该是东门传来的消息,有可能是大军突破了青溪护城河,具体恐怕要明天才知道。”

“东门?”赵普沉默下来,双手不停的敲打桌面,陈潇与他相处已有一段时间,知道他要做出决定,也不敢离去,只是静静的看着赵普,甚至连呼吸也放缓了。

“你知道我赵家在建康矗立百余年,”赵普长叹了一口气,终于开口,缓缓说道:“历经数代家主依然不跨,不是因为我赵家有多大的后台,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陈潇摇了摇头,他只有杀敌之心,对于经商一窍不通,看着赵普说得严肃,拱手作揖道:“小子不知道,还请赵老赐教。”

“唯有一个字,”赵普盯着陈潇,仿佛是做出一个巨大的决定:“稳,赵家行事,唯稳而已,家主每次做出决定,都会选择最稳健的做法。”

“此次,我赵家陷入其中,皆因老夫一时之念,事至如今,老夫也没有什么好埋汰的了,或许正如你所说,老夫身上流的是汉人的血。”

“今日,老夫做一个决定,或许我们赵家的兴亡就在这个决定中,老夫希望你好好利用。”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