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一百二十四章兵临城下(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四章兵临城下(4)(1 / 2)

 追书网冬日的临安虽然显得有几分冷清,但大庆殿南面的房间却烧着热气腾腾的火炉,这里是右丞相陈宜中的地方,此时虽还早,但陈宜中早上上完早朝之后就直接来到这里,约了陆秀夫在等。()(我们的小说手打)

“看来与权这里还是听不错的嘛。”陆秀夫穿着厚厚的棉衣,他一介书生自然怕冷,一大早起床赶到这里,脸色还没有恢复正常:“啊,啊。”

陈宜中无奈的笑了笑,无论什么时候,他的小日子过得都挺不错,他是一个惯于享受之人,这一点给陆秀夫说了很多遍,陈宜中便没有改掉的念头,只是搓了搓手,道:“君实有大才,奈何不肯为朝廷效力?”

陆秀夫笑了笑,冰冷的手几乎放到了火盆之上:“不说这个,我懒散惯了,要赶早朝恐怕不容易,在江陵的时候都是巳时才到衙门,早已习惯了。”

“唉,也不知道你看中了张大人哪一点,当一个幕僚难道比为朝廷效力更加重要吗?”陈宜中无奈说道:“听说朝廷也有意推迟早朝的时间,现在还在讨论当中。”

“与权说的什么话呢?”陆秀夫可不愿意了,认真说道:“如今我还不是一样为你出力,再说张大人也不是一样为朝廷效力?”

“我只是不愿意折腾而已。”

“好吧,好吧,我说不过你,银子都发完了吧?”陈宜中似笑非笑的看着陆秀夫,这件事可是由他一手主办,这些天陈宜中也多听到百姓对于朝廷的善举还是颇为感动,不少人还要求从军立功,报效朝廷。

陆秀夫也是颇为得意的笑了笑,这件事足可以记录史册了,点头道:“都发完了,有三十七元官吏贪婪,都被观察使处理了。”

“莫非都杀了?”陈宜中吓了一跳,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陆秀夫,多年前他和自己一样,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当初自己在贾似道身边混日子,而陆秀夫也在李庭芝身边当幕僚,想不到数年不见,陆秀夫变得果敢了很多。

“嗯,”陆秀夫还是淡淡说道:“乱世用重典,官吏的贪婪只有用杀才能阻挡了,若不及时清理,元军真是兵临城下时,恐怕会给咱们添不少麻烦。”

“说得也是,”陈宜中仿佛看到陆秀夫身上沾满了血迹,有点担忧问道:“杀了这么多人,朝廷上的相公会不会说什么?”

“有谢太后的支持,你又是丞相,若有反对之辈,直接逐出朝堂,让他们上战场。”也不知道陆秀夫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陈宜中尴尬笑了笑,他是右丞相没错,可是他这个丞相也不能掌握大权,还是有不少人非要跟他作对,见陆秀夫说得轻松,只好点头道:“君实说得对,如今是要清理一下的时候了,不过观察使行事还是要谨慎才行。”

“听说常州又俘虏了一员大将,叫什么火麻也赤,不会是又准备在南门砍头吧?”陈宜中担忧问道:“上次的意见虽说压了下去,可是朝廷的诸位大人,这次定然会群起反对?”

陆秀夫笑了笑,道:“这次不砍头。”

陈宜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只要不砍头就还有希望,没想到陆秀夫却接着说道:“听陈汝龙这小子说,这次准备吊死。”

“啊”陈宜中吓了一跳,“呃”的一声差点吐了,陆秀夫劝说道:“这俘虏不是没有上告朝廷吗?所以说火麻也赤根本就不是朝廷的俘虏,百姓之间有些仇恨,不小心杀死了人,所谓法不责众,就算是朝廷也没有办法追究。”

“再说陈汝龙也准备好了,只要火麻也赤断气,马上就上书朝廷,这活人总有死亡的时候,杀一个元军副将,也算是大功一场,朝廷还需要给他们奖励呢?”

陈宜中默然,陆秀夫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事只要放在民间去办,却是轮不到朝廷指手画脚,多年前朝廷就有规定,杀一个蒙古人可以奖励三两银子,朝廷上的相公也没有办法指责。

“得益于大户的捐赠,”陈宜中有点无奈说道:“如今临安财物不缺,又给百姓发了银子,君实还有什么要做的吗?”

陆秀夫沉吟片刻,问道:“粮食可准备充分?加派观察使,凡有借机囤积粮食的粮商,一律抓起来,其他东西也一样。”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练军,只要元军一天没有兵临城下,大军训练一日不可停止,如今朝廷欠缺的是大将。”

“若是李庭芝李大人和张世杰张将军还在临安,这事就好多了。”陈宜中感慨说道,李庭芝成名甚早,张世杰名声也大,最近三年更是战功赫赫,仅次于张贵而已。

“听说有人说起老夫来了?”门外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老夫可不就过来向丞相讨口饭吃,只是不知道丞相要不要我这个老头。”

李庭芝经历扬州生死,早已把事情看得通透,性子也变得开朗很多,所谓老小孩、老小孩,人年纪越大,脾气就越是小孩。

“想不到我张某人也得丞相大人惦挂,实在是荣幸之极。”另一个响亮的声音说道:“看来张某人赶回临安,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估计这个饭碗也算是保住了。”

陈宜中连忙迎接出来,却是李庭芝、张世杰、孙虎臣、汪立信和御前禁军统领、驸马陈彦,朝廷能战之忠臣,几乎都已集中在这里。

陈宜中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五人会结伴而来,就如他只想要一个馅饼,但突然间天上给他掉下了五个馅饼,指着李庭芝等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我等都是秘密进入临安,”李庭芝缓缓说道:“准备给元军来一个惊讶,所以就连丞相也没有通知,还请多原谅。”

陈宜中哪里会责怪,他向来不知兵事,有他们数人在,临安至少有几分保证,众人免不了聊了一会闲话。

“李大人,”丞相陈宜中虽归为丞相,但李庭芝征战多年,早已建立起一世的威名,陈宜中是朝廷的新贵,对李庭芝表示了足够的尊重,拱手道:“大人在淮南和元军多交手,如今元军已突破常州南下,即日可到达临安,不知道大人有什么办法?”

战事非陈宜中所长,要不是老娘和两个儿子都被扣在皇宫,说不定早已拍拍屁股走人了,如今硬着头皮留下来,心中忐忑不安,幸好先是来了一个陆秀夫,然后又给他丢下了四个馅饼,巨大的馅饼。

“扬州之事已不足惧咦。”待得扬州安排妥帖,李庭芝才秘密南下,早一步到达了临安,毕竟朝廷之事他终究是放心不下来,如今两淮地区无碍,他自然着急南下。

“并不是所有元军都已突破常州,”陆秀夫争辩说道:“只是伯颜率领骑兵南下,在平江又与文丞相打了一仗。”

“如今南下之兵不足七万,若是前往皋亭山接应阿里海牙水师还好,若是直接围攻临安,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陈宜中不知兵,勉强说道:“蒙古骑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若是直奔临安,恐怕会引起城内将士和百姓动乱,如今留在临安之兵也是多未见战火,四处拼凑而来,恐怕、恐怕……”

“城内将士和百姓士气高扬,临安有护城河,又有坚固的城池,临安城内的勤王之兵虽来自各地,但半年的集训也没有白费,常州还不一样是各地的新兵,所以若不是城内有元军的内应,凭借元军的骑兵,是怎样也攻不下临安。”

“就算是前往皋亭山接应水师,想攻下临安也非容易之事,再者独松关的战役将会在这段时间结束,张大人也会率领均州军前来支援,届时说不定就连伯颜也逃不了。”张世杰大声说道,他与孙虎臣返回京城稳定军心,想不到李庭芝也打了同一个主意,如此一来,临安多了张世杰、李庭芝等四人,军队的控制力自然要强好几倍。

“张大人有信心打败张弘范十万大军?”汪立信和李庭芝一起返回临安,发现兵部尚书的位置早已给范裕占了,他自己倒也没有心急,跟在李庭芝身边充当一个幕僚。

“确实来说,已经不足十万。”孙虎臣穴话道:“张弘范死伤已接近三万,如今独松关元军不过只有七万而已,张大人率领骑兵四万,早已布置好陷阱,只等张弘范进去就可以收网了。”

孙虎臣经过张贵的一段时间*教,倒也长了不少本领,他跟张世杰回临安,也可以给朝廷增添几分助力。

陈宜中也不好多问,独松关张贵的态度,他总算是安定了几分,觉得自己活下去的可能性又大了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