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一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38)(1 / 2)

 深夜,风不大,但寒意很大,就连往日叫得欢的虫豸,仿佛也被这寒意冷得不敢出身,但月色很清凉,天上的月光如纱布一般铺展在地上,却给夜色增添了几分神秘。()

阿术的双眼如猫眼睛一般闪闪发光,若是胆子小一点的人,定会被他那双碧色的眼珠吓坏,他是正儿八经的蒙古兀良合部人,祖父速不台、父亲兀良合台都是一代名臣宿将,他阿术家族在整个大元朝都是赫赫有名的武将世家。

阿术自然也不甘落后,自小征战,更重要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若不是襄樊之战的失利,阿术恐怕早已高升丞相了,然而他不幸的是大元朝出了一个伯颜。

伯颜和阿术不一样,阿术擅长于攻城略池,擅长局部的战役,他往往能够从最细小的疏忽中抓住机遇;但是伯颜却看得比阿术要远很多,而且深谋远虑,擅长布局,并非阿术可以相比。

正如伯颜可以分兵张弘范攻打独松关,分兵吕师夔攻打荆湖,还有定计阿里海牙沿海南下攻打临安,这更是阿术从来也没想到,所以阿术虽然战功显赫,但对伯颜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南征北战,伯颜已完全成长为大元朝可以倚重的大帅。

出师未捷,右丞相阿塔海,还有三员万户大将葬身,要是自己,大汗虽然会念在自己一份苦劳而留给自己一条残命,但恐怕一早就被撤灰溜溜回到草原,这辈子恐怕再也不复启用。

但大汗对伯颜的信任却没动摇分毫,甚至还授予他临阵便宜行动的处置权,阿术对伯颜也是越发尊重起来,幸好伯颜也不是不能容人之人,自己因建康之事连累被留在建康,原以为还会错过这次建功立业的时机,想不到还不到半个月,伯颜就借机让自己南下。

想来那个刘芳也实在是气人,自己和董士选已把建康城内搜遍,甚至挖地三尺搞得民愤激扬,却连刘芳的影子也没有找到,仅是半天的时间,然而这半天时间里却失去了刘芳的踪影,他知道汉人家中多有地道通往城外,想必这刘家也是一样。

好吧,刘芳的影子找不到就算了,但军中的后勤供应却是一定要有,于是找到建康城内最大的赵家,却言没有准备,怕误了朝廷大事不敢答应下来。

要是以前,哪里容许他赵家推搪,说不定就拉出去砍了再说,然而如今大军南下,大事未定,倒不好惹得民怒,于是好三劝说,再赋予厚厚的条件,董士选这个二愣子看得眼睛都直了,赵普老狐狸才答应想一下办法,至于事成还是不成,却没有一个定论。

至于城内其他商家,无一不是说实力不够,能力不足,有失大人所望,唯恐误了大事。

董士选愤愤不平,但阿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如今两淮已重新落入宋军手中,南下大军仅有建康及附近的地方落脚,百姓逃避兵灾,逃的早已逃远了,剩下来的也是没有什么油水好抢的了,还不如借助他们这些商家的力量,反正这银子原本就是他们宋人,到时候拿回来就不就成了吗?

没有得到赵普的肯定,董士选没有办法,如今他虎落平阳,原本以为跟从伯颜南下立功建业已是铁板钉钉的事了,然而半路却出了这档事情,自己身为建康城的将领,和阿术一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叶子·悠~悠)

至于对均州军张贵的狠,他早已不是半年前的愣小子,如今他算是看清楚了形式,张贵已经不是自己这个层次可以杀得掉的了,除非张贵真是不长眼睛撞到自己枪口之上,心思只好转到建功立业之上,向着恢复董家的荣耀上来,山东一地哪里能够容得下他的野心,这广阔无垠的南方,却是他董士选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然而均州军一个爆炸,却剥夺了他的野心,于是下令挖地三尺,建康城内的民愤,倒是有一半是由于他造成,然而刘芳和他的儿子失踪了,赵家的大小管家和丫鬟仆人虽然抓了不少,只是约莫记起那天有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混进刘家,然后刘芳就让他们各自逃难。

“均州军,一定是均州军。”阿术最终也是没有办法,被均州军救走的人,恐怕连追踪的影子都没有了,再说人都死了,既然知道了凶手和均州军有关,再追查一两个小兵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有在战场上见真章了。

不过阿塔海等人的死,倒是和正阳董文炳的死一样告诉阿术,均州军通晓刺杀之术,随后沙全被袭击,帖木儿不花重伤,忽刺出战场被杀,伯颜不由下令凡千户以上的将领都不能领军冲锋,但蒙古将领向来凶狠,死亡虽然让人畏惧,但还不至于让他们失去斗志,还不至于让他们失去勇气,伯颜又不能下令禁止,只好睁一只眼紧闭一只眼睛。

就如阿术,往日擅长的铁枪已换成了弯刀,这种武器近战更加趁手,在夜里杀敌的时候更加利索,他已经在黑夜中埋伏了将近半个时辰,然而他却没有丝毫的疲倦,他的眼睛冒出一种叫做兴奋的光芒。

骑兵下马,对于阿术来说也是一种冒险,让擅长马战的骑兵变成步兵,为了隐蔽行动,阿术从傍晚开始率领他们走了整整两个时辰,并且派出骑兵猎杀一路所见的宋军斥候,阿术相信即使再厉害的宋军也不会发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过来偷袭。

虞桥宋军的情况,阿术通过逃亡的那些将领和小兵已经了解一部分,而且又派出斥候仔细侦察了数次,对于宋军的准备也是心里有数。

按照阿术的看法,宋军布置在虞桥的士兵已不足万人,最多也只有九千余人,而且夜里需要轮班,能够驻守在前线的宋兵应该不会超过五千人,又需要布置在至少三个方向,也就是说一个方向的宋军最多不超过三千人,运气好的话可能只有一半。

五万精锐的蒙古骑兵,阿术一口气动用了三万人,这可是大军调动,这也是他们走了将近两个时辰的原因,如今每个方向的宋军阵前都有一个万户,阿术相信再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他现在要等的就是火砲的上场,阿术擅长使用骑兵,但并不代表他不屑于使用火砲这些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襄樊时由穆斯林工匠制造的那尊威力巨大的火砲他还记忆犹深,于是要了三尊威力巨大的火砲,打定主意迅速攻破一个方向,然后打乱宋军的布置,也可以让自己少几分伤亡。

虞桥的防线虽然远远比不上吕城,但是依靠青龙冈和黄龙冈,宋军居高临下倒有几分守城的样子,幸好的是虞桥并不是宋军的重要据点,无论是战壕还是塔楼,都比不上吕城的坚固,要不然阿术还真要好好计谋。

如今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阿术只想速战速决,由于阿里海牙的奇兵,形势突然对朝廷又好转起来,纵使吕师夔还没有什么好消息,纵使张弘范还是被堵在独松关,但阿里海牙的出现,让伯颜又重新看到了速战速决的希望。

阿里海牙的水师,打败宋军江师之后,驱兵南下可以直达临安,如此一来伯颜大军可以抛弃辘重和粮草,迅速南下接应阿里海牙,然后借助阿里海牙二十万水师及携带的武备,迅速围攻临安,就算是临安城防坚固,但临安附近呢?临安附近大小城镇,对于习惯就食于敌的元军来会所就是最好的物质供应。

这虽然非常冒险,但只要有接应,有阿里海牙的水师,元军就多一条退路,实在不行大不了从海里撤退,但是宋廷就不一样了,宋廷向来怕死,若是兵临城下,宋军是否还有决一死战的勇气呢?

于是,常州虽然还很重要,至少他可以堵住没有骑兵那样机动性的蒙古汉军、元军的辘重和粮草,但元军已经不至于一定要硬攻常州了。

伯颜让阿术率领五万大军攻打虞桥,阿术就知道伯颜已经下了决定,迅速南下就算是冒险也是值得,再说大元朝这些年来不断壮大,哪一次不是冒险所得?

所以阿术打算一战决胜负,他有这个信心,有这个勇气,阿术虽然老了,但勇气还在,大元朝虽然已经有些臃肿,精锐可能比不上立国之初,但勇气还在。

“大人,儿郎们都准备好了。”刘克仁压低声音说道,他是刘整的孙子,刘整有三个儿子,无奈一个儿子死得早,两个儿子是脓包,这刘克仁却是有勇有谋,刘整归顺后与阿术共事数年,临死前恳求阿术照顾他这个孙子。

阿术也算是看着刘克仁长大,算是把他当作子侄看待,也颇为喜欢他有勇有谋,如今已经提拔为身边亲兵队长,率领千人精锐,听到刘克仁的话,阿术点了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此战一定要速战速决,不能让宋军有反应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