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八十八章 短兵相接(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短兵相接(8)(1 / 2)

 第八十八章短兵相接(8)

英雄榜引起的轰动不仅如此,在来自均州商家的带领下,临安城内一些有良心的商家联合起来,给这些英雄的家人送衣物,送粮食,送家具,凡是能够想到的都送过来,看到很多房子破烂的的家属,还出钱出力修葺房子。()

大宋经商的文人学士不多,但喜欢跟风充文雅的却不少,在有心人的鼓动之下,临安城内把救助英雄家属的事当做一件文雅之事,毕竟事情贴上英雄两个字,意思就变了味道。

如此一来,临安引起了更大的轰动,一些聪明的商家甚至花钱请这些家人,到他们店里说一下这些英雄小时候的故事,想不到还真吸引了不少人。

凡是上英雄榜的人,他们的家都得到了极大的照顾,等这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回到家,竟然找不到以前任何一点痕迹,彷如有钱的富贵大家一般。

当他们返回战场,把这个消息传开,陈孚无意中制造出来的英雄榜,竟然成了将士浴血奋战的目标。

买报纸的壮汉,跌跌撞撞的跑回破旧的城南,来到一户家徒四壁的人家,一个老妇人弯着腰在洗衣服,她瘦小的身体像极了一把弯曲的弓箭。

壮汉高声叫喊:“大婶子、大婶子,你家罗布头没死,还上了英雄榜,成了大宋的英雄。”

老妇人一愣,但很快又平静下来,她听得出是邻居虎子,罗布头被bī参军离家之后,虎子对她照顾不少,有时候也给她开一些善意的玩笑安慰自己。她想直起腰,但由于长时间弯腰,身子却是怎么也直不起来,老妇人艰难笑了笑,道:“虎子小哥,你又开玩笑了,罗布头他大半年也没有消息,恐怕、恐怕……”

恐怕怎样?却是怎么也说不出来,前段时间说禁军大败,死伤无数,就算没死的也降了鞑子,他虽然憎恨胆小怕事的投降的宋军,却是一直期待自家的罗布头也跟着降了宋军,怎么说也还能留下一条xìng命,留下xìng命就有希望,难道不是吗?

“真的,大婶子。”虎子有力的双手把老妇人扶到一旁的破烂的凳子,打开报纸指着罗布头三个字,一字一顿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罗布头兄弟的名字。”

“真、真的吗?”老妇人从小丧夫,他们夫家嫌弃她克死丈夫,和她断绝了关系,娘家更不用说,嫁出去的人如泼出去的水,却也是不管。

老妇人与罗布头相依为命,平素靠替街坊邻居洗洗缝缝为生,勉强把罗布头拉扯大了,却被从了军,她是一个坚强的人,心中为罗布头期待,只希望他能够平安回来,如今得知罗布头立了功成了英雄,却是又怀疑虎子在骗她。

“大婶子,罗布头兄弟,如今真是英雄了。”虎子一字一顿说道,仿佛要把每一个字印在老妇人的耳边。

老妇人身体隐隐抖,就算罗布头被强征离家时,她也是默默忍受下来,如今却是忧心忡忡,她宁愿罗布头默默无闻,至少不用冒险去立功。

在她朴素的念头里,英雄都是用命拼出来的,难道不是吗?

官府的动作非常快,还没等老妇人反应过来,街道里响起了阵阵热闹的锣鼓声,一队官吏敲锣打鼓引起了狭窄的街道所有人的注意。~

老妇人有点心慌,虎子也是一声不吭,他们一辈子的穷人和官府打jiao道的机会除了jiao这个税那个税之外,没有其他的jiao集。

如今这连最底层的小吏也不愿意过来的地方,竟然响起了锣鼓,莫非真是自家的罗布头立了功?

老妇人更是仔细想了好几遍,确定自己没有欠官府一分钱,她既然得知罗布头没死,也不管他们立功还是建业,默默的拉了拉洗衣盆,免得挡住了街道的路。

然后弯下腰继续洗衣服,贫困的街坊,他们也没有替换的衣服,今天若是不能晾干,明天就没有衣服换了,所以无论再忙再累,老妇人也会第一时间把衣服洗好,晾干。

这是她做人的原则,也是她能够一直坚持下来的小小的期望吧。

“罗胡氏,罗胡氏。”一个老头跑到跟前,老妇人认得这人是街道的乡老,在街道里颇有威信,于是在围裙上抹了抹手,有点迟疑说道:“老爷子可是有衣服要洗?”

分明知道这是不可能之事,但出于职业的习惯,还是顺口问了一声,因为她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乡老连忙拱手道:“恭喜大婶子,贺喜大婶子,你为朝廷生了一个好儿子啊,如今官府的县令大人过来看你了,你快点、快点准备一下。”

老妇人这才觉得,然来自己的儿子还真是干了一件大事,竟然连官府的县令也来了,她突然慌张起来,她双脚软,双手抖,连呼吸也变得艰难起来。

还没有等老妇人做好准备,一个穿着官服的县官已经来到跟前,也如乡老一样拱手道:“罗胡氏为朝廷生了一个好儿子,请受我莫某人一拜。”

老妇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慌张得快晕倒下去,幸好虎子扶住她,莫清知道百姓不知礼仪,也不责怪,接过随从的盒子,尊重说道:“这是送给罗家的锦旗,还有官府奖奖励的五十两银子和朝廷奖励十两银子,一共是六十两银子。”

“这是官府的命书和朝廷的命书,可以保证没有任何人贪墨罗英雄的奖励,里面还有朝廷的文书,准你家三年不用jiao税,,还请大婶子仔细看一下。”

直到莫清离开,老妇人还没有回过神,只是怀里紧紧抱住那个装着锦旗、文书和六十两银子的盒子。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又或许是不到一刻钟,老妇人把盒子放在身边,然后躬下身,如平常一下把衣服洗好,晾好衣服,抱起盒子回到房间。

不一会儿,房间里传出一阵阵呜咽的哭声。

这一期的《大宋战地报》注定要名留青史,陈汝龙凭借《谁有罪》一遍文章,成为大宋炙手可热的大文豪,《谁有罪》看得人心沸腾,不仅仅触动了大宋百姓的心灵,也激起了民愤,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加入义勇、禁军。~

报纸流出去之后,在大宋境内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更多的勤王之兵从大宋各地涌过来京城,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带着干粮,怀着一颗炙热的心来到进城,他们誓要保家卫国,他们誓要名留青史。

幸好临安一直有所准备,王清惠亲自披甲,代表皇上太皇太后接待这些勤王之兵,然后安置妥当,他们之中很多都是新兵,这没问题,从均州军chou调出来的军事学院的学子,他们都是训练士兵一等一的好手,他们有把握在三个月之内把这些从来没有拿过武器的新兵蛋子变成看到热血就会沸腾的小兵。

更多的粮食从各地运送到京城,秋粮的丰收给大宋增添了几分生气,那些贪官污吏突然也有了几分良心,把收起来的粮食颗粒不少运到京城,但终究有些没有良心之人,他们每个人的枕头边上都有一封署名“正义”的信。

那些在前线的宋兵的家属,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照顾,不仅仅朝廷提高了他们的待遇,很多乡里、商家都出钱出力照顾他们,而由《大宋战地报》带头组织的捐款,竟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百万之多,这笔钱在陈孚的提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所谓的“宋军义款”成为了大宋将士的保障。

临安官府下令调查罗布头从军的原因,果然现临安富豪朱平阳贿赂官府,官府强行抓罗布头冒名顶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