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十六章步步为营(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步步为营(6)(1 / 2)

 第十六章步步为营()

王磊从噩梦中醒来,他已很长时间没有做过这样的噩梦,梦中的他看到自己分开两半,一半是越长越大的自己,一半却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然后传来了一阵小娃娃的哭声。(.K6Uk.Co

王磊醒来,全身几乎被冷汗浸透了,他的右tuǐ非常痛,他的脚表面上看起来虽没什么大碍,但毕竟是受过伤,一旦用力过度或劳累过度,还是会痛。但王磊已经习惯,若是没有这个痛疼,他反而不能安然入睡呢?

疼痛的脚,反而给了他无上的信心,他知道他一定能行,他相信自己,就如张贵曾经对高句说过,手没有了,只要心还在,弓箭就会再次射出去。

自己比高句的条件更好,难道自己就不能跑得更快吗?自己一定要说:tuǐ虽然瘸了,但只要心还在,一定会跑得更快。

王磊,成了拼命三郎,他在江陵时就已开始拼命训练,后来更是主动要求来到这个离汉阳最近的小城:平湖镇。

平湖镇原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然而当汉阳落入鞑子之手时,平湖镇就成了江陵与鞑子接触的前沿阵线,幸好鞑子大部队并没有打算从汉阳南下的意思,但纵使如此,也让平湖镇成了江陵的风头。

王磊之所以能够调派到平湖镇,是因为他在马术、箭术和刀法三样考核之中,获得了马术、箭术第一,刀法第三。

他的右脚虽然残废了,但是他还拥有一双完整无缺的双手,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心还在,这是永不放弃的意志,这是力争第一的勇气。

平湖镇只有矮小破烂的城墙,再加上四周宽阔的平地,对鞑子来说就简直就是一个不设防的城池。平湖镇约莫有三万人,但部分分散在各地,而居住在镇上的人不会超过一万人,平湖镇土地肥沃,粮食丰收,民风淳朴,也不是豪勇之人,以平湖镇之兵,难道可以抵挡住鞑子的豺狼之师吗?

“一百厢兵,四百乡兵。”团练况玉清是一个斯斯文文的家伙,他老爹是平湖镇的乡绅,他能够当上这个团练也是有一半依仗他父亲的威风,当然他自己是读书之人,文人出身,能够当上这个团练也不完全是依仗父亲的威风:“这还是张大人入主江陵后才组建,就连属下也是新任命不久。”

“哦。”王磊想当然认为这是张贵拉拢乡绅的一种手段,不过对于张贵能够提前预知鞑子南下而组建厢军和乡兵,倒有几分佩服。

当一个人被神化之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英明就是未卜先知,高瞻远瞩这样的话会成为他每次出现的修饰语,张贵就是这样。

张贵之所以逐渐厢军和乡兵,一个意思当然是为均州军准备后备军,但另一个意思就是模仿后世逐渐基层的派出所,维护当地的秩序而已。

“平素就是到乡下走走,抓拿一些小húnhún,乡兵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就是平头老百姓,只是农闲之时训练训练。”

“张大人定下的规矩虽然严格,然而江陵这一年来发展也实在太快了,这些乡兵参加训练虽然也能拿一些补贴,然而毕竟比不上地里的收获。”

“因此有一大部分更是不愿意费劲训练,就算是人到了心也不到,心到了力气也不到,都是糊弄过去,糊弄过去。”

况玉清却是不敢糊弄王磊,王磊虽是瘸了tuǐ,然而送他过来平湖镇的人况玉清正好认识:江陵的后军统领高句。

况玉清的老爹是平湖镇的名人,在江陵虽没什么名声,然而鼠有鼠道,他老爹一个大闲人,知道的事情倒也不少,所以得知高句亲自送王磊过来平湖镇时,赶紧吩咐自己的宝贝儿子不要得罪这人。

“听说王大人箭术、马术第一,刀法第三,若不是瘸了tuǐ,估计刀法也是第一了。”老父亲一辈子精灵得很呢。

“听说王大人原来是王氏马车行的掌柜,腰缠万贯,竟然还舍得抛弃这份家业,不简单啊,不简单啊。”

“所以,你小子跟王大人好好hún,说不定还能hún出一个人样,比你老爹还要好。”

况玉清也是佩服得不得了,要知道正常之人想要练好马术也不容易,而更甚的是王磊瘸了tuǐ还能得到第一,这人若不是疯子,就绝对是狂人。

这两种人,无论是哪一种,况玉清都非常喜欢,因为无论是那种人,都是会出人头地。

幸好王磊是一个好说话之人,谁当了几年车夫,脾气再坏也会变成一个好脾气之人:“况大人辛苦了,江陵这一年的发展,大伙也看在眼里,即使条例再严格,也有松懈的时候。”

“法理不外乎人情,况大人倒不必放在心上,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算了。”

王磊这一说,况玉清更加佩服了,若是一般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况玉清反而不会放在心上,然而王磊说话条理清晰,语气缓和,想必亦是文人出身,这就好办了。

“大人不敢,若大人不拘,敢请大人直呼玉清便可。”况玉清礼仪十足:“如今玉清观鞑子虽没有从汉阳南下的意图,然而汉阳却有不少méng古汉军,听说鞑子不给méng古汉军发饷银,若是这些人急坏了,说不定会打平湖镇的主意。”

“确实这样。”王磊过来平湖镇之前,已想得清清楚楚:“平湖镇得天独厚,土地肥沃,特别是张大人到了江陵之后,平湖镇百姓收入颇厚,难免méng古汉军会红了眼。”

“大人高见,却不知大人有何见解。”况玉清尊敬说道:“平湖镇的一切就依靠大人了。”

他们况家就是张贵入主江陵以来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平湖镇的最大地主之一,所以况玉清还真是有心守住平湖镇,守住了平湖镇,也就是守住了他的家业。

听了况玉清的话,王磊心中也有了打算,守城最担心的就是人心不齐,既然况家支持,那事情就好办很多。

“事不宜迟,在城墙还没有修葺好之前,先在城门及破损的城墙放置拒马,还要放上这次带过来的土罐子。”

“我看了平湖镇周围皆是肥沃的水田,如今虽还不是农时,但亦可发动百姓,犁松田地,放水浸泡,这样一来既可以阻碍méng古汉军骑兵的骑兵进攻,亦可让百姓潜意识中有归属感。”

况玉清眼前一亮,最重要的就是水田的那一招,若是真能实施起来,到时必定会让méng古汉军的骑兵举步艰难,这些百姓潜意识中抵抗了鞑子的进攻,就会对平湖镇产生一种归属感。

“大人奇思妙想,属下实在佩服,只是时日未到,百姓不知是否会配合?”况玉清摇头说道:“百姓愚昧,不知是否会听?”

“这个倒也容易,”王磊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告示:“这是葛老爷子的话,就说这是耕种新方法便可。”

“啊,葛老爷子”况玉清抢过告示,仔细看了一遍,最后看到是葛老爷子的签字和印章,点头道:“大人厉害,若是有了老爷子的告示,那百姓多半会从。”

葛老爷子这两年来,为均州、江陵的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就算是平常老百姓也多听过他的功劳,而且葛老爷子刚好来过平湖镇,还在他况家呆了一段时间,还说平湖镇最适合种植粮食,日后说不定平湖镇就是江陵的示范粮田,把平湖镇的百姓高兴坏了。

“玉清,你明日把大伙召集起来吧。”王磊语气突然严肃了几分:“以前他们怎样,在下一概不究,但是从明日开始,他们就要听在下的话,接受我的训练,若是误了事,老子定然按照均州军军纪严惩。”

王磊说到最后,刚开始表现出来的和谐可亲的形象消失尽怠,突然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军人,只有经过杀戮的人,才会说出这种话。

况玉清不由自主缩了缩头颅,连忙点头:“是,属下马上照办。”

次日,平湖镇的厢军到了八十二人,十八人被罚绕平湖镇跑三圈,乡兵到达人数是三百一十二人,其余八十八人绕平湖镇跑了两圈。

让厢军和乡兵预想不到的是,这个瘸了tuǐ的新来的大人,竟然带着一只曾经受伤而瘸了的tuǐ带他们一起跑,到最后一圈时,瘸了tuǐ的王大人,几乎是拖着一条tuǐ一边爬着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