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四章危在旦夕(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危在旦夕(4)(1 / 2)

 第四章危在旦夕(4)

南宋改淮南西路治庐州,为南宋抗金重镇和输送抗金物资的集散地。()后来抗金变成了抗元,两淮地区和元朝接壤,庐州的重要性就淡了很多,但是依然是两淮最重要的城池之一。

夏贵原是铁定了心是抵抗到底,然而这些天又变得有几分惶惶,黄州城破,王达战死,完成了他和城墙共存亡的承诺,在最后的时刻,他依然有机会逃出黄州,然而他却选择了死亡,幸存下来的探子,说起他们临死前的举动,差点崩溃过去。

还有那些年轻的小教官,也壮烈牺牲,他们没有给均州丢脸,他们没有给大宋丢脸,他们抗击到最后一刻,他们勇敢的赴死。

“他们都是站着死去。”

然而,夏贵却犹疑起来,黄州城破,大元朝的丞相伯颜如天神降临,竟然连素来厉害的均州军也不知道他的踪影,伯颜却率领蒙古骑兵十万,出黄州,蕲州守将管景模降,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派人迎降元军;伯颜率军至江州,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伯颜率军至安庆府,围困安庆,安庆危在旦夕。

“看来安庆也坚守不了多长时间了,实在是太快了,张弘范两个月才攻下黄州,然而伯颜十天不到,取数城,收万兵,并且自己毫无损伤。”夏贵捋了捋花白的胡子以示镇定,这些话他却不愿意说出口,但是却在他心中不断萌芽。

“如今皇上生死未卜,谢太后发懿旨,诏令天下勤王,诸位怎么看?”

洪福是一等一的忠臣,还没等夏贵话说完,“倏”的一声站起来,大声道:“末将认为我淮西大军应在张弘范大军还没完全围困庐州之前突围,挥师南下。”

“如今我淮西尚有数万大军,鞑子张弘范也不过二十万而已,况且在黄州又有损失,若我军拼死突围,张弘范应该拦不住我淮西精锐。”

“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末将甘为前锋,为大帅打开一条南下的道路,挥师临安,誓杀鞑子与临安共存亡。”

夏贵多少也有一丝心动,庐州军备虽然完整,又有大军防守,然而鞑子也不是吃素,特别是伯颜的精锐骑兵,攻下安庆后若是先过来攻打庐州呢?

自己是否能够守得住?虽然庐州经过均州来的那批教官的修葺,但是自己心里毕竟没底,若是庐州失守,到时就算自己能够逃得性命,朝廷也不会放过自己。

但如今打着勤王的名义,有多远逃多远,朝廷也不会治罪,天下勤王,天下的将士就如洪水一般涌入朝廷,到时人多势众,自己一个老头,总轮不到自己出征吧?

见陈大举蠢蠢欲试,基于礼仪,只好问道:“陈指挥,你认为如何?”

陈大举环视了四下,这些都是夏贵的亲信将领,淮西军又是比较独立的军团,自然唯夏贵是从,自己说的又是不同意见,恐怕会引起大伙围攻,暗中咬了咬牙,道:“末将不同意洪将军的计谋。”

“哦?”果然,数道眼光落在他身上,陈大举年纪虽轻,不过张贵等人有意锻炼他,所以他向来独立行事,处事也非常好,和他人结缘,庐州十有**倒和他认识,要不然张贵也不敢派他到庐州。

“不说庐州和长江的距离。”陈大举硬着头皮,提高声音说道:“我淮西军虽然英勇善战,然而毕竟以步兵居多,就算是突围庐州,张弘范甚至鞑子精锐骑兵要想追击简直是易而反掌。”

“没有了城池的依托,我淮西大军也只有任由鞑子蹂躏。”

“就算我军幸运到了阳逻城堡,但是鞑子数千艘战舰已经封锁了长江下游,若是趁我军过江之时袭击我军,那最后能够过江的将士,还有几何?”

“鞑子言二十万精锐骑兵,又有八十万汉军,其实真正能够抽身过江的将士不会很多。”陈大举仔细分析:“扬州的李庭芝,据说已经牵制了鞑子董士选、吕文焕二十万五大军,如今庐州城外的兵力也将达到二十万,再者鞑子的水师,能抽出兵力不过十万而已。”

“就算是张弘范派出一半兵力随同伯颜南下,董士选、吕文焕也能够抽出一部分,但真正过了江,屈指一算,兵力已远远比不上京城及周围厢军的兵力。”

“所以,我淮西担心的并不是皇上的安危,而应该是庐州、是淮西的安危。”

“庐州如今牵制了张弘范二十万大军,就算张弘范有心南下,但也却不敢大规模抽调兵力,如果少于十万,那我淮西就有和他们决一胜负的可能,届时收复淮西再整军南下,张弘范绝对是负不起这个责任。”

“如果张弘范不敢抽调兵力,那么我淮西以数万精兵,牵制鞑子二十万汉军,算到最后还是我军的功劳。”

“末将思疑,扬州的李大人也是如此,如今两淮兵力已远远不足,再做无谓的牺牲,届时不但对朝廷毫无帮助,反而助鞑子一臂之力啊。”

众人纷纷交谈,就连洪福也暗中点头,陈大举分析得非常好,但夏贵还有些顾虑:“如果我淮西没有举兵勤王,届时皇上、皇太后怪罪下来?”

这个问题陈大举倒是不敢轻易应答了,现在自己说得再动听,但毕竟勤王乃关于朝廷安危只大事,万一皇上到时真的怪罪下来,他就是再有能耐,也不能改变皇上的决定。

“阿翁,”一个怯怯的声音突然说道:“我们这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就算是皇上怪罪下来,只要我们问心无愧,瑞儿相信皇上和皇太后也会明白。”

“爹爹战死沙场,我们夏家对朝廷的拳拳之心日月可鉴,只要我们走得正行得正,皇上自然也知道我们夏家的功劳。”

这是夏贵的孙子夏瑞,夏瑞是夏松的小儿子,如今也年满十八岁,夏贵与夏贵、夏松和他几个哥哥不同,他从小不喜欢动刀动枪,但是为人多虑、善于思考,这也是夏贵把他叫过来的原因。

“瑞儿真是这样想的吗?”夏贵苦笑,朝廷哪里才管得你们问心无愧,只要你援军不至,就是你的问题,到时追究下来,就是不听诏令、不听皇命,不顾大局,这可是要杀头。

不过说到他死去的父亲,夏贵毕竟有几分心软,对鞑子又增加了几分仇恨,想起白头人送黑头人,众人又多了几分惆怅。

“阿翁,不若我们稍等几天,如果扬州出兵,咱们就出兵,如果不出兵,就跟陈将军说的一样,咱们淮西想方设法把张弘范留在淮西,这也是咱们的功劳。”

李庭芝在朝廷的威信不低,自己也有几分威望,如果两人都是这样,那敢情朝廷也动不了自己:“不过我们应当上奏皇上,言明此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嘛。”

“到时让皇太后再做决定也未免不可。”

“大帅这是老城之法。”陈大举也满心佩服:“我等同心协力,定要把张弘范留在淮西。”

######

张弘范才叫郁闷,自己想尽了方法,最后连仿造的土罐子也用了不少才攻下黄州,然而伯颜大军到来之后,出黄州,蕲州守将管景模降,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派人迎降,伯颜率军至江州,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安庆虽然还没有投降,张弘范知道这只是时间问题。

你敢说伯颜是瞎猫碰到死老鼠吗?张弘范心中暗下了决定,日后一定要给管景模、吕师夔等人下绊子,谁让他们不降自己而降了丞相,这偌大的功劳又给伯颜分走了一半。

“张将军莫要顾虑,若不是张将军围困他们已久,再加上黄州如此坚城也被将军攻破,其他地方也不会如此容易投降。”伯颜说的是大实话,若不是张弘范早就把这些城池围困起来,再加上黄州破城把他们吓得不轻,他们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扯了大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