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五十五章 扬州慢(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五章 扬州慢(1)(1 / 2)

 第五十五章扬州慢(1)

“一、二、三、四……刚好十个人,哥哥,我们打不打啊?”平小妹兴致勃勃的举着千里眼,高兴说道,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骁勇的鞑子,而是一只只毫无杀伤力的小兔子。()

“这个,等二弟回来再说吧?”大旗知道自己脑子笨,很有自知之明,没有答应,这是他的优点,知道自己笨,就承认。

平小妹撇嘴,不满道:“战场瞬息万变,等二叔过来的话,这些鞑子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再说二叔出去都已经好几天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哥哥,你看一下,他们都没有带东西,显然不是一般普通的鞑子兵,说不定是鞑子的通信兵,咱们若是拦截了鞑子的通信,这就是咱们的一大功劳了?”

“老大,都快闷出鸟来了,再不出手,大伙都憋坏了。”身后的小兵也是蠢蠢欲动,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自己不知道一个“死”字怎么写。

“那好吧。”大旗有几分不乐意,吩咐道:“都给老子听好了,干掉鞑子后马上走人,就算是鞑子身上带有金银珠宝,也不能要。”

“老大,你说什么就什么,只要能够仗打就好了。”身后的小兵迅速上马,精神马上抖擞起来。

战马,在山林中迅速穿梭,南方的山和北方的山不同,山虽不到,但是林中树木茂盛,若不注意看,可不容易发现山林中有人。

“停。”到了半路,走在最前面的大旗突然拉住缰绳,把众人吓了一跳。

“哥哥,又怎么了?再不打,元兵就不见踪影了。”平小妹有点着急,山东路董家军突然南下,仅用了半个月就包围了扬州,把扬州封锁得水泄不通,这当然也有李庭芝早就计划坚守扬州城有关。

大旗不说话,举起千里眼看了好一会儿,皱了皱眉头,道:“这队元兵只是诱惑。”

“哥哥,你怎么知道。”平小妹好奇的看着一脸谨慎的大旗,他们结婚不到半个月,以山东路董家军南下为先锋,大元朝发动了对大宋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战争,从山东路的扬州,中路的鄂州,北路的钓鱼台,战火熊熊燃起,纵使是朝廷早就有所准备,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扬州还好,由于张贵的提醒,扬州早已做好了准备,加固了城墙,战争还没开始,张贵又已派遣精锐潜入扬州各地,比如高邮。

知道董家军南下,大旗就根据张贵先前的指示,炸毁了新修的道路。这些障碍对大军来说当然算不了什么,但是对后军补给还是造成了一定阻碍。

况且除了高邮的大旗外,扬州各地还有更多的精锐在对董家军的后军补给进行骚扰,他们虽然改变不了大局的命运,但是或多或少还是给董家军造成了麻烦。

“大人知道哥哥行动鲁莽,让哥哥每次行动之前都要三思。”大旗不好意思笑了笑,道:“妹子再看一下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行军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慢得仿佛就是在等待别人去攻打他们一般。”

平小妹接过千里眼看了一下,果然如大旗所说,刚才的那顿功夫,这十人竟然走了还不到一百米,若是相信了自己的眼睛,恐怕就中了援兵的埋伏:“真该死,这次若不是哥哥,咱们就中了埋伏。”

“哥哥,那现在怎么办。”

“先回神居山。”大旗笑了笑,道:“鞑子估计被沿路的兄弟袭击怕了,等二哥回来,看有什么话要说。”

董家军的大部队,凭借他们这些人是拿他们毫无办法的,但是对于离队或落后的小卒,这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精锐小队,还是足够的了。

再说他们先前已准备了大量的土罐子,虽然炸毁道路时已用了一些,但是剩下的土罐子,也足够让他们吃一壶。

特别是对董家军的后勤辘重,更是让他们闻风丧胆,往往看起来毫无破坏的道路,突然间就“嘭”的一声,把辘重炸得破碎。

神居山,位于高邮天山乡,据司马迁曰:“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魏帝尧出生在“三阿之南”,所谓“三阿”说的就是扬州高邮西北,“高邮有北阿镇,离城九十里,即晋时三阿”。

世人慕其名,所以称之为神居山。

神居山不高,但是森林茂密,林中道路曲折,若是没有人带路,很容易迷路。

在神居山山涧的一处峡谷中,大旗等人足足走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回到这处峡谷之中。高邮大部分百姓都迁移到了扬州城内,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离开高邮,就躲到了这处山谷之中。

山谷颇为开阔,在大树底下,百姓用茅草和树枝搭建了简单的房子,幸好现在冬季,虽有些冷,但只要不下雨,还是可以熬过去。

最困难的就是不能生火,后来大旗在山谷的一边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山洞,部分人搬进了山洞,再说在山东烧柴煮饭,也勉强能过得去。

“大哥,你回来了。”林兴一脸兴奋迎了出来,拉住大旗的战马,有点羡慕道:“大哥今天可遇到了鞑子?”

“小鬼。”大旗摇了摇头,道:“鞑子狡猾得很呢?要你二哥才能对付,对了,你二哥回来了没有?”

“还没有呢?爹爹可担心了,大哥快点去看一下爹爹呢?”

大旗点了点头,把战马交给林兴,又吩咐这些精力过剩的小兵先去休息,自己带了平小妹来到山洞,一路上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纷纷和大旗打招呼,若不是大旗迁移得及时,百姓可就遭了难,更为重要的是,大旗还从扬州运来了大量的粮食,让自己可以熬过寒冬。

“多收集点耨草。”大旗脸带笑意:“眼看天就冷了,睡觉的时候铺上耨草既舒服又可以保暖,这可是张大人当初想出来的法子。”

“大人要小心。”一些乡亲也是连带笑意跟大旗打招呼,林家三兄弟,大旗领军作战,二弟打探消息,带领乡兵组织民众,三弟也能帮上忙。

还有就是他家的亲家平家,也为百姓出了不少力,平日让大伙害怕的平小妹,突然也变得亲切起来。

“大儿,你终于回来了。”老林好几天都不安宁,见到大旗总算是放下了一半心,可是林云还没有回来,另一半心还挂得高高,林夫人也拉着平小妹问长问短,搞得旁边的平小伙有点郁闷,平小妹好像还是他妹子呢?

等两人坐下来,大旗变戏法般从皮囊里掏出一只野兔,笑道:“娘亲,这兔子拿去炖了,好给大伙补一补。”

“那可不行。”林夫人笑了笑,道:“这兔子咱们林家不能吃,奴家看到百姓好多天都没吃肉了,我们林家不时还能吃一些双黄蛋呢?”

“就是,可惜啊,可惜啊,这两百文一个的双黄蛋,就这样给我们吃了。”

“哥,你们这些天可遇到了鞑子吗?”林兴已伺候好战马,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着急问道,战争对他的吸引力比什么都要大,若不是林家三兄弟已有两人从军,他说什么也不会留在家里伺候两位老人。

“怎么啦?又想出去?”大旗板起脸,道:“大哥可告诉你,好好在这里陪爹爹和娘亲。”

“嫂子?”林兴叹了一口气,央求道:“嫂子,我就听一下,绝对不去。”

平小妹笑了笑,道:“今天还真碰到了一伙鞑子。”

“接下来呢?”林兴猴急问道。

平小妹把经过说了一遍,道:“鞑子现在是原来越狡猾了,三叔你要跟乡亲们好好说一下,让他们一定不能放松警惕。”

“还有,我们回来时,发现放哨的探子太大意了,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打醒精神,鞑子都凶险得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三叔也看到了屏南乡,那里的乡亲就以为鞑子跟宋军一样,莫非是多收一点田租而已,然而结果你们都看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