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四十六章 淮左名都(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章 淮左名都(12)(1 / 2)

 第四十六章淮左名都(12)

“大人,”张贵尊敬的给正座上的李庭芝磕了三个响头,大声道:“大人令下,矮张就算是赴汤蹈火爬也爬过去也要去见大人,大人何苦长途跋涉,扬州还需大人镇守呢?”

“快起来吧。()”李庭芝也有几分感动,当初自己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张贵,想不到张贵不但没有推搪,反而尽心尽力,毁家纾难,不但保住了襄樊,还弄出了这么大的成就。时至今日功成名就,依然对自己保持了足够的敬意:“你现在也是一方大员跟老夫平起平坐了,老夫哪里还敢受你如此大礼。”

“矮张虽然不说,可是早已把李大人当成自己的父辈。”张贵呜咽说道:“若不是李大人提拔,张贵今日还混迹江湖,过着混沌的日子,岂敢念保家卫国之责。”

张贵这话说得倒不错,宋朝将近三百年,朝中实力错综复杂,地方上论资排辈,军阀当家,若不是李庭芝与贾似道一力支持,张贵能这么快就当上了一方大员?掌管一方生死大权?

听到张贵的话,李庭芝有几分安慰,心中一暖,扶起张贵,脱口道:“你我也算有缘,若矮张你不介意,老夫就认你义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嗡”的一声,张贵幸福得差点晕倒过去,李庭芝是贾似道的亲信,贾似道是朝廷的老大,就算是抛开这层关系,李庭芝可是名留青史的忠烈之士,自己有这样一个老爹,那日后不就可以随便在历史上挂上一个大名。

张贵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全部都是想到好处。不过马上想到一件事,自己也算是间接跟贾似道这个老贼连在一起了,以后说不定遗臭万年了。

不过好像自己现在就拍得贾似道老头马屁当当响了,只要有足够的好处,也不差这一次,最多日后再跟他老人家算总账。

想到这里,张贵“噗通”一声跪了下去,狠狠的给李庭芝磕了几个响头,说实在话李庭芝对自己真不错,自己也算半个闯祸精,有这样的老爹照顾,日后自己也算是政治廉明走上正轨,给自己洗白白了:“父亲大人在上,请受张贵一拜。”

“好,好,好,你倒有心了。”李庭芝对这个儿子也是满意,毕竟看着他成名,又多得他照顾才保住襄樊,平时建功立业,总要拖上自己,给自己脸色贴金,自己到了扬州后,张贵又拼命往扬州运粮,使得自己无后顾之忧。

众人纷纷庆祝,在宋代,一旦两人结为义亲,就是生死与共,就是坐在同一条船上,两人若不是知根知底,根本不会结为义亲,结为义亲之后,就等于把自己的性命交到另一方手中了。

“矮张,若不是君实来信,老夫还不知道象山大学已经建好了。”李庭芝轻轻捋了捋胡子,像足了父亲对儿子说话:“象山大学的重修,乃是大宋文坛十年以来的一件大喜事啊。”

“不过听君实说,你好像不是很在乎?也没通知各地大儒,也不向朝廷上旨。”

张贵苦笑,怎么每一个人都劝自己搞形式?难道修建一座学府,是很重要的事?不过好像还真是一件很很重要的事,毕竟现在象山大学有吴澄、谢枋得等人,也算是名气在外了。

“父亲大人,张贵重视、重视得很,若不然也不会辛苦把吴澄等人找来。”张贵严肃说道:“只是张贵认为时机还没到,还没到而已。”

张贵这次可不敢说什么淡然处之了,毕竟眼前之人可是自己的老父亲了,自己说得难听,就要挨棍子了,连忙转口说时机还没到。

“哦?那你打算什么时候举行典礼?”李庭芝疑惑问道:“建好之日,**礼之时,恐怕不是很好吧。”

“象山大学开学是九月份,不如等学子到了,再一起庆祝,可好?”见李庭芝有些疑惑,连忙道:“到时人多了,也热闹一些。”

李庭芝也不好做主,只好让张贵折腾,到了晚上,自然又免不了一场庆祝。陆秀夫等人纷纷祝贺张贵找到了一个好父亲,谢枋得等人也祝贺李庭芝找了一个好儿子,反正就是宾主皆高兴,一家便宜两家着。

等众人散去,李庭芝心中有事,竟然还没有喝醉,拉住已有几分酒意的张贵,问道:“贵儿,你如此大方往扬州送粮食,是不是得到什么情报?”

张贵喝了不少酒,反应有几分迟钝,不假思索说道:“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扬州会是鞑子南下的主攻方向。”

“扬州四周地势平坦,一旦鞑子围城,想突围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大宋士卒与步卒为主,在这样的地势上突围,那岂不是告诉蒙古骑兵,老子出来给你们杀?就算是能够突围,鞑子骑兵跟在后面,能跑多远?”

“所以,坚守扬州城,反而是最好的选择,扬州不缺水,不缺人,唯缺少粮食而已。若粮食能够跟上,就算是鞑子围城,也不足畏惧。”

“况且,坚守扬州,还可以牵制鞑子部分兵力不得南下,只要扬州一日不破,鞑子一日就不敢放手南下,扬州之重,甚于京城啊。”

“如今襄樊防御体系已经成型,又有高达老将军坐镇,孩儿在江陵支持,襄樊反而无忧。”

李庭芝更是佩服,想不到张贵年纪小小,竟然能够看得这么透,连忙问道:“贵儿,你认为坚守扬州,除了粮食之外,还要注意什么?”

“坚守扬州,”张贵酒劲上来,胡言乱语说道:“全城皆兵,即可防备鞑子细作,又可人尽其用,取其精壮运送军备、粮食及抢救伤者,取其妇孺准备食物、浆洗衣物、缝补盔甲,用其孤老打磨兵器,制作箭羽。”

“各司其职、分工明确,鞑子又不善于攻城,只要扬州的粮食准备充分,鞑子想攻下扬州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不过,一定要防备朱焕,爹爹不用问为什么。”张贵虽然有几分醉意,可一直穴在他心中的那根刺,让张贵潜意识中说了出来:“爹爹只要坚守扬州,不必理会朝廷的局势再糜烂、京城再危险,爹爹也不能突围。”

“不是孩儿自夸,能救朝廷的人,最后恐怕就只有我等几个人了。孩儿已准备了大批的土罐子,届时随同爹爹一起运回扬州,以备不时只需。”

李庭芝早已经知道土罐子的威力,不过还是好奇问道:“你何来这么多火药?要是都给了老夫,你怎么办。”

“爹爹不用担心,”张贵笑了笑,道:“江陵不是鞑子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江陵虽不是固若金汤,谅他们也不敢到老子的江陵捣乱。”

“至于火药,均州商队一直在各地收购硫磺和硝石,还可以用一段时间,只可惜朝廷这么多火药,都白白浪费了。”

“贵儿莫要着急,”李庭芝自告奋勇,道:“老夫马上给丞相去信,看朝廷能否给江陵送一批火药过来。”

“那就劳烦爹爹了,爹爹可以跟丞相说明白,江陵愿意多向朝廷交纳部分收税。爹爹难得来一趟江陵,不若让孩儿明天陪你好好走一下。”

“嗯。”李庭芝想起范友信说的话,竟然难得同意,要知道李庭芝当初就是在江陵跟贾似道出道,现在还真想好好看一下张贵把江陵折腾什么样子了。

养马岛,风吹草低见牛羊。

岛上原来的茅屋附近,热火朝天的修建起一排排房屋,烧砖的烧砖,伐木的伐木,有三百个人强马壮的汉子,就算是把养马岛挖空了也不是什么难题。

芝罘古巷现在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家充数,以掩盖青壮的去向,这一百多青壮,都被组织起来,分开批次来到养马岛,他们都是一群没有去路的人,他们都是一批等着饿死的人,既然有人带头,他们怎么也要拼一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