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三十七章 淮左名都(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淮左名都(3)(1 / 2)

 第三十七章淮左名都(3)

济南府。()

董家后院,董士选房间前面的一间偏房。

两个年纪轻轻的丫鬟,不住的打瞌睡,现在是寅时,可是董家大少爷还没有谁,她们是怎么也不敢谁,董家的规矩,在这几个月里变化得很快,主要是董士选变得很快。

“姐姐,姐姐。”年纪较轻的丫鬟,推了推快要睡熟的年纪较大的丫鬟,压低声音道:“少爷好像睡了?”

年纪较大丫鬟,费力睁开眼睛,揉了揉脑门,果然看到董士选的房间已吹灭了灯:“妹妹,少爷既然谁了,留一个人在这里就可以了,妹妹先去谁,待会姐姐再去叫你。”

“不要,姐姐先去睡。”年纪的丫鬟撇了撇嘴:“姐姐刚才都睡着了,万一姐姐留在这里,睡着了怎么办呢?到时少爷找不到人,可是要发脾气的。”

这一年以来,董士选的脾气坏了,人变得完全陌生起来,就算是伺候了董士选很多年的年纪大的丫鬟,也觉得董士选成了陌生人。

“那,那你小心点。”年纪较大的丫鬟轻声道:“少爷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姐姐怕你万一惹少爷生气,到时少爷……。”

“姐姐放心。”年纪较轻的丫鬟毫不在乎说道:“少爷人好,不会为难下人的。”

年纪的丫鬟叫小雅,前不久刚进董府,她从其他年长的丫鬟处听到的是董家少爷的平易近人、董家少爷的体贴下人、董家少爷的文才武略,在她眼里,董家少爷就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她完全没有与狼共舞的感觉。

年长的丫鬟回到偏房休息,寅时的夜,静悄悄。董士选回到董府后,就把房间搬到了后院,这里从前很荒芜,董家满屋子都是冲锋打仗的人,哪里会伺候花草,下人见主人如此,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了董士选般到后院,下人才匆匆修整了一下,修剪了一些早已经长疯了的树木,可是后院依然是很森严。

小雅刚开始时还不觉得怎样,但时间一长,人就变得疑神疑鬼起来,总觉得花草中有人走动,如此三番四次,小雅越来越害怕,她蹑手蹑脚的走到董士选的房间门前,挨着门前坐下来,才觉得没有那么害怕。

不一会儿,小雅迷迷糊糊的将要睡过去,却听到房间里有声响,仿佛有人在不安的走来走去,又仿佛有人在唉声叹气,不一会儿,房间的灯竟然重新亮了起来,小雅来不及站起来,房门“咯吱”的一声竟然开了。

小雅惊恐的站了起来,慌张说道:“少爷,少爷,奴家不是故意的,奴家不是故意的。”

“起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带有几分命令式的严肃:“进来。”

小雅从来没听到董士选这样说话,不知所措,觉得腿在发软,心中莫名其妙的涌上一阵害怕:“少,少爷。”

“进去。”董士选有点生气,拉了一下小雅,小雅没有防备,差点摔倒在地上。

“咯吱”的一声,房门重新关上,小雅偷偷的看了一眼董士选,愕然发现他双眼充满了红丝,头发凌乱,脸色苍白,小雅不由往床边退了几步。

“上床,给老子脱衣服。”董士选面无表情,脸色有种说不出的苍白。

夜,很静。

后院的偏房,仿佛霜凝一般。

经过一番折腾的董士选,无奈的看着这个缩在床角边上的丫鬟,心中总算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没有人知道他彻夜难眠,没有人知道他心中的害怕,更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暴躁。

他想报仇,报仇雪恨的念头,充斥了他整个头脑,他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父亲那无奈的表情。

谁也不敢相信,父亲竟然被兵力远远不及董家军的张贵逼死,而且董家军还处在守城的一方。大元朝军中所有的将领,都说董家的坏话,说董家是胆小的懦夫,说董家是无耻的叛徒。就算是大汗给自己送来了三万大军,可是董士选明白得很,大汗给自己送过来不是一般士卒,这些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士。

董士选明白,大汗要对自己下手了,随行过来的领军将军,正是张弘范的弟弟张弘虎。

四大汉族世家,只余张家和董家了,只要董家去了,他们张家就是大元朝汉族将领的老大,可是董士选心里明白的很,自己只不过是先开刀而已。

张弘虎显然也有准备,到了山东之后也不吭声,就是低着头训练士卒。董士选知道,张弘范并不是简单之人,可是有张弘虎在山东,日子长了,必然会起纷争。

董士选再也睡不着,他帮身边的丫鬟拉了拉被子,然后点亮了灯,铺在一张洁白的宣纸,然后在纸上写上了几个大字:攘外必先安内。

董士选虽出身军人世家,可是从小饱读诗书,他想起汉朝有一个著名的神医张仲景,曾经说过“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又想起史书上有言“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春秋齐桓公提出口号“尊王攘夷”,先“安内”以“尊王”,“尊王”而后才能“攘外”。其时,葵丘会盟,成就霸业。

董家,董文炳在的时候,山东自然是一片安宁。只是父亲不在,这已成为事实,想取代董家成为山东路大帅的人可不少,董士选要报仇,必然要在军中、在山东树立他的威信,这他不得不去做。

西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力主削藩“攘夷必先安内”,引起当时朝廷的激烈争论,大多数人都不同意或认为时机还未到,以窦婴为首的认为当时应一致对外,对付匈奴;晁错最终说服汉景帝最后选择继续和匈奴和亲,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削藩上。

而山东所谓的内,并不是希山上的那股小土匪,对于董士选来说,这仅有的几百人,自己随便吐口口水都可以把他们剿灭,董家之所以一直不把这帮土匪赶尽杀绝,不仅仅因为这帮土匪和董家有一定的关系,还因为董家需要他们存在,现在爹爹死了、世道乱了,自己也不用顾忌了

山东的内,指的是地方的士族,这些人在山东落地生根,根深蒂固,不是一下两下就可以铲除,父亲在世时一直对这些人颇为顾忌,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虎视眈眈,只要自己行差踏错半步,他们手中闪亮的大刀就会毫不客气的落在自己的头颅之上。

不过现在大汗既然把刀子送上来,自己也没必要客气了。

今年的年份,山东并不是其他人所说得那么好,粮食该歉收的还是歉收,董文炳治理山东路十余年,虽然存下来不少家底,可是正阳的那一战,使得董家士气大伤,自己如果要为父亲报仇,也只有借助这些士族的力量了。

董士选突然觉得背后有人看着自己,转头看去,只见刚才那个丫鬟正盯着自己,眼中有几分惊慌。

“你叫什么名字。”董士选冷冷问道,他原本并不是这样的人,只是他心中被仇恨蒙蔽,无时无刻都会涌出急躁和暴怒,眼前之人只不是是他发泄的工具。

“说。”

小雅咬紧牙齿,任凭董士选的脸色变得扭曲起来也不说话,她怎么也没想到,想自己不久前还对眼前这个如野兽一般的男子颇有好感,然而,梦想破灭。

“滚。”董士选蹦出一个字,再也不说话,此时天色已亮。董士选再也不看小雅一眼,走了出去。

济南,是董家的济南,山东,是董家的山东,自从那个姓李的被杀后,这山东就成了他董家的山东。

董士选走得很快,当他穿过城内来到城外的军营时,天已大亮,士卒已经开始操练,董士选粗略看了一下,训练也算有素,可以看得出张弘虎亦非平庸之人。

“董大人亲自过来,末将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张弘虎经过两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鲁莽和冲动,有时候他反而感激张贵,他甚至觉得张贵给他的影响比自己的大哥还要深远。

董士选连忙拱手,道:“仲美言重,仲美到济南也有一段时间了吧?董某现在才过来,这个主人做得不称职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