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二十七章缔造江陵(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缔造江陵(7)(1 / 2)

 第二十七章缔造江陵(7)

郭守敬醒来,现自己坐在一辆马车上,这马车却又和他平日坐的马车稍有不同,马车里面很宽,马车的右侧安置了一张跟书桌一样的桌子,桌子上竟然还摆放了一本书。()

郭守敬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张桌子竟然是活动的,想必平日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把这张桌子收起来。要使用时,把桌子的两只脚拉出来,然后又有两边的扣子扣住,桌子已经在马车的车壁上装了活动的扣子,扣子可以放下来。

“这人还真有心思。”郭守敬一点也不着急,或许是不懂得着急,他只是想不明白自己刚才为什么无缘无故的晕迷了过去。他这个人的好奇心比一般人要强得多,所谓无知即无畏,恐怕就是这个意思吧。

他这个人一生风平浪静,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挫折,他祖父郭荣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他的老师是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书省事刘秉忠,他的师兄是太史令王侚,他生活无忧,他仕途顺利,还有什么比得上这样的如意呢?

可能在他潜意识,他还认为自己是被杜浒带往见他所谓的主人吧。

郭守敬揉了揉有点晕的脑门,然后爬了起来,这才现马车的座位竟然是用绒毛充斥,舒服柔软得很。

书桌前面竟然也放了一张可以折叠起来的椅子,椅子上有一个垫子,这个垫子跟自己刚才睡觉的枕头差不多,估计是两种用途。

“咦?”郭守敬有点惊讶的看了看桌子上的书,竟然是一本手稿,上面写了四个大字:天常识,字写得不是很好,但看起来颇有气势。

郭守敬四周看了看,马车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有,但从颠簸可以得知,马车是一直在走,但是马车两侧的窗户没有打开,郭守敬也懒得打开。

郭守敬也不在乎,坐了下来,他性格本来就有点随遇而安的意思,只要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可以了。看着这本手稿郭守敬双眼出神,要知道这个时代,人对自己的知识都是非常重视,这还是手稿,证明是还没有行的个人作品,自己不问而取,是不是偷呢?

要说郭守敬这人,除了搞研究和搞明外,其他的想法还真是有点单纯,郭守敬就这样看着这本书,直到车门打开。

“啊?郭大人醒了。”杜浒大吃一惊,掠夺人的事情他干得多了,还没有像郭守敬这样淡定的人,原以为他一个要睡到什么时候呢?看来自己出手还是轻了啊。

“哦。”郭守敬有点迷茫的看了一眼杜浒,突然想起了有这么一件事:“什么时候才能到你主人那里?这,这本书是你主人所著吗?”

杜浒愣了一会,差点忘记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借口,***,都跑了半天了,这人怎么一点怀疑也没有呢?杜浒倒有点不好意思了,尴尬说道:“这个,我家主人住得还有点远,一时半会也到不了,郭大人不若下来吃点东西再走。”

杜浒这么一说,郭守敬才现自己的肚皮都已经贴到脊梁上了,这也难怪郭守敬饿得不成样子,昨天晚上回去就没心思吃饭,早饭又不吃,午又给杜浒打晕了,现在都差不多日落了。

郭守敬有点疑惑,不过还是下了马车,这才现马车停在一片草地上,在马车附近,有一队约莫三十人左右的蒙古汉军,这些蒙古汉军不但装束精锐,甚至连胯下的战马,都是草原不可多得的骏马?

郭守敬不由大吃一惊,配得起这些装备的蒙古汉军唯有大元朝三大汉族世家,这人说的主人,莫非是三大汉族世家的人?也难怪要走这么远了。

杜浒见郭守敬惊讶的看着自己的这些弟兄,又看到郭守敬的表情,不见他说话,杜浒也乐得装糊涂。

“郭大人,小的惭愧,我等兄弟出来得比较匆忙,所以也没有什么准备,不若做点汤饼,先将就填饱肚子如何?”

郭守敬还在想对方究竟是三大汉族世家的哪一家?董家刚折了董炳和董忠,虽然还有董用和董士选撑着,可气势毕竟不如往日,听说董士选这些天在朝廷串上串下,想找人帮忙说服大汗令他出兵。

原丞相史天泽史家就更加倒霉了,不但史揖死了,连史天泽也完了,史天泽的一个颇有出息的大儿子史格还受了伤不能复原,史家也算是完了,听说史格回到家后,第一时间搬出史府,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

那剩下来就只有张家了,张宏略在朝廷混得不错,听说再过些时日就升迁为奉大夫,张弘范在地方也是大权在握,掌管一半蒙古汉军,现在正是他们张家声势巨响的时候,莫非张家也想分一份羹?

授时历的制订,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声望,张家的人有这份心恐怕也是正常。想到这里,郭守敬心竟然有几分畏惧,要知道张家十一个兄弟都是正值壮年,又是朝上朝下都人,他们若想抢自己的功劳,自己虽有张谦、王侚等人撑腰,还是斗不过他们的啊。

郭守敬不由有点心灰意冷,转头看了一眼杜浒,却被他手的东西吸引过去。

只见杜浒手拿着一块透明的水晶,水晶的镜面被细心的磨成半弧形,看上去非常平滑,想必不会凹凸不平,水晶四边用木框定住。然后在木框装了一个手柄连着水晶,手柄制作也非常精良。

只见杜浒先是看了看太阳的位置,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些软绵绵的类似绒毛之类的东西,最后才把手的水晶对准太阳的方向。

郭守敬正奇怪之时,突然看到刚才杜浒拿出来的那些绒毛被一个亮点照着,渐渐的竟然红,然后就是冒烟,更为可怕的是竟然点燃了。

“啊,有鬼啊。”虽然郭守敬是一个科学家,动手能力强的科学家,可还是被这个神奇的现象吓了一跳。

郭守敬一声大喊可不得了,周围的蒙古汉军瞬间围了上来,杜浒也是一把收起手的水晶,迅向郭守敬冲过来。

杜浒来到郭守敬身边时,却看到郭守敬尴尬的看着自己:“杜将军,您老的修炼太可怕了,刚才使用的是三味真火吧,不过在下倒有点疑惑,这三味真火怎么要用物才能引燃。”

“什么?”杜浒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了郭守敬的话,只怪自己手的水晶太过于神奇了,这水晶本来是方便查看情报所配,要知道情报由于纸张有限,只能写很小的蝇头小字,这块水晶就起了作用,可以把字放大。

听说这水晶来之不易,张贵这小子从蒙古人手抢了峰贴峡寨之后,向茹鲜小娘子族人购买了不少玛瑙、宝石、水晶等。这种可以放大字的水晶就叫做放大镜,也有用玛瑙和其他宝石做成,但这种水晶做的算是最好的了。

刚开始矮张这小子还不是一样用这水晶吓唬了自己,想不到现在又吓了别人,真是惭愧。

“郭大人莫慌。”矮张再三吩咐,对郭守敬一定要比对自己的亲爹还要好,杜浒也不明白张贵为什么要对郭守敬特别重视,反正也已经习惯了张贵的未卜先知。

杜浒拿出放大镜,放到郭守敬大人手,道:“这是放大镜,不但可以引火,还可以把东西放大。”

“不过太阳要好的时候才有用处。”郭守敬有点遗憾,说道:“平素可以把东西放大,很好玩。”

“这个,这个宝物,在下方便拿吗?”郭守敬有点迟疑,这恐怕是道教的宝物了,自己虽然也是忠诚的信徒,但自问自己修炼未够,会不会惊动了神灵?

“无妨,无妨。”杜浒笑了笑,道:“我家主人说了,郭大人一路上有什么要求,要什么东西都要第一时间答应,这放大镜郭大人随时拿去玩。”

郭守敬也忍不住好奇,道了声谢才接过来。杜浒吩咐几个兄弟看着郭守敬,任由他折腾,回去照料汤饼。

郭守敬先是把手的放大镜如杜浒一般对着太阳,然而他没有杜浒那些绒毛,又不好意思去要,只看到随着自己的移动,放大镜下来渐渐的汇集成一个点。

“大人可以把手放到那个点上。”旁边一个护卫笑着说道。

郭守敬一想,也对,凡是要亲力亲为,这宝物是怎样功的,也只有自己亲身体会才知道,于是也不再深想,把手放到那个亮点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