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六十九章 阳逻城堡(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 阳逻城堡(2)(1 / 2)

 今天有人问蝶兰,《大宋权将》的人物、事件是不是真的历史,蝶兰很认真告诉他,绝大部分是真的。()

aaaaaaa

“杀!”程鹏飞见机不可失,大喝一声,手强弩向早已瞄准的鞑子飞去。

宋军在岸边埋伏了一段时间,早已积攒了不少怒火,听到鞑子乱哄哄的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更是使得心怒火熊熊燃烧起来。

强劲的弩箭,带着宋军将士的怒火,如飞蝗一般洒向鞑子,这是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这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怒火,这是生与死的考验。

史格愣了一下,嗷嗷的向前冲去,身边的护卫连忙把史格拖了回来。开什么玩笑,宋军显然是早已有了准备,还送上去送死?

宋军准备充分,又占有有利地形,鞑子被江水冲得昏头昏脑的,一点准备也没有,瞬间死伤无数。

史格见机不妙,只好撤退。

“混蛋。”阿术大怒,亲自率领大军冲上前。此时宋军手的弩箭也已经用完,见鞑子骁勇,也不害怕,举起大刀嗷嗷冲上去。

“铛”的一声,高邦显一马当先,大刀截住了阿术,然而阿术又岂是容易被欺负,一个闪身贴近高邦显。

高邦显还没完全热身,被阿术贴近,一下子慌乱起来。眼看阿术的大刀就要送自己上西天,一把熟悉的铁枪险险的截住了大刀。

“杀!”程鹏飞大喝一声,接下阿术的大刀,所谓一寸长一寸险,程鹏飞也看到了阿术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只是与他缠斗。

然而,鞑子有史格、晏彻儿、忙古歹、贾备四个万户,向来又是豪勇,宋军的防线一步一步往后退。

眼看鞑子就要冲上来,程鹏飞不由着急起来,想不到鞑子不但来了,而且率领的还是大军的精锐,早知道自己应该听张贵的话,多带些将士和。

“大人,鞑子人数太多了,大人先撤退,属下掩护你。”高邦显身上已经多处受伤,就连程鹏飞也被阿术出其不意伤了胳膊。

“混蛋,老子死也不退。”程鹏飞大声吆喝:“要是让鞑子上了岸,大江的防线就完了。”

高邦显知道程鹏飞的性格,只好竭力抵抗这阿术和史格两人的进攻。

夜色,渐渐变淡,隐约已可以看到朝霞缓缓升起,鞑子运送战马的船只也逐渐靠岸。

不远处的山坡上,张贵一脸凝霜。

边居谊毕竟是新加入均州军,不知道均州军的作战风格,看到程鹏飞等人逐渐抵抗不住鞑子的围攻,不由紧张问道:“大人,程大人怕是抵抗不住了。”

张贵皱了皱眉头,鞑子四个万户,率领数千精锐,兵力虽然略少于自己,但战力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战过后,不知道又有多少兄弟埋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头,再不出征就迟了。”反倒郭平非常镇定:“请准许末将出战。”

张贵突然转身,看着整齐肃然的静塞军,三千静塞军如林一般宁静,甚至连呼吸的声音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都给老子回来。”张贵鼻子一酸,差点没哭出来,说完,张贵默默的让开了一条道路。

郭平向张贵敬礼,然后轻轻抽出腰间的大刀,在朝霞下,大刀的锋芒蠢蠢欲动,仿佛要用鲜血要染红这闪耀着的光芒。

“静塞军,冲锋。”郭平说完,大刀用力向前挥舞。

“杀。”身体随着战马强劲有力的步伐起伏。

加,加,再加。

郭平一马当先,双脚狠狠的踢在马肚子上。

一里路的路程,在战马的快奔驰之下,短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带着朝霞阳光的味道,带来了死亡,带来的杀戮。

“杀。”郭平微微侧身,锋利的大刀,带着无惧的嘲笑,划过眼前的带着惊慌的眼神的鞑子。

郭平不知道他是否有家室,是否有妻儿,是否有兄弟姐妹,但此刻,他只是一个死人。

战马的度很快,一个头颅不足以延迟郭平的度,战马以固有的惯性向着前方冲过去,郭平娴熟的把身边换到另外一边。

一个鞑子惊慌失措,想躲过郭平锋利的大刀,然而郭平早就把眼前的局势看在眼里,双脚紧紧夹住战马,身体几乎以九十度的角度,大刀划过错乱的身体,拦腰截断。

郭平腰间用力,把身体重新带回战马之上,等他调整身体的角度,眼前已经一空,战马已冲出了战场的范围。

“静塞骑,冲锋。”郭平大刀在空挥舞,做了一个诡异的角度,战马跑出了一个扇形,再次调整角度返回战场。

此时,战场已乱成一团,无论是精锐的鞑子,还是铁血的宋军,两方都被突然出现的骑兵惊呆了。

“大,大人,是援兵。”高邦显惊慌失措,身上的伤仿佛也轻了不少。

“***,还说什么,杀。”程鹏飞也受了几次伤,早已准备被命搭在这里,想不到竟然出现了转机。

“杀。”高邦显大喝一声,却带动了伤势,不由弯下腰,程鹏飞只好扶住高邦显。

“大人,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史格大急,拉住阿术就往水的船只退走。

阿术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他还有再战的资本,数千精锐,就算是被骑兵冲散,元军死伤也不过是十分一。

“给老子杀了他们。”阿术大怒,奋不顾身向程鹏飞杀过去。

然而阿术虽是猛将,但鞑子对水有一种天然的恐惧,现在有是清晨时分,鞑子经过一番折腾,力气也失去了一半。

郭平突然从马鞍的皮囊抽出一支短矛,身后的静塞骑骑兵见状,也纷纷抽出短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