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三十三章 生财有道(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生财有道(13)(1 / 2)

 陈孚离开葛氏裁缝店时已是日落,他着急的走向菜市场,然后买了些肉和菜。()他现在是均州小报的主编,书院的客座教授,每个月拿到手的银子有二十三贯之多,而且更难得的是官府每个月都会给他吃不完的大米,但没有肉菜。

官府对他的照顾可算是无微不至,除了大米外,每个月还按时刷牙用的青盐、洗澡用的皂子,甚至连毛巾,用坏了也可以申领。陈孚心有几分惭愧,总觉得自己就做这些小事,就能得到官府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陈孚觉得自己一定要付出更多才能补偿这份照顾。

陈孚乃是至孝之人,与梁曾担任书院的夫子不一样的是,他选择担任均州小报的主编,再兼任书院的客座教授,原意为的就是能有更多时间孝顺老娘,但现在时间反而却更加少了。

陈孚不停的责怪自己,到了均州后,照顾老娘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自己自愿担当均州小报主编这份工作,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菜市场的人已不多,但不少菜农都认识这个孝顺的陈孚,纷纷打招呼。陈孚埋汰自己,想不到给葛氏的事耽搁了,不过自己最终还是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他相信几天后均州小报必然会再次引起轰动。

陈孚也住在书院街,不过却是在葛氏裁缝店的另一头,卖完菜后不由加快了脚步,虽然老娘身体尚可,但比较是人生地不熟,自从上个月接老娘过来后,自己都还没有来得及陪老娘到处走走,实在是惭愧。

陈孚暗下了决定,等下个礼拜日,一定要陪老娘走走,让老娘也看一下这个正在蓬勃展的城市,说不定也是自己日后生活的城市。

天,黑得很快,越是着急却走得越慢,渐渐的街道两旁的房子都点起了一盏盏牛油灯,在灯火的摇曳之下,陈孚越为家的老娘担心,一再责怪自己。

远远的看到家点起了牛油灯,陈孚才暗放下心,暗责怪自己下次一定要准时回来,让老娘担心的事实在让陈孚觉得惭愧。

然而,当陈孚走到院子前时,却听到老娘的笑声。陈孚一愣,好长时间没听到老娘的笑声了,老娘搬到均州也将近一个月了,可也没听说老娘在均州城认识谁?

一个熟悉的声音爽朗的笑道:“老夫人可真有福气,你看矮张的牙齿就不行了,看看,看看。”

老夫人呵呵笑道:“别是老身自夸,老身最满意的还是这牙齿,想当年老身连最硬的骨头也能啃得精光,这些年毕竟老了,牙齿也松落了不少,要不是小伙子你做得一手好饭菜,老身也吃不了这么多。”

“啊?”那个熟悉的声音故作吃惊:“老夫人这也算老啊,那矮张也老了。”

“小滑头,真会说话。”老夫人笑得更加乐了:“对了,小伙子,你说你是咱家刚的朋友,老身怎么从来就没见过你呢?”

那个熟悉的声音笑道:“矮张对刚兄弟的敬仰可是如大江之水延绵不绝,又如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可算是神交已久,现在刚兄弟来了均州,矮张得以和刚兄弟认识,也算是了了心愿。”

另外一个熟悉的声音也忍不住笑,接过话道:“老夫人有子如刚,实在是老夫人之福气也。”

哪个娘亲不愿意听到别人赞扬自己的孩子,虽然老夫人嘴里说着不敢,但心底却早已乐开了花。

“张大人,赵大人,”陈孚忍不住推开门,脸上热,想不到平素还算正经的张贵竟然说出如此**裸拍马屁的恶心话:“刚见过张大人,见过赵大人。”

“娘,”陈孚转头跟老娘道:“这是孩儿跟娘常说的均州张大人,还有就是户司参军赵大人。”

“哎哟。”老夫人连忙要跪下,一边惊慌道:“看老身糊涂了,大人请勿责怪老身不知礼。”

“老夫人,万万使不得。”张贵连忙扶住老夫人,道:“矮张是后辈,老夫子这不是要让矮张受后人取笑吗?”

“再说,矮张今日能与老夫人畅谈,实在是舒心,老夫子不嫌弃矮张啰嗦已是矮张的福气。”

“张大人真是一个好官。”老夫人感慨道:“不但没有架子,还能做得一手好饭。”

老夫人想必是和张娘子聊得很开心,也不害怕张娘子是户司参军的大人,忍不住拉住张娘子的手,怜惜道:“想不到女娃子还是官府的大人,老身可算是开了眼界。”

“老夫人说笑了。”张娘子笑了笑,道:“咱均州可有不少事保管老夫人没见过呢?下次奴家早点过来陪老夫人出去走走。”

老夫人乐呵呵,道:“女娃真是好人,张大人能娶到这样的夫人,可真有福气。”

“娘,”陈刚偷偷看了一下张娘子和张贵,却见两人没有什么表情,特别是张贵,说得好像不是他一样,难道没有听到老娘说话?陈孚尴尬的叫了一声,道:“刚给娘做饭去。”

“刚,”张贵这才上前,道:“老夫人已用过餐了,灶房里还剩了点饭菜,我陪刚再吃点饭,如何?”

老夫人笑道:“刚儿,这饭菜都是张大人做的,张大人手艺可好了,可比刚儿的要好。”

老夫人年老得子,对陈孚颇为宠爱,只不过陈孚早年丧父,与老娘两人相依为命,老娘好不容易把自己拉扯大,但却落下了不少毛病。

老夫人平常也多得陈孚照顾,不过家贫穷,过得是饱一餐饿一餐的生活。自从来到均州后,虽说不上大鱼大肉,但香喷喷的大米饭总会有的,这也是老夫人心情逐渐转好的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