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二十四章 生财有道(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生财有道(4)(2 / 2)

两人以为一直没见到张贵,却不知张贵这两天早已把两人的底细摸清楚,为的就是想把两人留下来。

均州若要展,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张贵借助李庭芝和天祥的关系,一方面拉拢大量被贾似道贬黜出朝廷的人才,一方面又利用奎祀军,把一些均州的宣传资料送到他们手,让他们自投罗,实在是可恶。

陈孚毕竟年少,有点吃惊的看着张贵,道:“刚名不出台州,张大人为何对在下如此熟悉。”

“难道刚忘记了,漳那小子不是在均州吗?”张贵笑了笑,道:“天瑞在矮张面前说了好几次,说起刚的大才,漳也是多有佩服,言刚虽幼,但达者为先,足以为吾师也。”

陈孚哪里是张贵的对手,被张贵忽悠得晕头昏脑。

四人吃喝了一通,梁曾借着酒意,道:“大人,贡父有个不清之求,昨日在书院街曾听大人说到的那个猴子的故事,贡父想整理出来,他日若有机会就刻印,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故事。”

张贵眼前一亮,连忙道:“有贡父帮忙,这敢情最好,他日刻印之时,还望把矮张的名声打上,最后赚的银子,咋两平分。”

一旁的陈孚冷汗猛滴,只可惜张贵脸皮厚,打哈哈就过去了。再过了片刻,却是出操时间,街道上突然热闹起来,一队队整齐的均州军踏着整齐的步伐经过,嘴里还吆喝着歌声,陈孚仔细听了一下,却是均州军歌。

一切行动听命令;不拿百姓一针一钱一切缴获要归公。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民妇;不虐待俘虏。

陈孚暗吃惊,若均州军真能如歌声所唱,那岂不是比朝廷任何一支部队都要强很多?怪不得均州谁临襄樊,又遭受大难,但却繁荣至此。严密的军纪,奋不顾身的作战,视死如归的将领,确实能够让百姓安心。

最后,张贵认真道:“矮张代表均州,代表均州所有的百姓,恳求两位能够留下来,矮张相信,这里一定会让两位满意,这里一定会让两位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四人暂时散去,因为到了张贵轮值的时间。

“万里前辈。”梁曾借着酒意,道:“张大人什么都好,就是太好钱财了。”

方回看着远去的张贵,摇头,道:“贡父,刚,你们都错了。”

“张大人非好钱财,乃却钱财也。”

见梁曾和陈孚疑惑的看着自己,方回鼻子有点酸,低声道:“两位知道去年秋税,均州收税多少吗?”

“三十一,三十一。”方回自问自答:“两位知道今年均州官府收购百姓粮食多少钱一旦吗?”

“两贯,两贯。”

方回继续说下去:“均州、房州境内,所有的水利大规模修整,用银就达到十万贯,变滩涂为良田约三十万亩,平常官府,还不把这些良田买一个好价格?”

“然而张大人,仅以一亩地一贯银子的价格卖给均州百姓,北归之士,壮丁每人分得五亩,平丁每人也有两亩,还有诸多工具、粮食都是不收任何一分钱就给他们。”

“没有钱也不要紧,只要打一个欠条,就可以从官府手平白得到这些良田,只需秋收时还给官府便可,一亩新地,多少也可以收上一旦五,卖给官府值三贯银子,除了还给官府一贯外,也就是说百姓能平白得两贯。”

“均州书院,”方回喝了一杯浓茶,怕自己忍不住醉倒:“所有学子、先生的食宿不收任何一分钱,每个学子还一套衣裳,每个月还o小钱。”

“至于书院的夫子,除了官府规定的所有饷银外,还有诸如课时补贴,节日补贴等数不尽的待遇,就如老夫,除了是书院的先生外,还是衙门的荣誉参政知事,每个月到手的银子过o贯,还有老夫的家人,粮食每个月送到家里,若不够还可以申领,但书院的食堂又对老夫及家人免费开放。”

“食堂的饭菜若吃腻了,还可以到这里,免费吃喝,到时签一个字便可。”

“然而,即使不愿意教书也可以,官府会为你安排住宿,你若是作画,给你宣纸,你要写诗,给你磨墨,每个月还能从官府领十五贯银子,只要你有拿出手的本领,官府都会无偿接待,并把你养起来。”

“据说,张大人所领饷银,从来不装口袋,不是给贫穷的部下,就是分给均州城内贫穷的人家,当初张家在均州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然而张大人眉头也不皱,毁家纾难,变卖家产招募义勇。”

“张大人不是贪钱,而是缺钱啊。”返回忍不住叹气:“据说张大人到现在,在均州没有任何一处房子,现在每天都住在军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