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十一章 经营均房(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经营均房(11)(1 / 2)

 惭愧,竟然睡着了。()白天有朋友过来,今晚开始码字,竟然趴在桌子上睡了三个小时。

aaaaa

谢枋得有几分疲倦,但兴致却很高,此时正是前一批学子报名完毕,后一批学子还没到来之际,众人忙里偷闲,抓住这短暂的时间休息,连漳说要给他们弄些饭菜也省了,毕竟吃惯了一天两餐,现在一天三餐甚至四餐在逼着吃,肚子一下子还没适应过来。

“君直,累坏了吧。”周密比谢枋得小六岁,算是谢枋得的晚辈。他虽出身望族,但无意仕途,一生大部分时间为平民,可以说是一个职业江湖雅人。不过周密还是曾经在浙西帅司幕官,两人相交深厚,谢枋得要过来均州书院当山长,一张纸把他从杭州叫了过来。

周密轻轻揉了揉谢枋得的后颈,他从小爱好医院,写过不少医书,对治病疗疾的验方效剂颇有研究,一些减轻疲倦的小手段还不是手到擒来。

谢枋得忍不住暗地呻吟一下,说不累那肯定是骗人,谢枋得从小活得就很累,伯父谢徽明抗元战死,父亲谢应琇因得罪贵官被冤枉死,谢枋得由母亲桂氏教养,自幼颖悟,“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宝祐四年与天祥同科进士。这样的经历能不累吗?不过纵使是累,谢枋得得到天祥推荐后,却是二话不说从临安赶来。

半路又受到了不少惊吓,连包袱也不知道丢哪去了。不过他纵使累,却无悔。他伯父抗击蒙古而死,他对蒙古也算是有深仇大恨了。

“公瑾,你也歇着吧。”周密善诗词,能书画,更是善于医术,均州学院专门为他开了一个医学科目,听起来是这么一回事,但究竟要干什么,谢枋得也不是很清楚。

周密停下手,眼珠转了一圈,现方回从门外探头进来,连忙把他喊住:“万里,学子回来了没有?”

方回小谢枋得一岁,但他个人的名气却远远比不上周密和谢枋得,不过他曾是魏克愚明己公的幕宾,宋景定三年才的进士,和众人的关系搞得都很好。

“公瑾,歇着吧。”方回摇头道:“赵大人还在和乡亲们交代事情呢?”

“赵大人连这些事也要忙?”周密经常混迹江湖,对各地官吏比较熟悉,别说一个州的通判,就算是一个县的小吏,也不会和百姓打交道。

方回点头,道:“这还不是,好像在劝农呢?”

“赵大人看来雅兴不低啊。”于石年纪最大,比谢枋得还要大十岁,但他为人自负身高,貌古气刚,一般人不愿意得罪他。于石出入诸家,豪拓激,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常以寺僧为友。

“呵呵,”方回为人较灵活,点头道:“这还不是,别说赵大人,连6大人和张大人都下去了。”

“在其位不谋其职,尸位素餐。”于石冷冷道。

众人有点动怒,但却忍住不说,反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刘将孙,道:“按照介瓮先生的说法,张大人、6大人应该做什么?”

“君直、公瑾、万里莫不是一时人物,他们来到均州,竟然见不到正主,难道一帮老农,比在座的诸位更重要不成?”于石满肚皮脾气:“别说他张贵只是一介武将,一个小小的节度使,当年李庭芝李大人想留住君直,君直也不曾愿意。”

“介翁,言过了。”谢枋得见于石把火烧到自己身边,连忙摆了摆手,道:“介翁不要跟后辈一番见识,尚友,还不向介翁公谢罪。”

刘将孙却不吭声,他是濂溪书院山长刘辰翁的儿子,自幼多才多艺,颇得父亲夸张,李庭芝原来时准备推荐刘辰翁为均州书院山长,只可惜刘辰翁丁忧在家,才让天祥请出谢枋得。

“尚友小友,会孟公可好。”谢枋得见刘将孙年少气壮,少年心性,连忙说道,意思是提醒他不要丢了自己父亲的面子。

刘将孙脸色缓了缓,拱手道:“多谢君直公关心,家父这几年还好。介翁公,小子失礼,请勿要责怪。”

于石只是自负甚高,但人性未泯,为人也没有什么狠毒,要不然也会千里迢迢过来均州,而且知道均州是军州,鞑子随时都会攻击均州,也没有半分推搪。

“诸位教授,请准备一下,下一批学子要进来了。”漳揭帘而入,见气氛有点尴尬,连忙拱手道。

谢枋得点头,站起来大声道:“诸位准备一下,请同君直前往。”

谢枋得是均州书院的山长,自己身份又高,名声又大,他开了口众人也没什么话可说,于是重新坐好,仔细接待来自各地的学子。

均州书院虽是一个大杂锅般的书院,但张贵引入后世班主任的做法,把来自各地的学子分成几批,每一批又分成几部,来自各地的教授一齐考验学子,挑选自己喜爱的学子进行负责。

这一批学子和先前的又有所不一样,前一批学子多是来自附近,即使没有进学,但多半已开始启蒙,即使没有启蒙,说话也比较流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