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一百零九章 长途奔袭(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九章 长途奔袭(8)(1 / 2)

 神马都是浮云,只有大章节是最爱,今日再次7000+。()

八点出去看粤剧,偶要做一个文化青年,早点更新。休息的童鞋请多多支持,顺便求收藏和推荐。

@@@@

“小李子,”张贵看着有些激动的李成,认真道:“你真考虑好了。”

李成憋着气,点头道:“军头,我李成坚决服从命令。”

“别说得这么严肃,”张贵沉思片刻,道:“你所在都只有六十人未满编制,峰贴峡寨不能失啊。”

“老大,”李成敬礼,道:“李成虽然不敢保证峰贴峡寨的安全,但我一定会用性命去捍卫,寨在人在,寨在人亡。”

“呵呵,”张贵笑了笑:“你小子也不用担心,只要你平时按照按照蒙古人,命只有一条,所谓山高皇帝远,蒙古人至少也要等一年半载之后才能发现。。”

“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要求自己随时牺牲性命,我也不能。所以,我不允许你死,即使峰贴峡寨失去了,但只要有人在,我们将会建起第二个峰贴峡寨,建起更加坚固的城堡,更加牢固的城池。”

“因为,我们的信心,我们的信念就是我心中的城池。”张贵瞬间变成了诗人。

“蒙古人百户现在怎样?”张贵问道。

李成摇头,道:“还是老样子,脾气不好,整天囔囔不停,看守的士卒都已经耐不住了。反倒是马监的提领叫什么吉日格楞的非常配合。”

“杀了他。”张贵摇头道:“从中选出愿意配合的降兵,蒙古士卒多骁勇,杀一儆百,杀到他们不敢吭声为止。”

“大人,”一旁还在为张贵那句“因为,我们的信心,我们的信念就是我心中的城池”而感慨的陆秀宗突然穴话,道:“以杀止杀,这样非君子之道。”

“嘿嘿,君子之道。”张贵觉得有点荒唐,道:“君子之道,难道就看敌人欺负到眼前,看着敌人杀敌自己的同胞、朋友及亲人,君子之道难道就应该将半个江山拱手相让,把自己的同胞、朋友及亲人送进地狱,君子之道难道就要看自己国家在敌人的铁骑下岌岌可危,而在朝廷上夸夸其谈!”

“君诚,你错了。”张贵摇头道:“治国当用法,治民当用仁,仁慈应该放在老百姓身上,而不应该放在敌人身上,他们的大刀砍向别人时,是否会想到总有一天大刀会落在自己身上。”

“杀。”

“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世界上所有不愿意被他们屠杀、不愿意被他们掠夺、不愿意被他们奴役的人民都是他们的敌人,宣称“要把青天覆盖之地,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

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和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蒙古帝国奠基者、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成吉思汗说的话。

仅中国境内超过90%汉人,成为蒙古人累计功绩的垫脚石。铁木真攻陷金国都城中都,对城中居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并焚烧了整座城市,超过100万人为此殒命,北京这个两三千年的古城完全消失,现在北京没有任何明代以前的建筑,就是这个原因。

一年之后,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城时这样描述所看到的情景:城内没有一座没被烧毁的建筑,街道上因为布满了被烧化的人的油脂而滑溜难行,城市背后有一座全部由人骨堆成的骨头山!

这就是汉人被融合的代价,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的,张贵只是想让这债务还得更早一些,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大人,”陆秀宗虽不愿意参加科举,但毕竟是儒家*教出来的君子:“君子独醒于世,若要被仇恨蒙蔽双眼,那跟畜生岂又有什么区别?”

“杀一人可救千人。”张贵喃喃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大人,君诚愿意留在峰贴峡寨。”陆秀宗大声道:“我不相信,人与牲畜总会有所区别,大人这是以人比人,以物相物。”

“你,”张贵想不到陆秀宗竟是一个犟牛子:“你对人弹琴,牛会懂吗?你对牲畜说仁义,仁义在屠刀面前是否会变成面条?”

“我原以为你并不是一个腐儒,所以我才愿意把你带在身上,想不到你比君实还不如。”张贵怒道,陆秀宗文武双全,确实是魁字营的最好帮手。

“大人,请恕在下让大人失望。”陆秀宗坚决,道:“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理想,君诚愿意用一生的时间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代价而不后悔。”

“好,好,好。”张贵冷道:“既然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自当向君诚请罪。”

“你带一百名弟兄留下。”张贵到底不是一个狠心之人:“日后只要均州军还在,每月轮换十分一弟兄,每月与吐蕃互市一次,我会让卢方过来。”

“若均州军不在,你还是赶紧跑路为妙。”

“不过,蒙古人的陕西路总管又不是傻子,我建议你尽快想办法蒙过这一关。”张贵于心不忍:“现在知道峰贴峡寨被攻陷的人并不多,蒙古人俘虏又多,你自己小心应对,应该可以暂时应付。”

“大人,”陆秀宗听到张贵的喋喋不休,眼泪几乎要留下来,但最终还是咬牙,道:“大人请放心,君诚若有出错,自当向大人请罪。”

“唉,蒙古人豺狼之心,你,你自己小心罢了。”张贵叹气,默默的看着远方,那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里有世界上最热情的牧民,可是谁交给他们武器,谁让他们去杀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