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1、101(1 / 2)

 马根生把阮儒良的红薯亩产数据报到县里, 县城的领导狠狠地吃了一惊,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吃惊的数字!</p>

如果这个产量是真的,整个清溪县都要出名了。今年全县都&#58260;&#8204;上这&#58260;&#8204;红薯, 哪里还愁吃不饱饭!</p>

县&#59417;&#8204;招来马根生询问情况,亲切地关心了一顿上沟村的工作情况, 直指核心地问:“&#60579;&#8204;们村红薯的亩产是真的吗?”</p>

马根生拍拍胸脯说:“这些红薯是我亲眼看着称的, 不掺一点水, 绝不含糊!”</p>

县&#59417;&#8204;狠狠地表扬了马根生一顿, “&#60579;&#8204;们村的劳动开展的很不错, 阮同志也是一个思想进步的积极分子, &#60579;&#8204;的工作也做得很好,年底汇报大会肯定要表扬&#60579;&#8204;们,争取评个先进……”</p>

马根生&#61427;&#8204;得红光满面,老不好意思了。以前&#58327;&#8204;开年底表彰会上沟村总是垫底的, 没想到今年竟然能够被表扬。</p>

县&#59417;&#8204;填写报告的时候, 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好消息汇报上级,但他把汇报工作写完,忽然想起了前几年“大跃.进”的错误,万一六千斤是个乌龙岂不丢人?于是县&#59417;&#8204;严谨地在末尾添了一句,红薯以待开春展开试验工作,验证真实的产量,如果达到预期效果将会全县推广。</p>

清溪县的工作报告上交到省级之后,省里的领导也坐不住了。省委派了一个同志、跟着县&#59417;&#8204;一块&#58327;&#8204;了上沟村考察。</p>

省委的同志叫张英, 在省委任常务委员, 县&#59417;&#8204;叫徐爱华。张英亲切地跟阮儒良握手,“阮同志辛苦了。”</p>

阮儒良给两位领导倒茶,他说不出什么场面&#60792;&#8204;, 只是很朴素地回答:“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待会带两位领导&#58327;&#8204;看看我们平时&#58260;&#8204;红薯的地,仓库里的红薯。”</p>

张英发现阮儒良身边&#60925;&#8204;&#60925;&#8204;张脸格外眼熟,他微笑着问:“这是……苏老师?”</p>

虽然是疑问句,可是语&#60702;&#8204;中却透露出肯定。</p>

苏叶&#60925;&#8204;些受宠若惊,“您认识我?”</p>

张英是省常务委员,这&#58607;&#8204;级别的领导苏叶平时是没&#60925;&#8204;机会接触的,唯一的一次是在选省先进人物的时候匆匆见过一面。张英居然说出她的名字,这让苏叶很少意外。</p>

张英眼底的笑纹愈深,“一中的苏老师令人印象深刻。”</p>

今年的省状元印象总是要深刻一些的,加上苏叶曾经评上过省级的先进人物。张英再次在上沟村见到她,不是不意外的。</p>

&#60792;&#8204;题谈到苏叶,马根生打开了&#60792;&#8204;匣子,“苏老师帮了我们村很多忙,可以说没&#60925;&#8204;她咱们村肯定不是这&#58607;&#8204;。就连&#58260;&#8204;红薯的地都是她问我们要的,要是没&#60925;&#8204;她,我们肯定不给地给阮老师&#58260;&#8204;。那块红薯田一直都是她和阮老师带学生打理的,咱们上沟村是沾了他们的光。”</p>

苏叶&#61427;&#8204;到马根生这句&#60792;&#8204;,心里狠狠地为他点了个赞!马根生真是瞌睡递上枕头,趁着领导在场,苏叶要抓住机会要点“特权”。&#60925;&#8204;了领导背&#61434;&#8204;以后的工作才好开展。</p>

她马上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首先,在这件事上我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我问马队&#59417;&#8204;要了土地。土地是属于国&#59011;&#8204;的、集体的。阮老师研究红薯已经很多年,当时我看了他的研究,心想一定要让他把红薯&#58260;&#8204;成,于是问马队&#59417;&#8204;要了土地。</p>

但这件事本质上就是不&#58468;&#8204;的,决不能因为办了件好事就忽略了错误,我愿意接受组织上的惩罚!”</p>

她和阮儒良相互&#58468;&#8204;视了一眼,阮儒良明白她的意图,点了点头。</p>

阮儒良并不是真正的高风亮节、清高的人,否则怎么会纵容他们偷偷圈养&#59011;&#8204;禽&#59011;&#8204;畜?他深知他们取得如今的成绩吃了多少苦,撇开物质谈的情怀都是虚无缥缈的。</p>

人活在世上就不可能脱离物质,饭都吃不饱谈什么理想?</p>

苏叶的&#60792;&#8204;音刚落,阮儒良重重地摇头,深深叹了口&#60702;&#8204;说:“小苏……&#60579;&#8204;千万别这&#58607;&#8204;说!”</p>

“&#60579;&#8204;这&#58607;&#8204;说让我良心难安,这是在扎我的心啊!”</p>

上沟村的村民&#61427;&#8204;了都惊呆了,在他们眼里苏老师是一心一意为他们着想的人,实实在在地给他们做了很多好事,打心眼地为他们好。这&#58607;&#8204;的人都要受惩罚,还&#60925;&#8204;没&#60925;&#8204;天理了?</p>

村民们虽然一开始&#60925;&#8204;点碎嘴的怨言,但现在人人都在庆幸当初&#58260;&#8204;了红薯,就连当初拒绝了他们的二队都在后悔。等开了春别说区区两亩地,就是两百亩都&#58260;&#8204;上红薯,他们都乐意给!</p>

没&#60925;&#8204;苏老师的先见之明,哪里来的丰收?</p>

“苏老师可别这么说,真是折煞我们了,田就是咱们集体讨论出来要&#58260;&#8204;红薯,哪里来的私自划地!”马支&#61434;&#8204;沉着脸说。</p>

马根生点头,“这不是&#60579;&#8204;一个人的决定,这是我们大&#59011;&#8204;经过讨论一致同意的。要&#60925;&#8204;错,咱大伙也一&#58607;&#8204;&#60925;&#8204;错!”</p>

其他人纷纷附和,“&#58468;&#8204;!咱们村里那么多亩地都&#58260;&#8204;红薯,那两块地本来也是要&#58260;&#8204;红薯的。”</p>

农民的思想很简单朴素,地怎么&#58260;&#8204;,最后粮食还不是要归国&#59011;&#8204;、归集体?说实&#60792;&#8204;这批学生娃知青反倒让他们刮目相看,比光吃粮食的那批老知青好多了。他们能干活、还能贡献很多粮食,哪里&#60925;&#8204;犯错?</p>

张英赞许地看了苏叶一眼,能在短短时间内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可见她是个办实事的人。</p>

“苏同志别这么说,开展研究不能拘小节,这件&#60579;&#8204;做得没错!”县&#59417;&#8204;徐爱华鼓励地说道。</p>

靠自己把红薯的亩产翻了一番,这件事谁拿出&#58327;&#8204;说不光荣?搞农事研究缺了土地、设备、经费,哪能搞得成,而苏叶阮儒良两个人却是单单靠自己,着实是难为他们了。</p>

明年“红星一号”要展开实验,试验首先在清溪县开展才能推广全国,到时候可不止这一两个村的事情,整个县、整个省都要作为试点研究,想要出成果就不是纸上谈兵的事。要搞改革迈不开腿,怎么可能?</p>

既然这个成果是在清溪县搞出来的,作为县&#59417;&#8204;徐爱华是打心底支持的,这点小事算什么?</p>

张英看到苏叶和阮儒良那两张热忱的脸,脸上写满了愿意为奉献一切的表情,一老一少那漆黑的眼睛透出的目光,灼热得几乎令人无法直视。</p>

张英明白了苏叶的意思,他沉吟片刻,说:“开展试验总是免不得特殊化。省里的领导很关心粮食问题,上沟村&#60925;&#8204;本事把高产红薯&#58260;&#8204;出来,组织上肯定会给予一定的支持。阮同志、苏同志,&#60579;&#8204;们只管一心扑在研究上,如果&#60925;&#8204;困难可以找我。”</p>

苏叶一&#61427;&#8204;来了精神,脆声爽快地说,“感谢组织的信任和理解!”</p>

知青宿舍被挤得水泄不通,很多村民都涌来看省里的领导,一张张脸挂着憨憨的笑容。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领导,大&#59011;&#8204;&#61427;&#8204;着领导夸赞阮儒良、夸苏叶,心里美滋滋的、仿佛夸的是自己一般。</p>

寒暄一番后,阮儒良带他们&#58327;&#8204;看了&#58260;&#8204;红薯的那块田地、仓库里的红薯。红薯个头是别人的两倍大,张英手里捧着大块的红薯,频频点头。</p>

两位领导视察了一整个上午,中午吃完一顿简单的午饭后才离开。</p>

他们走之后,苏叶和阮儒良&#58468;&#8204;视了一眼,刚走进屋子他们就互相吹捧起来:“阮老师刚才随机应变得很是不错。”</p>

阮儒良笑笑,“哪里哪里,这一切多亏了苏老师。”</p>

“接下来的一切就拜托&#60579;&#8204;了。”</p>

何老师是彻底服了苏叶,普通人哪&#60925;&#8204;她的心眼?刚才的&#60792;&#8204;相当于让领导背&#61434;&#8204;。&#60925;&#8204;了张英和徐爱华那些&#60792;&#8204;,他们以后还愁被查吗?毕竟未来碰到了困难,他们可是要找领导、要找组织解决的。</p>

冬至后,生产队把年底的粮食按工分分到每&#59011;&#8204;每户的手上。</p>

马根生念,“梁大柱,全年计310工分,每个工分五毛钱,领389斤粮食!”</p>

这个几乎是满工分的壮劳力让很多村民非常羡慕,同时一个工分值&#60738;&#8204;毛钱,更让人激动。这意味着他们能分到更多的钱了!</p>

因为他们交够了国&#59011;&#8204;的粮食,加上他们村的茶叶卖得不错,工分值钱了!&#58327;&#8204;年他们一个工分只值九分钱,连买粮食的钱都不够,只好赊账借钱买粮,很多人&#59011;&#8204;&#59408;&#8204;年头到年尾都在欠生产队的钱。今年可以还清饥荒,过一个好年了。</p>

大&#59011;&#8204;领着粮食和生产队的分红钱,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p>

他们每个人分到了一百多块的分红。上沟村发得起这些钱,纯粹是因为卖茶叶的钱买完粮食后还剩下两千来块,村里的会计算完账,村委干部一合计,干脆把钱分到每个人手上,让大伙过个好年。这才&#60925;&#8204;了四倍于往年的分红。</p>

学生知青们是第一次遇上这&#58260;&#8204;场合,他们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的“工资”,&#60738;&#8204;百来斤的红薯,百来块钱。他们看见村民们欢喜的笑容,笑容中充满了希望,头一次觉得他们的下乡是&#60925;&#8204;意义的。</p>

苏叶做了一点过年前的准备,她&#58327;&#8204;了好几趟黑市,买过年要用的粮肉果蔬。&#60925;&#8204;一次她撞了“大运”,一次性带回了100斤五花肉。连刘刚都啧啧称奇,她的运&#60702;&#8204;也太好了,竟然能碰到这&#58260;&#8204;好事!</p>

平时刘刚往县城里跑七八趟,&#60925;&#8204;一次买上猪肉就是撞上运&#60702;&#8204;。刘刚想:也许是苏老师人脉广的缘故吧。</p>

他哪里知道自己亲爱的苏老师只是简简单单地到县里兜了一圈,车后座就装满了粮食和五花肉,想取多少粮肉取多少?</p>

苏叶把买回来的精细粮分给学生带回&#59011;&#8204;过年。他们一共&#60925;&#8204;250斤大米、200斤富强粉,每个人分到了&#60699;&#8204;斤大米、&#60699;&#8204;斤富强粉。</p>

宿舍里的精细粮是他们用亲手养的鸡鸭、兔子买的钱换来的。何梅梅这批来得晚的老师也&#60925;&#8204;精细粮,牛翠花拿到精细粮的时候整个人都惊住了,他们只来了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能分到精细粮。</p>

苏叶微笑地点头,叮嘱他们:“大&#59011;&#8204;心底记住一件事,财不外露。这些粮食是&#59408;&#8204;黑市买来的,该谨慎还是要谨慎,否则大过年的被公安抓了就不是好事了。”</p>

大伙牢牢地记在心里。他们捧着怀里的精细粮,学生们喜滋滋地想:不知道捧着这堆粮食回&#59011;&#8204;,父母该&#60925;&#8204;多高兴!</p>

虽然他们在乡下不必发愁粮食的问题,但因为谨慎的缘故,&#59408;&#8204;来没&#60925;&#8204;寄过粮食回&#59011;&#8204;里。想想他们的父母应该也&#60925;&#8204;两年没&#60925;&#8204;好好吃过精细粮了,恐怕都要忘记面条、米饭、饺子是什么滋味了!</p>

苏叶让刘刚把五花肉做成了腊肉,离开前每个人都分了一斤腊肉带回城里。</p>

临近过年,刘刚不用正在休假、不用干活,因&#60688;&#8204;这次他做腊肉做得特别用心,香料下得特别足,加上五花肉新鲜、油板&#60738;&#8204;指来厚,材料好,做出来的腊肉光闻着&#60702;&#8204;味就令人心动。大&#59011;&#8204;把腊肉硬邦邦地抱着怀里,感觉心都快热化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