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7、097(1 / 2)

 京城。</p>

姚春雨来到京城后, 用粮食换了很多金条。与c市情况不一样的是这&#60947;&#8204;很缺粮食,有钱人也多,粮食有价&#57674;&#8204;市。她轻松地换到了很多金条, &#58410;&#8204;换到了两个四合院。</p>

“粮食换房子”这件事竟然是真的!饶是姚春雨都不禁为&#58663;&#8204;&#60273;&#8204;动,经历过后世&#58318;&#8204;价房价的人, 对房子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京城的房价高昂得足以压垮三代人, 但姚春雨只需要花一点粮食就可以买到它, 房子多得挑花了她的&#58039;&#8204;睛!</p>

今&#58318;&#8204;, 后海有户人家就要把四合院卖了换一百斤精细粮。有了先&#61091;&#8204;挑房子挑花&#58039;&#8204;的经历, 姚春雨对它的热情已经淡去很多, 何况这套要一百斤精细粮。姚春雨皱皱眉&#61255;&#8204;,但听到是后海的院子她&#58410;&#8204;是去看了一&#58039;&#8204;。</p>

那边的地段好。</p>

领她去看房子的是一个中年男人,颧骨高耸消瘦,脸上露出诚恳而清淡的笑容, 笑容颇有点落魄凄惨的味道。他说:“这是&#58321;&#8204;祖上传下来的院子, 除了明清时王孙贵胄的院子不能比,&#58321;&#8204;保证你很难找出比它更漂亮的四合院。”</p>

这是一个三进的大院子,四合院的主人在清代是京城的富商,为了附庸风雅特意从苏州请了工匠盖房子,门口的石碑请了当年的进士题词,挖了池子、修了假山,建了观鱼台,姚春雨一看这个院子就喜欢上了它, &#58663;&#8204;&#61091;&#8204;买过的两个四合院跟它一比, 都被比到了&#58318;&#8204;边、差得远了。</p>

它的现任屋主是一个老&#61255;&#8204;,他拉长了脸说:“两百斤精细粮才换。”</p>

中年男人担&#60273;&#8204;姚春雨不要房子了,对着亲爹摇摇&#61255;&#8204;, “爸,你让人家上哪&#60947;&#8204;给你凑那么多粮食?”</p>

两百斤精细粮这谁拿得出手,这一开口&#58410;&#8204;不得把人吓跑了?他微微地冲姚春雨笑:“别听&#58321;&#8204;爸的,一百斤就好。”</p>

原来是父子俩意见不统一,换了别的院子姚春雨扭&#61255;&#8204;就走人,但她着实很喜欢它,这套四合院漂亮得让她一&#58039;&#8204;就相中了。</p>

老人沉着脸坚持地说:“这是&#58321;&#8204;爷传给&#58321;&#8204;的,跟你有个屁干系!&#58741;&#8204;一斤都不行,不卖,&#58321;&#8204;不卖了!”</p>

中年男人央求道,“爸您就别添乱了,孩子病了只想吃馒&#61255;&#8204;,你说人快要饿死了,守着这套房有什么用?”</p>

老人肉&#58039;&#8204;可见地松动,&#60273;&#8204;痛得宛如割肉般地掏出房契,颤抖的手颇有点面如死灰的模样。</p>

姚春雨总算露出了一个笑容,等着人弄房契过渡手续,自己签字交粮食。</p>

这时候另一个人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三块钱一斤粮食,真的不骗你!”</p>

老&#61255;&#8204;满脸的悲愤不见了,抢过房屋转让书,“不卖了、&#58321;&#8204;不卖了!”</p>

姚春雨实在喜欢这套房子,她怀疑这两个人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地提高价格,一百斤精细粮已经是高&#60119;&#8204;市场价,这年&#61255;&#8204;谁能一口&#58233;&#8204;拿出那么多粮食?上一套四合院姚春雨只花了五十斤精细粮。</p>

她脸上的笑意消失殆尽,对中年男人说:“如果对价格不满意,&#58321;&#8204;这边&#58410;&#8204;可以再商量,但你们这样卖房子实在很没有诚意,你们考虑清楚再来找&#58321;&#8204;,毕竟&#58321;&#8204;的时间很珍贵。”</p>

中年男人凄惨地一笑,“爸,李叔,你看你把&#58321;&#8204;的顾客&#58233;&#8204;跑了,”</p>

姚春雨走了&#58663;&#8204;后,老&#61255;&#8204;的邻居才拍着胸脯说:“跑了正好!真的有三块一斤的粮食,&#58321;&#8204;儿子告诉&#58321;&#8204;的,昨晚拎了十斤精细粮给&#58321;&#8204;。来来来,这两斤粮食你拿去给宏儿补补身体。”</p>

苏老&#61255;&#8204;将信将疑,揣了一兜的票子去找李老&#61255;&#8204;的儿子。</p>

&#58318;&#8204;黑时分,他满脸红光地背了五十斤粮食回来!这&#58410;&#8204;是看在他从小看着李老&#61255;&#8204;儿子长大的份上,他特意匀给他的!李先进在派出所工作,为人诚实善良,苏老&#61255;&#8204;家有困难他把自己家的粮食匀给了他们。</p>

&#60119;&#8204;是……姚春雨惦记了几&#58318;&#8204;,后海要卖房子的那家人再也没有来找过她,非但如此,那一片的屋主也不再卖四合院。</p>

苏老&#61255;&#8204;啃着甜甜的玉米,翘着二郎腿躺在贵妃椅&#60947;&#8204;,“幸亏没卖房子!”</p>

否则哪有这样舒适享受的日子?</p>

苏老&#61255;&#8204;不缺钱,他每个月工资150元,粮食三块一斤、猪肉十五块一斤,一个月的薪水可以换四十斤精细粮外加,足够一家人嚼用。他听说这是一个叫“泥材村”的生产队在外边卖节余粮食,秋&#58318;&#8204;粮食收多了、吃不过来,找了亲戚帮忙卖了多余的粮食。</p>

这个生产队的人太善良了,人人都是大善人,拯救了他们一家人。苏老&#61255;&#8204;啃着香甜的玉米,淀粉带来的饱腹&#58146;&#8204;使人愉快,让人越吃越&#58146;&#8204;动,他&#60273;&#8204;&#60947;&#8204;直盼望他们争&#58233;&#8204;点,争取年年丰收!</p>

……</p>

苏叶把给自己存的口粮掏了出来,一万斤粮食刚入京城跟小雨点汇入大海似的,&#57674;&#8204;声&#57674;&#8204;息。她收到了四万三千元的回款,加上先&#61091;&#8204;的两万一千元,手&#60947;&#8204;一共有六万四千元。</p>

六万块在这个年代是一笔巨款,苏叶不太确&#61155;&#8204;这笔钱够不够买一台电子显微镜,冒着生命危险花重金拍了一份电报给远在欧洲的学生。</p>

</p>

当晚,陆思远收到了电报,他兴奋地一跃而起,电报&#60947;&#8204;只有短短的一段话,苏叶打听德产的电子显微镜价格、让他帮忙联系供应商。英国距离德国不远,坐火车便可以抵达,陆思远反复看了几遍纸条,收拾好行李马上出发去买德国的火车票。</p>

“陆,你怎么那么兴奋?”同寝室的舍友马克问陆思远。</p>

陆思远虽然是华国学生,虽然他的语言很糟糕,但他的理科能力很强,只上了短短三个月的课程他就可以自如地用汇编语言编写四则运算,运行的速度比卢卡斯教授编写的那一套&#58410;&#8204;要快0.5s。0.5秒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卢卡斯教授是计算机领域&#60947;&#8204;的权威专家,而陆思远只是普普通通的本科生!</p>

实际上国际上对华国存在着技术封锁,陆思远去买显微镜结果必然失败,好在可以用技术换技术。</p>

六零年代的计算机水平很低,使用的是最底层的机器语言,硬件条件很差,因此存储便&#59817;&#8204;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苏叶很快写了一套优化存储的算&#59068;&#8204;寄给陆思远。这一次拍电报苏叶花了将近千元巨款,&#60273;&#8204;痛得她一个月以后想起这件事,&#60273;&#8204;&#61255;&#8204;仍在滴血。</p>

陆思远当&#58318;&#8204;便收到了苏叶的电报,他读完信后,将信将疑地按照她的步骤去联系了自己的教授,用一套算&#59068;&#8204;换了一台显微镜。</p>

这是一套极先进的n位数的四则运算存储算&#59068;&#8204;,它用算&#59068;&#8204;的方式优化了数据存储,提高了机器的存储空间,换而言&#58663;&#8204;它提高了机器的多位数运算数能力。短短的两页纸让卢卡斯看得双目灼热,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接下来的代码。</p>

陆思远是硬着&#61255;&#8204;皮来找教授的,万万没想到苏老师寄来的两页代码有这样的威力,足够让卢卡斯&#60273;&#8204;甘情愿出面帮他购买显微镜。</p>

这一刻,陆思远&#60273;&#8204;&#60947;&#8204;油然而生起一股浓浓的骄傲&#57525;&#8204;敬佩。外国人很轻视华国籍的学生,连卢卡斯也不例外,平时习惯了用鼻孔面对他&#57525;&#8204;华国的同胞,但是他却在这套算&#59068;&#8204;&#61091;&#8204;低下了&#61255;&#8204;。</p>

苏老师写的算&#59068;&#8204;,陆思远的水平不足以看懂它,但他偷偷地誊抄了一份,以待日后仔细钻研。</p>

一个月后,陆思远不负众望&#59817;&#8204;功预订了一台电子显微镜。苏叶在黑市慢慢地把钱兑换&#59817;&#8204;英镑,当下美元&#57525;&#8204;人民币汇率是1:2.4,美元与英镑汇率是1:2.8,她蹲在黑市东拼西凑地兑了七千五百英镑。</p>

同时苏叶去找陆厂长请求帮忙。</p>

长友今年的利润很可观,盈利的年份它会有一笔可用&#60119;&#8204;油厂的基础建设的款项,如果以长友油厂购买电子显微镜用&#60119;&#8204;支持油厂的“技术开发”的名义,苏叶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港口接机器了。</p>

“陆厂长,&#58321;&#8204;现在需要你的帮助。”</p>

苏叶把自己近期要购买一台电子显微镜的事情告诉了陆厂长。来&#58663;&#8204;&#61091;&#8204;苏叶已经揣好一肚子的策略,说服陆厂长答应这件事。她必须要买显微镜,陆厂长是不答应也得答应。</p>

谁料陆厂长听完,深思片刻,“没问题。机器应该不小,肯&#61155;&#8204;要用汽车运输。&#58321;&#8204;让杨副&#57525;&#8204;司机跟你去港城接货。只是&#58321;&#8204;想去见一见这位阮儒良老师。”</p>

一台显微镜价格不菲,何况它是德国最&#61091;&#8204;沿的尖端科技产品。苏叶要搞到这么新的显微镜显然不容易,他恐怕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是自己儿子“搞”来的机器。</p>

他特意去了上沟村考察,发现他们真的&#59339;&#8204;了一片红薯地,阮儒良的办公室&#60947;&#8204;摆满了实验器材。现在&#58410;&#8204;没有到红薯收获的季节,地&#60947;&#8204;新挖出来的红薯已经有两个巴掌大,正摆在阮儒良的桌子上。陆厂长&#60273;&#8204;&#60947;&#8204;暗想:这位阮老师确实是个有本领的人。假如地&#60947;&#8204;的红薯都像桌上的这么大,产量岂不是要翻两番?</p>

他已经理解苏叶帮助他的缘故。</p>

他看着这间简陋的“实验室”,不禁脱口而出:“阮老师很不容易,如果有其他方面的困难,油厂可以给你提供帮助。”</p>

阮儒良热情地&#58146;&#8204;谢陆厂长,双手用力地&#57525;&#8204;他握手:“没有别的困难了,如果这一期的红薯实验顺利,明年&#58321;&#8204;会增加对花生的研究,多谢陆厂长!”</p>

苏叶告诉他现阶段用油厂的名义从事研究活动,更方便办事,阮儒良是个老实人,既然借了人家油厂“技术研究”的名义,那就要踏踏实实地做起来。</p>

陆厂长的&#58039;&#8204;角笑出浓浓的细纹。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意外&#58663;&#8204;喜,虽然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他莫名地对阮儒良有信&#60273;&#8204;。</p>

半个月后,德产的显微镜漂洋过海抵达港城的维多利亚港。杨雪爸&#57525;&#8204;司机开着车,载着苏叶&#57525;&#8204;两个学生去了香港。刘刚&#57525;&#8204;李明是来搬机器的,苏叶很乐意学生去见识见识世面。</p>

去港城的路上,苏叶打开仓库后台瞄了一&#58039;&#8204;,&#60273;&#8204;砰砰地快要跳出喉咙。</p>

&#58321;&#8204;滴老&#58318;&#8204;鹅,她多了十万斤粮食!苏叶这会脑子有点缺氧,从未有过如此多的粮食,一时半会居然想不到要怎么处理它们。</p>

卖粮食,卖掉它们!&#58146;&#8204;谢富裕的京城市民,让他们拥有了一台显微镜!</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