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许多其他地方一样,竹楼街也是千山传统的商业街,只是比起临江的文昌庙要小得多,甚至也远远不如江左的兴隆街。()
竹楼街实际上是没有竹楼的,据说以前有,后来换成了一排排低矮单调的洋灰砖房,路的两边栽了洋槐梧桐,马路很窄,路况也很不好,载重卡车进来便很难出得去。之前一切自由市场均被视为藏污纳垢之地而被革命洪流荡涤殆尽,如今情况好了许多,至少不会像从前管得那么严了,开始有人来做生意,而且正变得越来越多。
“去那么早做什么?你不是说至少要10点以后才会逐渐热闹起来吗?现在去准没有人的,你那一大堆东西拿去卖鬼呀!”江娜有些不满的嘟囔着,自从离开学校,她还从没起过那么早。其实他们头一天晚上便进了县城,早上天还没亮张卲伟就去敲门,甚至来不及梳洗就把她拽了出来。
“你以为那还像你看电话那样吗?不早点去,那还会有位子,何况咱们还是外地人。”
张卲伟说的没错。因为是自发形成的市场,再加上缺乏管理,竹楼街比起文昌庙来要混乱得多,那里甚至没有固定的经营场地和摊位,来得早的人,占一颗树便是铺面,占一段街沿边便是摊位,来得晚一些的,便瞅个空处席地而坐,抖包解袋亮出商品便吆喝起来,更多的人甚至连席地而坐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很有可能既是买家又是卖家,提着塑料或是帆布兜子,好一点儿的还有造革的,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四处窜梭。
与兴隆街文昌庙比起来,竹楼街显得非常特殊,虽然还只是第一次来,江娜也有注意到,这地方卖电子元件的特别多,电阻,电容,漆包线,二极管……不一而足,比较起来,买卖其他的商品的不是没有,显然是不多的。
“这里原本就是靠那些业余电子爱好者的热情支撑起来的,没有他们,也就不可能有几天的竹楼街。”一旁摆摊的大叔显然就是本地人,而且还很有可能就是亲眼见证着竹楼街兴衰的最早一批人。与很多人一样,他也是斜背着军用小挎包,面前的塑料布上摆满了各种电子元件,唯一比较特殊的大约就是他总是抱着个木头匣子,雕得很精致,那年月,能像他这样给收音机套个木头匣子的便已经很让人羡慕了。
“唉唉唉,别摸别摸,说你呢,不买就放下,看可以,别摸来摸去的,让你摸绣了,我还卖给谁去?”正说着,有人在大叔的摊子前翻检着二极管,大叔正要去招呼,只看了一眼,立刻高声呵斥道。竹楼街的人气挺足,甚至不输文昌庙,不过或许正是由于当初是业余电子爱好者相互交易起家的关系,喜欢来这边逛逛的人也未必就是打算要来买东西的,也许只是要来看看,甚至纯粹就是故意来给人找不自在的。就像眼前这位,一看便知道是附近的学生,花几分钱买个电容电阻什么的还有可能,一块多一个的二级管显然就不是他们买的起得了,也难怪大叔连碰都不愿意让他碰一下。
“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什么一类甲等,等外品罢了,那么紧张干嘛?”那少年个头蛮高,甚至比张卲伟也矮不了多少,刻意装得老成一些,不过那张稚气未脱的脸却是骗不了人的,“你看这电阻,连个标签都没有,一看就是阻值误差不达标的次品,要想用我回去还得一个个的用万用表测电阻,还有这电容,苏式的,难怪说会生锈,搞不好回去用用就齐根断掉了,就没有日式的吗,好歹人家用的不会是铁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