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五代河山风月> 221、战争借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1、战争借口(2 / 2)

只能暂时把事情压下去,大不了到时候四万多新兵先不往北吧,他这么想。</p>

到显德六年三月初,史从云和官家,几位宰相商议之后决定先让韩通北上,到河北征发民夫,修理拓宽沧州的河道,好让后续大军船只能够顺利北上。</p>

韩通领命,在三月初二奉诏离开京城北上,去处理这件事了。</p>

同时三月初四,当初因为在寿州疏忽大意被刘仁赡打得落户流水的李继勋也被调回京城,他当初已经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侍卫司三把手了,结果被罚降职为河阳节度使,几年后的现在终于把他调回京城,官家准备打大战,猛将都要调回来。</p>

三月六日,淮南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奉诏从淮南扬州赶回来,开始重新统领侍卫司。</p>

史从云没有去见他,他和李重进关系很差,见面说不了好话,加之他们现在是禁军两司的头把手,见面也不合适。</p>

此外还有大批外镇将领逐步调会京城。</p>

稍有头脑的人都明白官家这是要有大动作了,而且这次的动作不同以往的大,几乎所有的战将都开始调集回京。</p>

.......</p>

到三月十四,史从云一大早就骑马到枢密院官署和魏仁浦等人商议这次出兵的事,众人已经开始准备出兵借口了。</p>

师出有名是很重要的,即便有绝对的力量。</p>

以后世两个超级大国作比,m国和s国,他们都出兵过中亚,碰的头破血流,都是赤裸裸的侵略,但不同的是s国几乎受到全世界的抵制,m国却没有那么大的舆论压力。</p>

为什么?</p>

因为s国傻,做事不动脑子,自以为自己武装力量强大无比,天下无敌。于是就连个师出有名的战争借口都懒得找了,结果国内百姓不支持,自己的士兵士气低迷无心作战,国外口诛笔伐,全世界群起而攻之。</p>

而m国很狡猾,开战有理由最好,没理由就自己制造理由也要“师出有名”。</p>

这就有点像当初沮授和田丰劝阻袁绍不要急着跟曹操打官渡之战的理由一样,己方力量是强大,可天子还在曹操那呢,咱们一打不成反贼了吗?到时外面口诛笔伐,自己这边可能士气低迷,不得人心,应该找个合理的战争借口再开战。</p>

而对辽国的战争借口众人商议了一下午,有一条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收回燕云十六州。</p>

这样对外他们已经有说法了,能让南唐、蜀国、南汉、吴越、北汉等国放心。</p>

但对内如何安抚国内百姓和将士还需要一个借口。</p>

他们高层是有雄心壮志,但百姓的想法不一样。</p>

这时候可没什么中华民族的概念,也没有什么历史责任感,民族责任感。</p>

百姓们多数大字不识一个,活着都困难,哪有那功夫跟你学这些了解这些。</p>

多数百姓只会觉得你们不打仗我们过得都一样,凭什么要让我们去拼死拼活,流血流泪,家破人亡,打下来十六州我们有什么好处吗?反正怎么还不是过苦日子。</p>

站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去考虑这件事,确实也有道理,而且当下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p>

所以对内也需要战争借口,他们提议就拿去年和之前辽国不断出兵,抢掠他们的边境百姓,杀了数百人,劫掠上千人作为借口,这种实实在在的仇恨是必须的。</p>

</p>

下午,官家也来了,他们把商议出来的写好的檄文给官家看,官家看后很满意。</p>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北方又送来加急战报,为了不打扰他们魏仁浦出去外面的厢房听取战报,结果才出去一会儿就笑呵呵的进来了。</p>

官家好奇的问:“前线有捷报?”</p>

“回禀官家,不是捷报,是河北的,辽国南京留守萧思温率军夺了咱们河北北面的一个县。”</p>

众人一愣,这不是坏消息么,咱们魏仁浦还笑成这样,不过很快反应过来。</p>

“这下师出有名了!”王朴也抚须笑道。</p>

.......</p>

春三月末,辽国南京留守萧思温给想睡觉的大周送了一个枕头,他大概是急于想要表现或是想弄点战功升职,也可能是单纯的就是手贱,见周军防守松懈动了心思。</p>

无论是哪种,他的这个做法可帮了大周一个大忙,朝廷正想办法激起百姓和将士们对战争的热情,减少抵触,潇思温立即就干出这样的事情来。</p>

之后几天,官家下令让翰林院的陶谷,卢多逊,暂居润等文人立即起草文章,怒斥辽国罪行,其中夸大许多然后散布出去,说辽国进攻北方边镇,夺取了大周好几个县,屠杀将士和百姓数万,惨绝人寰,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实在恶贯满盈,丧尽天良。</p>

一时间大周民怨沸腾,京城及其周边州县处处愤慨,不少读书人进京在东华门外请愿,希望朝廷出兵,严惩辽国。</p>

最多的时候居然多达上千人,东华门外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人。</p>

官家于是带着史从云和李重进在众多禁军将士保护下出去见人,同时向他们保证定会严惩辽国,为百姓讨回公道。</p>

此事也很快传扬出去,到四月下旬,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事情已经在周国境内大面积传开,大周举国都开始支持这次北伐了。</p>

而百姓和将士们心目中最合适的将领毫无意外正是接连打败过北汉、契丹(忻口小胜一阵,吹开了)、蜀国、唐国、南平、武平的史从云。</p>

官家也顺应民意,四月二十八的大朝会上正式任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师,殿前都点检史从云为河北招讨使,全权主理北伐契丹的大事。</p>

史从云心想,只怕到现在萧思温心里还是懵逼的。</p>

他大概以为打个县就像以前一样,他们和大周在边境上打来打去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没想到这次会招至周国的十万大军!</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