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五代河山风月> 189、点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9、点将(2 / 2)

老爹史彦超是大周第一猛将,还有向训、司超、王仲、邵季、王环、曹彬、李处耘、赵匡胤、王审琦、高怀德、韩令坤、董遵诲、罗彦环、慕容延钊等众多大将都强有力的执行了他的命令,这也是保证他这个都招讨使的命令能够执行下去最终取胜的关键。</p>

否则就算上面是神机妙算诸葛亮,下面执行起来十分拉胯,那战也是打不赢的。</p>

所以作为战争准备的最重要一环,点将也是十分重要的,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将领,对于战争成败很重要,所托非人导致战争失败的惨案历史上比比皆是。</p>

于是当日史从云没直接回答,而是对官家道:“官家,此时重大,请允许臣慎重考虑,后日亲自入宫给官家答复。”</p>

官家也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正如当初打赢伐蜀之战,是王溥推进向训,向训有推荐了史从云,事实证明向训和史从云都是伐蜀之战胜利的关键人物。</p>

所以时候官家还专门因为这是奖励了王溥。</p>

而官家任用史从云为都招讨使获得淮南大胜之后,也威望大增,人们都觉得官家是有识人之明的明主。</p>

所以点将很重要,官家也点头答应让他想两天。</p>

回家后史从云其实很纠结,用谁为将,他心里有一些人选,首先是李处耘、司超、王审琦、王仲、邵季、董遵诲、申知义等等.......</p>

人选太多了,很多都是他忠心的老部下,可他其实最放心的还是赵匡胤.......</p>

打淮南时候,赵匡胤就是功劳仅仅次于他的第二梯队,而且和第二梯队中的史彦超,李重进比起来,他显然是领头的那个。</p>

也就是说,他是淮南之战的第二大功臣,清流关大捷,攻破滁州,六合大捷等等都是他打的,而且史从云还知道,如果他没有来到这个世界,那么紫金山大捷、涂山大捷还会是赵匡胤打的。</p>

也就是说,整个淮南之战,他会是第一功臣。</p>

可史从云心里放不下顾虑,赵匡胤本事太大,大到让他不安,而且历史上后来赵匡胤的种种作为,更是令他无法完全放心戒备去用这个人。</p>

可理智上,如果为战争胜利考虑,那用赵匡胤这样的智勇双全的将领,显然是最好的选择,他又怕赵匡胤立功像历史上那样一飞冲天,最终反噬了自己.......</p>

所以史从云当晚久久难以下定决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p>

.......</p>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纠结的不只他一人,同在大梁城内,赵府的赵匡胤也十分纠结。</p>

赵匡胤是军人家庭出身,他是在洛阳夹马营中出生长大的,所以从小就一股子军人的豪迈气,可他如今的成就,已经远远高于父辈了。</p>

他一张黑脸看不见表情,面前的石桌上放着一封书信。</p>

这是河北的张永德寄来的,他和张永德的关系一直很好,有因为张永德身份而攀附的成分,但也有真心相交的情谊。</p>

张永德在信中说,契丹果然连续扰边,希望他北上帮忙防御河北,抵御契丹。</p>

可同时他身为殿前司高官,也知道官家准备兵发荆楚之地,都招讨使史从云正在考虑点将的事情,如果能跟着他出征,获得战功的几率很大。</p>

史从云向来是个能征惯战的大帅,这点军中人人认同。</p>

只是张永德已经开口,而且张永德也是皇亲,权势很大,还是殿前司的一把手,他的最高长官。</p>

一时间赵匡胤也陷入两难,到底是跟张永德,还是更史从云?</p>

张永德权势大,还是皇亲贵胄,是官家信任的人。</p>

史从云能征惯战,立功无数,跟着他肯定有功劳、</p>

一时间他也拿不定主意了........</p>

正当他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三弟赵匡义来叫他去前厅吃饭。</p>

赵匡义答应了,和白白胖胖的弟弟一起去,路上依旧在想刚才的事。</p>

“二哥有心事?”</p>

对于这个小自己十二岁的弟弟,赵匡胤向来十分疼爱,也十分关心看重,因为他觉得三弟很聪慧,见他这么问便点点头,也没掩瞒把方才的忧虑说出来。</p>

两人一面说一面走,不知不觉就放慢了脚步。</p>

结果赵匡义听完后停下脚步,一脸着急的道:“二哥糊涂,史从云能打又如何,所谓功高盖主,只怕早让官家猜忌了。张永德是官家亲族,又是殿帅,足见信任,跟他才能表对官家的忠诚,往后必然飞黄腾达。”</p>

赵匡胤听了一愣,他这个弟弟很有见解,不过只是微微点头转移话题,“我们快些吃饭去吧。”</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