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五代河山风月> 176、史从云的高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6、史从云的高见(2 / 2)

到了这个位置,注定皇帝不能放心。</p>

臣子主动犯错,是给皇帝送一个把柄,让皇帝有刀,这就是君臣之间的默契。</p>

如果他在南唐不犯错,全军都觉得他该当都点检,官家又不想让他当,那官家就会失人心。</p>

人人都会觉得官家小心眼,官家有功不赏,任人唯亲。</p>

到时候官家也会畏惧和忌惮他的声望和人望,导致君臣关系破裂,很有可能他的下场就是韩信的下场。</p>

可一旦他主动犯错,就是给官家递一个把柄,主动替官家去了所有的困难。</p>

官家难道不会猜他是主动犯错的吗?</p>

就像萧何主动自污抢百姓的地,王翦主动贪得无厌的要东西,刘邦和秦始皇难道不会想一下他们是不是故意的?</p>

可知道他们故意又怎么样?这是臣子自己送把柄给皇帝,以表自己表忠心啊!</p>

这是一种对皇帝的政治妥协和政治保证,稍有政治常识皇帝都会欣然接受。</p>

像史从云回京之后的作为,给郭荣一个把柄,往后郭荣要是觉得他有问题,觉得他有二心,完全可以用贪污受贿的罪名把他拿下。</p>

到时人证物证具在,整个京城百姓都可以作证,文武百官也无话可说,也没人可以指责官家什么。</p>

有了这样的把柄,有了这样的妥协,主动把自己的罪证送到皇帝手中,官家当然高兴了,也敢放心用他了!</p>

这就是政治博弈,靠情感是不管用的。</p>

如果哪个皇帝靠着情感驭下,感觉手下那个大臣对他忠心耿耿就是忠心耿耿,不忠就是不忠,而不是用政治手段去驾驭,那十有八九是昏君。</p>

利益重大,权势重大时,情感是最靠不住的。</p>

史从云很巧妙,他直接给皇帝送了政治上可以拿捏他的把柄以换取郭荣的信任。</p>

所以换来的就是官家的放心,让他得以参与重大事务。</p>

而且官家的特点是大事果决有魄力,但政治敏感度确实不是他的长处。赵匡胤篡位的时候,殿前司、侍卫司九位高官(有一个没记载,或许空缺),居然有七个都是赵匡胤的自己人,中高层将领,外镇节度使中,大多是赵匡胤的亲信,那还让郭宗训和顾命大臣玩个屁啊,除了投降没选择.......</p>

等到宫中,宦官已经在外面等候,直接迎他去宫内。</p>

这次没有去垂拱殿那边,而是在三省官署,位于皇宫东面,进去之后一排排的厢房,有不少是四开,六开厢房。</p>

待走了一会儿,到一处天井外,众多青衣侍卫把守,史从云就知道官家十有八九在里面。</p>

宦官让他在屋外等,自己进去请示,过了一会儿官家果然派人出来让他进去。</p>

史从云进去之后,看到了王溥、魏仁浦、王朴、范质等一般人。</p>

官家正听着王溥和王朴说什么,他站得有点远,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往前去,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p>

魏仁浦和其它官家见他来纷纷来打招呼,只有范质哼了一声,没说话,史从云懒得跟这老头倔,也行了个礼不再多说。</p>

魏仁浦小声对他道:“官家与三省官员正商议接下来两年的国家大事,想到史副帅曾经有过守江必守淮的高论,就让人去请你过来共商大事。”</p>

那边王溥和王朴似乎有了分歧,随即官家看过来,见他到了就招手道:“史卿过来,朕想听听你怎么说。”</p>

史从云连忙上前行礼,随后看向王溥。</p>

“官家想让我等商议一下明年后年的大事,是继续出兵还是平治天下,要继续出兵则该出兵哪里。”王溥明白史从云的意思,为他阐明要点。</p>

史从云点头,想了一下回答道:“官家,臣认为出兵不能停,有两个理由。</p>

一是天下分崩离析,四海未平,而且唐末以来割据混乱已经历经几十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是该到天下一统的时候了,而我大周兵强马壮,上下同心,天下该由我大周来统一。</p>

其二,正如当初韩信在汉中劝汉高祖的缘由,如今四海未宁,人心未定,将士们还有打仗的心思,一旦天下安定下来,再想出兵就是难事。</p>

官家试想,如果我们此时安定下来偏安一隅固然舒服,也不用奔波劳累死人,可到时十几年,几十年之后,将士们家里有了爱妻爱子,要供养全家,谁还愿意上战场厮杀?</p>

到时候出兵,大军这么多年没有训练,没有见血,岂不和唐国西蜀的军队一样了,到时候如果北汉、契丹南下,我们即便富足,却没有敢打仗,会打仗,愿打仗的士兵,只能把十几年养起来的基业拱手送人。</p>

所以臣以为要平乱就要趁乱,切勿等到承平日久再想起来一统天下,到时人心不齐,离心离德就晚了。”</p>

官家听完点头,王朴、魏仁浦等人也投来赞许的目光,不少人的目光也都汇聚在他身上。</p>

史从云的高见说完,整个朝堂的安静了一下。</p>

官家神情高兴,“不错,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那你说说,如果要用兵,我们该向何处用兵呢?”</p>

史从云想了一下,开口道:“王知府(王朴)的方略某觉得十分可行,先南后北,重在契丹。</p>

辽国大势已成,不是一下就能打垮的,当下如果和他们正面冲突,就好比赌博,我们有胜他们的可能,他们也有胜我们的可能。</p>

可当下我国只有半个河北,河南,齐地,关中和淮南,咱们如果输一次就会伤筋动骨,辽国输一次却伤不到他们根本,所以臣以为当下和他们打并不划算。</p>

因为以王知府的计策,吞并南方诸国,随后以南方作为钱帛粮草补给,发关中、河南、河北、齐地等雄师,方可与之决一死战。</p>

到时万一时运不济,咱们战败一场,也有大后方支撑,完全可以卷土再来。”</p>

听完这番话,王朴看他的眼神更加热烈,仿佛看到知己一般,魏仁浦也点头赞许。</p>

官家却微微皱眉:“若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必是不世之功.......”</p>

史从云猜到官家的心思,他是把自己和唐太宗比的人,肯定十分渴望在史书上留下一笔。</p>

可当初李世民为了大业,可是忍受了城下之盟的啊,他后来那么风光厉害,也是前期的理智忍辱换来的,干大事的人不可一蹴而就,急功近利是大忌.......</p>

史从云心里这么想,不过没有对官家这么说。</p>

“夺回燕云十六州势在必行,也必然是官家的功德,不过臣以为当下我们还不具备那样的实力,应该把目光放在荆、楚和蜀国。</p>

而且在此期间,若北方有机会,我们也可以临时改变策略,蚕食幽州以南,太原以南的地区。</p>

先夺回十六州中部分州县,只要不动幽州,辽国大概不会与我们拼命,待到吞并消化南方,就可大举北上,与辽国逐鹿幽州,收复燕云十六州。”</p>

官家听了缓缓点头,“你说得不错,朕或许确实心急了,你替朕好好习训禁军,时刻准备好。</p>

朕再想想,诸位有见解也尽管说给朕听听。”</p>

史从云连忙拱手,王朴和魏仁浦也拱手,小声对他说,“史副帅高见啊。”</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