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国色倾城> 第十三章 金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金筒(2 / 2)

“那又如何?”拂晓俯身拾了片青翠的竹叶在手中轻揉。

“元朝为政时以金银为准备金在全国发行纸钞,元末时所发行的纸币约为千万白银,折合为黄金大约百万两不到一些,大都被围前元顺帝逃跑带走了大批细软珍宝,但是这上百万两的黄金却不是说带便能带走的。”

手微微一抖,好端端的一片竹叶立时撕成了两段,眉心花钿映着穿过重重竹叶照落的日光时亮时暗:“这么说来,这黄金还在昔日的上都今日的北平?”

朱棣从竹叶缝中瞥了一眼睛好无云的天空低声道:“父皇的密旨中是这样说的,他要我们尽快找到百万两黄金的藏身之处,以免为元朝所用,对我朝造成威胁。”

拂晓低头不语,恰时一滴从叶间滚落的水珠滴在她垂落的睫毛上,宛若蝴蝶沾染晨露的翅膀:“事隔二十多年,父皇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也许……在这二十几年间元朝已经取走了呢?”

“不可能!”朱棣断然否决:“百万两黄金是一笔极大的数目,元朝绝不可能在不惊动北平驻军的情况下取走金银,而且父皇密探查得的情况是黄金依然在北平,至于在何处就不得而知了。”

“父皇的密旨中还有提到过什么?”宝藏可能藏在任何一个地方,若没提示,想在偌大个北平城中找到无吝于大海捞针。

长年执刀的手抚过一根根光滑如镜的竹身,徐徐念诵:“天之涯,水之尽;金生处……”

“后面呢?”拂晓追问停下不言的朱棣。

朱棣略显无奈地摊了摊手:“密旨中只有这么一句半话,后面的父皇自己也不知道,叫我们想办法追齐这句偈语,然后根据线索寻到宝藏的藏身地。”

“天之涯,水之尽;金生处……”拂晓低声念了一遍露出几许苦笑:“父皇这次可真是出了个难题给你,这九个字残缺不全意思模糊,实在令人费解。”

“不必替四哥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事情总是会解决的,也许很快就有线索了呢?四哥手下这么多人可不是拿来摆设的。”他顺一顺拂晓颊边的珠络,说得极是轻巧。

“那父皇可有规定时限?”她仍旧不放心。

“没有。”他一脸轻松地回答,彼时恰有侍女远远禀报:“启禀王爷、公主,王妃求见。”

“让她进来。”朱棣拉了拂晓穿出竹林迎向姗姗走来的燕王妃徐氏,徐氏于洪武十年嫁与朱棣,之后一直夫妻和睦恩爱,虽年过三旬生育数子但因保养得宜,看着容色依旧。

“见过四嫂。”在徐氏朝朱棣行礼的时候,拂晓亦欠身施礼,不等她屈膝徐氏早一把扶起了她笑吟吟打量:“都是自家人不兴那套虚礼,说起来我都还没好生谢过你呢,若不是有你,王爷和这一大家子人此刻还不知怎么样呢?”

拂晓含笑嗔道:“四嫂刚还说不兴虚礼,现在又跟我客气,可不是拿我当外人看嘛!”

徐氏被她说得直笑,点着她的额头道:“瞧你那张小嘴,真叫一个锋利,罢了,我说不过你。”她瞥向朱棣道:“王爷,炽儿醒了,您是否要过去看看?”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年十五,因素日喜静厌动兼之幼年时得过病行动不便,所以身形肥胖的他体质远比一般人弱,此次被关在冰窖中冻伤了身子一直昏睡,直到如今才醒转过来。

朱棣温和言道:“我还有些事要处理晚些再去,让小十先随你过去吧。”

徐氏也不多说,应了一声便牵起拂晓的手离开,一路上有说有笑甚是热闹。

直至她们踏上远处的台阶,朱棣方收回了眷眷目光,转而从怀中掏出一卷素纸,摊开来正是封于金筒中的密旨,其上内容与适才朱棣说的一般无二,只是底下还多了一句话:着令年内寻得宝藏上交朝廷,不得怠慢。

精明强干者如朱棣对此也只能报以苦笑,双手微一用劲,素纸化做无数的支离破碎的纸片,飞离手心的同时被风带入竹林与那片片竹叶共舞。

纸可以撕碎,但强加在身上的命令却不可以违背……

在朱棣离开后,有人来到了他原先站的地方,沿着风吹的轨迹将那些碎纸一片片拾起,还原如初……

--------------------------

话说小羽,看来我把无垢小朋友写的太弱了点,让你不喜欢,其实吧他吧,还是挺好滴<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