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无奈三国> 第四百八十四回 诸葛亮出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四回 诸葛亮出世(2 / 2)

吕蒙、徐盛急忙过来给诸葛亮施礼。诸葛亮也再次地还礼。

见礼已毕。孙权向诸葛亮问道:“先生。适才我那手下二人之言,先生也是听到的了。他们二人各自说的都有些道理。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这些骚扰先生来的贼人,到底是何人所派?”

诸葛亮对此笑而不答,不加断言。只是微笑着说道:“吴侯请入内说话。此处荒凉,却是山人有失待客之道了。”

孙权疑感不解,入得厅内。孙权向其询问道:“先生,适才吕子明所言,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先生因何笑而不答?此二人皆是我地心腹手足,先生只管直言无妨。”

诸葛亮微笑道:“谋略之策,在乎人心,若是有高谋之士,反其道而行之。吕子明之言,岂不是正中他们的诡计?”

孙权等三人,当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世上若有如此高人,白己等人地算计皆在他人的谋略之中,那战场之上,岂不是仁由其宰割?

孙权沉声问道:“先生。依你之言,这六个杀手死士。还是那个幽州地刘明所派不成?”

诸葛亮再次笑道:“非也,非也。那幽州的刘明,兖州的曹操,皆当世豪雄,智谋深远之辈。手下又有无数智谋之士辅佐,此二人皆有可能行此事。而且,断人谋略,首在知彼,只有知其行为惯例,才可依事推断。山人此时不过一村夫。既无情报人员,也无手下。所知消息,不过是一两友人,口口相传耳。如此,又怎么能断定此事到底是刘明所派,还是那曹操所为。此非神人所能断也。”

孙权没想到诸葛亮竟会如此说,既感到这个诸葛亮是一个大有智慧,大有才能的人,又微微的感到有些失望。孙权下意识地说道:“难道先生就不准备分析一下到底是何人要准备加害于您的吗?”

诸葛亮依然微笑道:“天下间能有如此实力,只是为了要杀一个区区的山人,就能派出如此死士的诸侯,除刘明与曹操,再无他人。而此二人皆与山人有过接触,也皆都被山人拒绝了。为了山人不被他人所用,此二人派出杀手,杀害山人,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分一些迟早,不会有什么异同。这分与不分,又有何必要?而且,山人既不愿辅佐他们,也无力与他们对抗,多说这些,又有何益?”

孙权一听,来了兴趣。这诸葛亮到也是一个妙人,别人杀他,他都这么的洒脱,真是不简单。

孙权随即问道:“先生,那曹操持掌朝政,自天子以下,一言定之。那刘明气吞山河,兵雄马壮,世所披靡。先生因何不愿辅佐之?”

诸葛亮还是智珠在握的说道:“那曹操随持掌朝政。拥有大义之名份。然当今天下,刘明羽翼已成。又有先皇辅政之重托。曹操自保尚且困难。何况那曹操虽有爱民之举,但是其屠城之举,屡见不鲜。足可见其残暴不仁。此等人,政见与我非同,朝野之中,又有其党派林立。山人就是辅佐与他,也不见得能得之重用。说其不听,任山人有回天之力,也是难以挽回必败之局。况且,以其之残暴,就算他听得山人之言,重整了山河,可史书上也难免留下暴虐的一笔,山人随之,也是骂名千载,此非智者所取也!”

孙权闻言,点了点头,觉得诸葛亮说的甚是在理,这曹操的名声虽然显赫,可是其屠城的作为,却大大的抹杀了曹操的功绩,曹操就是功劳再大,也难以洗刷这一污点。恐难逃史书的谴责。想到这里,孙权暗喜:看来这曹操也就貌似强大。既有内忧,又有外患。自己倾江东之力,与之对敌,应有一搏之力。

而这时,诸葛亮再次言道:“那幽州的刘明,其志向非某所能及也,也非天下人所能及也。然,其志向却过于理想化,虽然此时尚且不显,但行政之上,危机处处,密布其中。稍有差池,立时土崩瓦解。

即使是除了山人在没有他人看出其中的奥妙,并在那刘明的大势之下,安定了天下,但刘明百年之后,其危机必然显现,到时候,天下仍然陷于混乱。百姓仍然受苦。山人辅之何益?何况,即使是山人愿辅之。

敢行此变革激进之政,那也必是一个偏激执拗之人。山人直言劝告,其未必肯听。徒惹杀身之祸耳。还不如逍遥山林,来的快活。”

孙权闻言大喜,此时的孙权,首怕曹操大举进犯。再怕那刘明果然有传言中的那么厉害。即使是战败了曹操也挡不住刘明一统,平白的为他人做了嫁衣。如今这两人在诸葛亮的分析下,都各有缺点,那诸葛亮应当有足够的实力为自己出谋划策,抵挡那曹操,以及其后的刘明。

孙权当即站起身来,一躬到地的说道:“先生。仲谋不才,江东也是颇基业。唯缺高人指点耳。当今乱世。仲谋也有意与之争锋,佑一方的百姓,成万世的基业。先生高才,若肯指教。仲谋愿以师侍之。

江东上下,以先生为谋主。请先生助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