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执掌光明顶> 304章 人各有志不强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04章 人各有志不强求(2 / 2)

赵禹称王之后,原本五行旗秘营这一颇带江湖色彩的构架便被裁撤,转而改建为殿前四卫之一,而颜垣这个原本秘营的主管人,也成为明教这些头目中第一个获得正式官身的,被任命为殿前卫指挥使。或许是负责主管间谍密报的原因,颜垣也颇有几分扮人像人、扮鬼像鬼的本领,整齐簇新指挥使官袍穿起来,原本身上弥漫着的草莽气息荡然无存,周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凛然不可冒犯的浓烈官威。

走进新落成的楚王府,颜垣左右观望片刻,对赵禹笑道:“以教主如今在江南的威望权势,这王府的确有些不甚相称,太朴素了些。前段时间,我去过张士诚的吴王府,那般富丽堂皇,只怕连皇宫都比不上。”

赵禹听到这话后,摆摆手笑道:“一地一风俗,苏州繁华崇虚之地,有那般富丽堂皇的殿堂,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咱们应天刚刚历经兵灾,正是大兴土木修葺整顿的时候。许多百姓尚流落街头,这时候我还凑那热闹做什么,有瓦遮头就好了。”

颜垣听到这话后叹息道:“可惜许多人领会不到总管的深意,如今应天城中处处大兴土木,竞相攀比,营造私宅。”

赵禹只是笑了笑,并未说什么。对于麾下群臣众将,赵禹除了每每在大节方向加以提醒外,个人小节问题,向来不加理会。百种米养千样人,他不可能完全约束众人皆是一副为国为民、忠肝义胆的样子。这些前来投靠他的人,或是为了振兴汉统、施展抱负,或是为了光宗耀祖、荣华富贵。不论是高尚抑或自私的理由,只要这些人并不触犯律法,脸面上尚能过得去,赵禹便不会加以制止。若这些人所作所为真的与他心中大略相悖,如眼下这般耽于享乐、不思进取,赵禹也不会严令呵斥,只是渐渐投闲散置不再重用。

终究都有君臣一场的情谊,那些人若只爱慕眼前的荣光富贵,而没有更进一步的抱负打算,赵禹也乐得给他们一场现世的荣华。

因此,在进驻应天的这半年时间中,有一大批最初跟随赵禹的臣子渐渐远离了权力的中枢,担着一个品阶虽高却无甚大权的闲散官职,热衷于兴家置业,不亦乐乎,只要不是明目张胆巧取豪夺,在应天城中倒也百无禁忌,过得快活。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真正有才能有抱负的臣子被提拔重用起来,如原本并不算出众的沈万三,已经渐渐被提拔到位高权重的度支转运使,贵为财相。而许多新投靠来的人中,也着实涌现出一批可堪大用的人才,比如李善长之流。

赵禹用这样一个潜移默化的手段,渐渐完成了权力的转接和新的构架,以适应更高层次的统治。麾下臣僚们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便有一二叫屈埋怨之声,却也不足动摇目前这安定平稳的大氛围。

颜垣此来是作每三天一次的简报,如今他手下人马,明面上虽只有殿前卫一千五百卫士,实则隐藏在暗处的谍报人员,从东海之滨到天山之巅,从塞北苦寒到南洋爪哇,从深宫宫闱到市井码头,可以说皆有其耳目,遍布大江南北,天下无论何处一旦有不同寻常的异动,便能在最短时间内反馈到应天来。

如此庞大广阔一个局面,每天事无巨细传递消息的信报,若汇集起来,数辆马车都承装不了。这么多的消息传递,大部分都无甚用处,单单汇总统计,分门别类,从当中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每天便要动用超过数百人。而那些判定没有价值的,却也不能弃之不用,而是要专人誊抄下来,分门别类予以存档,以备时势变化随时翻阅取用。

颜垣作为如此庞大一个组织的负责人,大权在握,却也战战兢兢,唯恐一时疏忽判断出现错误,让真正有用的消息遗漏抑或传递不及时。

在这些庞大的消息来源中,其中有一些是赵禹专门吩咐无论事无巨细皆要呈报的,其余的则需要颜垣与其手下判断遴选,每隔三天呈报一次。

最近赵禹重点在关注北地的形势变化,颜垣也将此作为重点着重来汇报。除了大局势的变化,便连小节诸如六派营救门人的情况也讲述了一遍。

江湖上这些事情,眼下已经不足劳动赵禹费心思量,他鼓动这些人北上给鞑子朝廷添乱,逼退那些本就是小道的刺客尚可,若想凭他们给应天争取到眼下最难能可贵的时间,却是根本不可能。因此,他将这些事情也只当作消遣故事来听一听。及至接到颜垣呈上来须由他自己亲自拆阅的几封书信拆开一阅后,赵禹才微微有些色变,沉吟片刻后才说道:“说不定咱们还要往大都派人去好好经营一下,若是方便的话,倒是不妨救一救六派那些人。到底是咱们汉人一脉,不该落在鞑子手里被肆意凌辱。”(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