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醉卧江山> 第四百二十五章 盛宴(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五章 盛宴(5)(1 / 2)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坠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逕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这就是周甫彦提早准备好。打算在国公府盛宴上。赠予李师师的词。采用的是并不多见的词牌《夜飞鹊》。大概也只有李师师那样的技艺。才能演唱这样的词牌。

而这首词通篇辞藻华美。写情细腻却又不失沉着。语句起伏顿挫。与音调极其协合。拥有极高的声乐美感。根本就是为了李师师量身定做的。

这词上片写送别。下片则写别后的强烈思念。融情入景。还化用前人的诗句和典故。极其细腻凄美地写出了送别怀人的情深似海。

而且全词颇为浑雅。含而不露。将惜别和思念寄于写景、叙事和托物之上。极具技巧。

可以说。这首词。充满了周甫彦强烈而浓郁的个人风格。加上蔡京等人为他推敲润色。若拿将出來。绝非苏牧那种打油诗所能媲美的。

在李师师婉拒了他之后。周甫彦并未死心。也自觉永远不会死心。这首词与其说写送别。倒不如说重点其实放在后面的别后之思上。

这是他在用自己最文雅和最体贴的方式。告诉李师师。他周甫彦很怀念他们之间那些过往的美好日子。他希望还能够回到从前的那种情感状态。

这里头也有着他的一厢情愿。自以为以往的李师师跟他就是心有灵犀夫唱妇随的一对璧人。可他却从未想过。李师师对待他周甫彦。也仅仅只是比其他人要好一些。但并沒有参杂任何男女间的感情成分在里面。

他也很想将这首词拿出來。狠狠地将那个只拿出打油诗的苏牧踩在脚下。殊不知在李师师的心里。那一首打油诗弥足珍贵。连苏牧先前那些经典之作。都无法比拟。

因为当初在杭州之时。苏牧也写了一首打油诗。但却是调侃和耍无赖的成分居多。而如今这一首。却是在苏牧知晓李师师心意之后。特意为李师师所作。

或许这只是一首打油诗。沒有太多华丽的辞藻。甚至连稍微识字的贩夫走卒都读得懂。但就意境而言。却实属上乘。

李师师这种想法。其实跟高俅和曹顾已经不谋而合。在他们看來。苏牧便如同高明的剑道宗师一般。心境上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摒弃了所有的剑招和技巧。而最求剑意和剑势。已经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地步。

对于词人而言。辞藻文字就是他们的剑。各种音韵声调的契合等等作词技巧。则是剑招。而所要表达的意思。则是剑意。个人风格就是剑势。

高俅等人窃以为。苏牧已经到了大巧不工的境界。不追求文字。不追求华丽。甚至于摒弃了诗词该有的各种韵味。却是独独将意境。做到了极致。

而诗词一道。最为珍贵的。可不就是意境么。

在座的宾客都在惊诧于苏牧为何会做出这么一首打油诗來。这种小诗粗陋之极。但最后一句如同神來之笔。画龙点睛。又将整首诗的意境硬生生拔高了十几层楼。实在不好妄下定论。一时间也是争论不休。

甚至有人搬出了唐时大宗师的作品來说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好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的前三句都在将勾践如何如何强盛。可最后一句又奇峰突起。点出越国最后的衰败景象。

也正是因为前后落差极大的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意境都得到了升华。便如同一个凡人突然顿悟成佛了一般。

可对于高俅和曹顾这样的老人。阅人无数。见得李师师和苏牧之间的目光交流。以及这诗句里头蕴含的意思。心里其实已经隐约察觉到二人之间那点微妙而隐晦的沟通。

只是无论如何。苏牧这首打油诗实在太过粗陋。丢出來就像山村里的启蒙老秀才。终其一世。突然灵光一闪的巅峰之作。矬子里的高个。终究还是个矬子。打油诗里的佳作。说到底还是打油诗。想要让在座之人服气。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苏牧只是想以这首诗。还李师师一个答复。仅此而已。他甚至沒有考虑太多技术层面上的问題。连他自己都不觉得最后一句是什么神來之笔。什么画龙点睛。

他只是将自己的心意。放在了最后一句。便像一个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吞吞吐吐。最终才说出一句极其隐晦的话來那般。

在座的都是京都名流。沒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步。又岂是如此容易打发的。质疑声很快就压倒了赞美声。连那些中肯客观一些的看法。也淹沒在了窃窃的议论之中。

周甫彦的心里是非常得意的。因为苏牧终究还是出了一记昏招。在他看來。苏牧的本意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然而却又弄巧成拙。给了他一个翻身的机会。

他并不是王锦纶苏清绥这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和花架子。他是有真才实学的大才子。

在苏牧沒有横空出世之前。他就已经是杭州第一大才子。而后灰溜溜來到了汴京。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已经享誉文坛。并得到了蔡京的赏识。如今甚至已经成为了官家的座上宾。而且还是常客。

如果沒有真材实料。即便蔡京再如何一手遮天。官家也不可能买周甫彦的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