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又称“云朵上的民族”。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也就是汉族。
少部分西迁、南迁,与青海、四川、重庆等地的原住民融合,形成藏族、彝族以及今天的羌族。故羌族与汉族、藏族、彝族等民族一样,都具有一部分炎帝部落血统,为兄弟民族。
现在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等、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其它省市。现有人口约309576人(2010年)。羌族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频繁地提到“羌”这个字。
古书有云:“羌本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仰韶文化末期,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集团部落众多。
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联盟败给黄帝部落联盟。炎帝部落联盟大部分随炎帝与黄帝部落联盟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藏族、彝族、纳西族以及今天的羌族。羌族自此诞生。
公元881年,也就是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跋思恭在夏州建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夏国是以陕、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家。
党项羌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跋氏八族,以拓跋氏最强,起群首领导作用。后因受吐蕃不断的侵犯和骚扰,向唐朝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获准,并赐李姓。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号夏景宗。至此,大夏国立国346年,于公元1227年灭亡,其后裔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四川古为巴蜀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蚕丛称王。可是,这个民族闻名于世的却不只是它悠久的历史,而是它独有的巫舞。
巫舞是巫觋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自然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冥冥中好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于是,神鬼的概念产生了。
巫觋则是被认为能与神鬼交往、代表它们说话、执行它们意志的人。
在祭祀活动中,巫觋以卜筮、巫词、咒语以及歌舞等手段制造气氛,沟通人神之间的“联系”。其中尤以舞蹈为重要的手段。《说文》中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
屈原的《九歌》,也是巫觋祀神的歌舞。王逸的《梦辞章句》说:“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作《九歌》之曲。”
殷商时期,巫觋权力甚大,直接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指导国王的行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秦汉以后,儒教的盛行,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渐使巫术失去了原有的显赫地位,但仍然大量流传于民间。在许多祭仪中的舞蹈形式被道教吸收。道教分为两大派系,一为方仙道,它融合了春秋以来企求长生不老的方术,为统治阶级上层服务;一为巫鬼道,其宗旨为祈神禳福,驱鬼逐疫,主要在民间流传。
“那么你的意思是?”在崔明丽停顿下来的空当儿,我紧接着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