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之徒。很好,孤这就将詹事之意传达工部、将作监、火器监、军器监与内侍省。”</p>
于志宁一下就懵了。</p>
高官看不上工匠、官奴,那不是传统吗?</p>
就算用词失当,语气激烈了些,那不也在情理之中么?</p>
太子有意将这言论扩大,到时候各部门闹将起来,责任是谁的?</p>
于志宁已经冷汗淋漓了。</p>
“太常寺之名,‘太’字对应皇家,‘常’是指日常,也就是说,太常寺是为皇家服务的。所以,孤找太常寺借一个乐童很过分?郎力士,告诉太常寺,这乐童调到东宫了。”</p>
“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像也是詹事教的吧?听说前日詹事与友人在晓月楼用膳,边上是名伎相伴,耳畔是琵琶之声萦绕,不知道詹事哪来的颜面数落孤!”</p>
“孤知道詹事对孤极为不满,不若詹事再告御状,将孤这太子拿下?”</p>
于志宁又羞又恼,管教太子不成,反倒被他将破事抖了出来。</p>
青楼狎伎,在外头来说是风流韵事,在学生面前就有点失德了,当这个学生是太子时,这种失德就被无限放大了。</p>
将乐童调来东宫,就是师生之间、君臣之间明刀明枪的宣战!</p>
“把太子拿下”这话,更是让于志宁无法招架。</p>
这是直指于志宁有不臣之心!</p>
于志宁戚然脱冠、解印。</p>
“臣于志宁失德,无颜再居东宫,请殿下准去。”</p>
针尖对麦芒。</p>
一拍两散。</p>
“准!”</p>
气头上的李承乾哪里会考虑后果?</p>
你敢辞官,孤就敢批!</p>
东宫之内一片哗然。</p>
太子少詹事、右庶子张玄素进表:“国之储君,应学文以饰其表,不可骑射数游,酣歌戏玩,苟悦耳目,终秽心神。太子詹事于志宁,或有不妥之处,然亦是一心为殿下着想,殿下应虚心纳谏,如海纳百川,方可在日后成为明君。”</p>
既然同属官开撕了,李承乾压抑多年的不满井喷出来。</p>
“右庶子之意,孤要遁入空门才合适呐!虚心纳谏,说得不错,是不是只有成为你们的牵线傀儡才叫虚心纳谏?”</p>
国子监祭酒、东宫侍讲孔颖达目光炯炯、声如洪钟的直言:“以言罪人,非明君所为!于志宁言辞虽烈,却是老成持重之言,殿下不可因一时之气而斥之!”</p>
李承乾更是冷笑不已:“今日的东宫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一群当臣子要逼迫储君当傀儡。孤今日就不改了,如何?换太子么?”</p>
太子乳母遂安夫人闻讯匆匆赶来,略微了解之后,对孔颖达道:“孔侍读,太子年岁既长,不宜总是当面横加指责!要注意方式方法!”</p>
孔颖达大义凛然的道:“谏诤逾切,老夫虽死而无所恨!”</p>
东宫内君臣对峙,甘露殿中的李世民夫妇相视苦笑。</p>
一边是倔头巴脑的东宫属官,一边是宁可不要太子之位也绝不低头的李承乾。</p>
诶,真难啊!</p>
这会儿,办完莱州差事的王恶已经回长安,李世民也只能让他出面试试。</p>
持着令牌的王恶踏入东宫显德殿,就看到剑拔弩张的两拨人对峙,李承乾手掌已经死死按在横刀刀柄上。</p>
看来这帮老顽固是真把他气惨了。</p>
“陛下派你来调解?”孔颖达有些意外。</p>
王恶一笑:“不,额是来向夫子请教的。”</p>
问题是,这当口你请教什么?</p>
“《论语·雍也》中有一段话,额一直不解,特意来请教一下夫子。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是何意?”</p>
王恶挑了个比较敏感的问题。</p>
孔颖达吐了口气。</p>
还以为是甚么难题,原来就这啊!</p>
这是个孔颖达七岁就能解答的问题。</p>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来到卫国。当时卫国实际的掌权者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妖媚,名声不好,不过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来了便很恭敬地请孔子去与她会见。于是就有了‘子见南子’这一段。”</p>
“孔子去面见南子,子路有些不满(认为南子名声很坏,孔子不应该与之往来),孔子说:我没有做任何不该做的事,否则老天都要讨厌我。”</p>
王恶咧嘴笑了:“那么,夫子觉得,孔子到底有没有做不该做的?”</p>
孔颖达霍然起身,怒视王恶,声如雷霆:“蓝田侯,孔先师不是你能污蔑的!”</p>
王恶一摊手,满脸的无辜:“额说啥了?连问问都不行?啧啧,你看看,这脾气暴的,以己度人,你们凭甚觉得殿下就不该有脾气,忍着你们蹬鼻子上脸的?这也看不得,那也不应该,你们是在教学生呢,还是在管教人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