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官场人生> 第十三章 调查(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调查(五)(1 / 2)

 下午,石黄镇镇政府会议室里,七个党委成员:书记卜杨、镇长汪明华、纪委书记刘海波,政协主席成峰耀、管常务的副镇长赵宁凯、管文教卫的副镇长范兵,再就是人大副主任王高峰这七人,围在一个大的圆环型桌前,每人面前放杯茶,几个落地扇呼呼转动着开起会来,主要讨论上午刑明宇发现有那个水泥矿来!

卜杨书记敲了敲桌子,轻轻地咳了一声,把几个还在议论的党委注意力转移过来,轻轻地说道:“这个老屋村的水泥矿,恩,暂时叫水泥矿吧,我们就按照老汪的意思,找县里的水利专家来考证一下。看看那青石是否真能变水泥?如何?”

汪明华轻轻的环顾四周,看到其它几人都望着他,等他开口,而且老卜也同意他的观点,心里有些得意道:“恩,这次事情我们要安排好,我建议,在此事还没有确定下来,把这消息封锁住,别让那老屋村的村民别有用心!”他心里也十分得意,如果这青石真的是造水泥的好矿石,那肯定可以引资造厂,嘿嘿,小厂你别想来,我们只要大厂!

刘海波书记是镇里三把手,这二把手说完了,就该他了,官场上,特别要注意自己的位置,千万不能越位,不管是吃饭、开会,这发言的顺序要对头,不然你就是异图不轨,嘿嘿,那就有你好日子过了,因此,刘海波嫩个看到汪镇长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才开口接道 “卜书记和汪书记说得很对,我非常赞成,还有就是那观音崖村里分给村民没有?如果分了,恐怕他们会闹事,得先预防啊,卜书记,汪镇长,还有各位同志,你们说这是不是个理?”这么大的事,搞好了镇的经济会上了台阶,他作为纪委书记,自然要:发点儿言,出点儿策,才显得他为这事出过力,以后论功行赏时,也多少有他一份。

各个党委都点头称是,卜杨坐在上首,看到汪明华正准备开口,心里一阵厌恶,于是马上说道:“刘书记说得有理啊,我们得给孙令春打个预防啊,再找人把山上的庄稼和树木好好统计下,如果真建厂,这赔偿还是要要的,只是这笔钱是镇里出还是厂家出?到时还得好好谈判啊!”

汪明华虽说心里有些不满卜书记让他要说的话全都说了,自己一时也找不出什么问题啊,明思苦想好久,都感觉到嗓门发热,喝了口茶才开口道:“恩,这赔偿肯定要厂家出付嘛,不过也要看情况,如果赔偿少,我们又何不做个人情呢?呵呵,我们这些都只是在这儿想像啊,这事成不成都还是个问题,得请专家来啊,不过呢?我建议还是去市里请专家,县里搞水利的,我看水平都不咋样的,怎么样?谁去请?”

水泥厂八字都没得一捌,会议室里的几个领导就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正在兴头,会议室里的门忽然打开,冉茂胜拿着张纸,面带喜色,快步跑了进来。走到卜杨书记旁边,呵呵地笑着说:“卜书记,大喜事,大喜事,镇里有人申请大项目了!”说完就把那纸递给卜杨,不过随即又一愣,脸上笑容顿减,他看到汪明华正冷冷地瞧着他。

汪明华心里特别不舒服,上午刑明宇不知道他们两个领导的电话,直接打到办公室让这冉红鼻子传话,这家伙去是先报告卜杨,他就不知道他这个主任还是我给提起来了么?妈的,这忘恩负义的东西,这次有好消息,又是往卜老家伙那儿送,操他个奶奶地也,看老子以后怎么收拾你?汪明华看到卜杨脸色越来越喜,自己又不知道内容,心里特难受、特难受,把一肚子的气往冉茂胜身上发。

所有人的都盯着卜杨书记和冉茂胜望着,都希望他们露点儿口风出来,却不想卜杨拿着那纸仔细地看了两遍,还在看,活像要将那上面的字吞下去般。

而冉茂胜被汪明华那瞪,满脑空白起,呆了。

他在镇里可是谁都不怕,唯独这汪明华,见了就如老鼠见到猫般,不然以他那色眯眯的性格,如果不是听到汪明华对那望江楼的王丽有意思,他又那不会去占那寡妇的便宜呢。

半响,卜杨才呵呵笑着,把那纸递给汪明华,说道:“呵呵,那刑明宇,我们的功臣的父亲刑世国和同村的贺林东一起申请在天中桥那个长滩建个大型石灰厂基地,你们说如何?不过他们要政府帮忙贷款,二十万,呵呵,味口倒不小啊!”

这一消息,如定时炸弹般在会议室里炸了开来,除了汪明华在专心看着那申请报告书,其余的几个党委成员全都议论纷纷,上至中央,下至县里,一再强调,要鼓励农民创业,都三四年了,他们嘴巴都说破皮,硬是没有一个人来申请项目,贷款办实业,县里的批评早就挨了多次,镇里领导心里逐渐淡了下来,却不想这时忽然冒了个胆大的出来,如何让他们心里不高兴?

阳云县本处四川东部,紧接三峡水电站地带,到处一片穷山恶水,经济落后,居全省第一,县里领导常年遭受市里、省里点名批评,一气之下,花了无数代价搞了个乡乡通路、镇镇相连,不过这土路是修好了,只是没有什么车跑,原因无他,县里穷,企业没有几个,买得起车的又很少很少,因此很多路都成了摆设,特别是村级路,那再是没有什么车,最多也只有几个手扶式拖拉机,这种情况,何谈发展?县里没法,响应国家号召,下放贷款,鼓励农民自办企业,只是现在农民个个胆小,而且各乡各镇又有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来办企业呢?因此政策下了三四年时间,全县只有几个人冒出来搞,而且还搞得不景气,使得后面有这个想法的人全都打消念头,一心一意地闷头挖地去了。

石黄镇更是难整,从政策下来,嫩是没有一人跑出来扛这个大梁,镇里领导急得双脚跳,经常下村家家做宣传,还是没有哪怕一点儿成绩出来,却不想今天忽然冒出来一个,谁不高兴,谁不兴奋,谁不支持,因此几大党委立即指挥着冉茂胜好生接待,再借这个机会,一起又开了个紧急会议,专为这事议论开来。

原来,上午贺青山跟着儿子贺林东一起来到刑世国家里,刚进门就急切地问道:“老刑,镇里真的准备建石灰厂了?”

刑世国一时没有明白过来,只听到说建石灰厂,只当是这贺青山同意跟他们一起搞这个厂个,就点了点头,道:“是啊,是准备建石灰厂,不过你们可千万别去外面说啊,特别是这几天一定不要说,不然到时有人知道消息,我们哪儿能挤得进去!”

贺青山一听这话,想到儿子没有骗他,是要去上班,连忙点头,还递了支烟过去,低声笑道:“行,这种事,我肯定不会说,不然到时哪儿有东子的份,嘿嘿,谢谢你屋宇子啊,呵呵,你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说完把身份证和户口本递给贺林东,还嘱咐道:“你快点儿跟你刑二叔去镇里,越快越好,把这事定下来,这样我们也放心了,呵呵,就拜托你了,老刑,谢谢你啊!”

原本以为还要做半天思想工作的贺林东心里大喜,急忙拉着刑世国就往外走,生怕都误解对方意思的二人多说几句穿了帮,就和自已老头贺青山和顾玉珍打了个招呼,急匆匆地向镇里赶去。而贺青山也想把这好消息告诉老伴,一起好好分享,跟就顾玉珍打了声招呼,走了。

二人一到镇里,去政府办办公室找冉主任说明情况,不过这冉主任也拿不定主意,镇里的领导去老屋村考查去了,他一个办公室主任,底气不足,也不敢签字,只吩咐下午再来,因此下午开党委会时就演了这一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