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27.镜像(1 / 2)

 对于以上种种,林双这边一整天毫无表示。</p>

至于林昭跟唐沅她们,已经习惯了,谁让林双有热搜体质,他无论是做什么,至少得有两三亿人在关心。</p>

当天晚上,林双又写了个行书的“行”字。</p>

这个他是学的王羲之。</p>

在网上他找到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但全文里头没有一个“行”字。</p>

所以他就写了这个字,看看这次那些书法家们说些什么。</p>

“昨天刚开始学楷书,今天就换成了行书,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可取啊!”书法家们对那个“行”字也说不出好坏,反正看着是不错来着。</p>

于是又美滋滋地享受千万粉丝们的炮轰。</p>

他们正好晒出自己的作品,各种晒。反正林双说他是初学,不太会,而且确实也没开口怼人。</p>

这就是默契,后生可教。</p>

但林双的粉丝们很开心,林双写了一个永,一个行,这加起来就是永行,这含义可真是丰富。</p>

可以是永不独行,可以是永远前行</p>

反正比那什么“宁静致远”高级多了。</p>

当天晚上,五岁的小姐姐并没有来。</p>

林昭没有来这个事,是好事。</p>

有些事不能成为习惯。</p>

既要练体,也要炼心。</p>

…...</p>

甲骨文、金文</p>

大小篆、隶、楷、行、草</p>

林双第一天楷书,第二天行书,第三天有点犹豫,最美的两种他已经学了,至于另三种,感觉没太必要。</p>

楷书和行书都属于人能看得懂的,草书那真的是,别人看不懂,只图自己写得痛快。</p>

隶书给人一种胖乎乎的感觉,林双虽然不是很喜欢,但为了能入门,也就练了。</p>

别的就真的算了。</p>

…...</p>

再刷任务时,小歪又让他倒立着用毛笔抄唐诗三百首,这系统简直是疯了,我学会了上哪表演去?!</p>

为了区区一百万,值得吗?</p>

而且这根本也不能让粉丝们看到,他们乱学怎么办,倒下来给笔戳到眼会出大事的。</p>

“换个别的!”</p>

小歪果断刷出一组任务:</p>

任务:毛笔字宋词三百首,一个字体保底一百万,奖励另计。</p>

[任务:双手执笔,左手完成唐诗三百右手完成宋词三百,保底一千万,奖励另计。]</p>

这两个都可以接。</p>

林双已经猜到后一个可能是什么奖励了——心分二用!</p>

最早知道这个东西还是在小说里头,左手画圆右手画方。能做得好的人据说都是心思纯净的,但是,科学不能这么理解。</p>

大脑是复杂的,以前有过说大脑左右功能分区明显,右脑对应左半身,左脑对应右半身,然后语言音乐这种就被锁定在某个区。</p>

后来研究发现,语言什么的还真不一定在哪边脑。</p>

语言功能的侧化与利手(惯用手)有关,左撇子的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有时候会形成于右脑,一些左撇子和双撇子的语言功能甚至没有侧化现象。</p>

而且随着左撇子的程度上升,语言功能位于右脑的几率也逐渐增加。这就意味着,脑功能侧化的规则也许并没有那么普遍适用。</p>

语言都不符合统一的侧化规则,更何况复杂一点的认知功能?</p>

林双现在猜测的就是,大脑应该就像是电脑一样,一开始有分区,后来也会随着使用重新划分。</p>

但生命是厌恶高成本的,这种调整要付出能量的代价,以至于不锻炼就不会进行。</p>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事没有“多巴胺”参加,人会下意识抗拒,一放空人就会很舒服。</p>

大脑是高耗能的器官。</p>

小歪在调整他的身体,用到的主要部件一定是脑子。</p>

想想这么下去,自己可以学的东西可就太多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