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重返奔腾年代> 第四百二十章 林芳怡的本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章 林芳怡的本事(2 / 2)

林云接着说道:“有姐姐在旁督促我,我也知道我哪里做的不好,知道自己的缺点,就能不断改进,一家公司里必须要有我姐姐这样的人,因为她能守住企业的下限,保证公司不犯重大错误。”</p>

“是呀!”宋春涛接着说道:“以前咱们公司规模小,要是犯错误还可以很快改正,可到公司越来越大后,当做出一项决策后,会集中大量资源投入这个项目,如果错了,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这就需要有人把关,对这个项目从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芳怡就是不二人选。”</p>

“对呀!”</p>

“没错,就是这样!”</p>

众人纷纷点头。</p>

其实大家都知道林芳怡的能力非常强,在金龙公司,林云统筹大局,就给出方向,宋春涛带着大家负责去执行,林芳怡则是把控着资金的调配。</p>

看起来宋春涛的权利仅次于林云,实际上,如果没有林芳怡对财务的把关,很多事情都不好落实。</p>

金龙公司的资金是很充裕,毕竟林云会时不时的自己掏钱支援公司,但林芳怡却对这件事很抵触,很多时候都不会接受林云的钱,她更看重运用财务手段合理分配资金,其中最好的手段就是利用金融手段。</p>

在九十年代,国家的存款利率是很高的,比如在九二年,年初时曾经达到过百分之十左右,如此高的利率对普通人很有利,一百块钱方到银行,一年后就能得到一百一十块钱,但对商业来说很不利,因为很多生意的利润率都达不到百分之十,还不如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p>

国家实行高利率的目的有很多,比如国家缺少资金用于多方面的投资,还有就是国家的政策导向。</p>

到了年中时期,银行利率就开始下降,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八,一直到年底时的百分之七左右,这种大规模降息透露出国家的导向已经开始引领私人投资。</p>

一般人看不出降息带来的深意,有些人能看出一些门道,但也仅限于国家的政策导向有了改变,还有一些非常专业的人员则是可以利用这个变化来做文章了,林芳怡就是这方面的专家。</p>

林云早就给经销商们定下规矩,就是要先付订货款,这是为了防止资金流不畅的问题,因为在九十年代,很多企业都存在欠账赖账的问题,形成了大量的三角债,这种债务纠纷让很多企业破产。</p>

金龙公司可不能吃这个亏,但让企业乖乖支付货款也不是容易的事,金龙公司就给他们付利息,比银行利息还高出零点三个百分点的利息。</p>

当然,金龙公司不能吃亏,百分之零点三的利息看似不多,可如果资金放大到千万级别,这利息就是三万块钱,要知道金龙公司一年的流水可是达到四五个亿,百分之零点三直接扩大到百万之多,不是小数了。</p>

这种技巧就在于合理利用银行长短期利息的不同,金龙公司的资金会按照产量计划分配,分成多个部分存入银行进行两个月、三个月,半年期的存款业务,然后再把经销商的货款以一个月和两个月期限进行收账,利用长期银行利息支付经销商的短期利息收益,这就是利用规则。</p>

这个办法是林云提出来的,但实际操作却是林芳怡进行,她把这种规则利用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甚至还和农行达成了很多贴息协议,金龙公司在农行的存款利率会更高一些,同时购买农产品原料的资金还享受国家的退税政策。</p>

这些金融手段哪里是宋春涛能懂的,只有林芳怡有能力。</p>

在林芳怡的管理下,金龙公司几乎没有任何的坏账,资金流相当通畅。</p>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很多来参观考察的国有企业对金龙公司的财务管理叹为观止,很多企业在销售上也很好,一年销量几个亿的比比皆是,可反应到应收账款直接惨不忍目,钱收不回来,资金流不畅,总之财务方面一塌糊涂,常常是干一年下来根本就没赚到钱,赔本赚吆喝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林芳怡的本事有多大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