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少年荣光> 第二七四节 鏖战秦淮之初到南京(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七四节 鏖战秦淮之初到南京(一)(2 / 2)

但是等到那个时候,却再也不会有十七岁那种单纯幼稚却热血沸腾的心境了。

相比之下,这些在篮球队里的少年们可是要幸运的多了。他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把自己的生活和篮球挂钩,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正大光明的出去比赛。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着。

但是只有他们知道在平时的训练里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少,在国内除了学业之外其他的都不会太受重视,篮球更是在很多人眼里被当作是玩乐的一种。他们用力的从学业的压力中挤出时间去淬炼自己的篮球技巧,去参加很多比赛,也许在这个国家里到头来却会一无所获。

但是没有人后悔,没有人退出,他们只是凭着自己的信念和爱好,用很多时间去做着可能一点收益都没有的事情,谁又能说他们不是优秀的少年们?

等到打点好行李和住宿,又在宾馆旁边的一家小店里吃完晚餐之后,已经是晚上七点了。

踏上南京的街头,有着一份和南川截然不同的感受。

这座城市把它古老和现代的部分几乎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这个季节的南京街头看不到游人的身影,看得到的只是这座城市傍晚的繁忙。或许只有在这样的时节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上,才会有一种能够彻底融入这座城市的感觉吧。

入驻的宾馆本就在离夫子庙不远的地方,吃完晚饭的众人在方元书的带领下选择步行前往。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而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全长4.2公里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南京夫子庙是前庙后学的布局。孔庙、学宫与东侧的贡院(通过考试来取士的考场)组成三大文教古建筑群。古时候的孔庙有一定的布局形式。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全长110米,气势磅礴,为中国照壁之最。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文枢”牌坊,游人至此可凭栏小憩,浏览秦淮河风光。

但如今去夫子庙赏景的本地人却不多,大多数闻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正如风中鱼塘所说,小川希望的就是大家在书评区多出现一下,这本书已经扑的不能再扑了。多几个人看少几个人看没区别,只要有人喜欢,我就满足了。)<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