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游戏竞技>网游之王者世界> 转帖 《封神演义》中的阐截二教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转帖 《封神演义》中的阐截二教之争(1 / 2)

 历史上的商周之战本是朝代更替之战,封神演义中却有了一个更深层广阔的背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因一千五百年未曾斩却三尸,犯了杀戒(三尸是道家认为人体内兴风作浪的作崇之神共有三个),要完成这场劫数才能继续修行,返本还元(修仙是不容易的),又赶上周室当兴,商汤气数将尽,三教(阐教,截教,人道)共谈,编成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根行深厚,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还归人道,继续轮回。元始天尊派姜子牙兴周灭商主持封神榜,恰逢纣王得罪了女娲娘娘,九尾狐奉女娲娘娘之命迷惑纣王,断送商朝江山,最终成了导火索,于是一场牵涉了天、地、人三界,汇集了三教九流的大战就此展开了!

首先要明白一点,对于修道之人,不管是阐教还是截教没有人愿意上那封神榜,因为仙和神级别是不一样的,神都要各归其位做自己的公务(想下凡是不容易的),而仙却逍遥自在,闲游三山五岳,上天入地无所束缚,而且从《西游记》中来看,玉帝只能随意调动天上有神职的人,对于仙,虽然也名义上归玉帝管,但玉帝基本上请不动(元始天尊、东华帝君、镇元大仙肯定不买他帐),要不然孙悟空也断不会那么嚣张(这是道教中的权力分布问题),对于凡人来说上那榜也未必是坏事(只羡鸳鸯不羡仙者除外),如纣王、马氏之类算便宜了。

既是十二仙要完杀戒就必要杀人(也可能被人杀,这是他们的一场劫难),可杀谁呢?以他们的身份绝不可能去杀凡夫俗子的,于是截教中人便倒了霉(也是他们自找)。在人间来看的商周之战,从神仙中来看就表现为了阐截二教之争,结果是本来是阐教众人的劫难却导致了截教的灭门之祸!为何如此?要从这封神榜说起。

这封神榜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共同签押的,上面人名历历在目,大多是截教中人,难到里面的截教中人都根行不如阐教?非也,赵公明,云霄三姐妹、金光圣母、火灵圣母等人根基绝不差,十二仙该逢劫难自己也说怕自身难保无虞,可他们都完好无损地活到了最后,无一上榜,为什么?元始天尊护短嘛!老子也是阐教这边的,可想而知,三个人共议封神榜时,通天教主以一敌二,自己又是师弟,当然说不过那两个雄辩师兄了。通天教主自然知道自己门下谁在榜上,却也依然告诉门人们紧闭洞门不要去西岐惹事,难不成这封神榜定完了还能改?并不是,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就像清虚道德真君知道黄天化必死,惧留孙知道土行孙必死也要提醒几句,只是心有不忍,希望出现奇迹,“庶几无事”。(.)

十二仙并不想杀人,他们也很是无奈,对于截教中人没犯杀戒也多次在言语中流露出羡慕之意,经常劝他们静心修持,莫惹这场凡尘征战,但真到动手之时,却毫不手软。文殊广法天尊破天绝阵时就曾对阵主秦完说:“秦完,贫道今日放不得你,要完吾杀戒”(是啊,放了你,他怎么办?)说完就取了秦完的首级,拎出天绝阵。天啊,这位是后来的文殊菩萨吗?其他十一人与他一样,见面时都客客气气称道兄,下手时狠着呢!截教中人可谓不知进退,阐教门下都杀红了眼还前仆后继去送死,为的是为同门报仇,为本教争口气,可是他们竟然没看明白,即使自己占了上风也没用,元始天尊一出面,他们立马就歇菜,而且将是杀身之祸!他们教主的这位二师兄对他们可没有一点怜悯之心,云霄、碧霄、琼霄就是明证!

若要提起截教门中出色人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云霄三姐妹,若论法力,她们恐怕在十二仙之上,连杨戬这机灵鬼也吃了亏,还被碧霄抢白了一场(千万莫跟女人斗嘴),十二仙尽数被混元金斗所擒,在黄河阵里被削去了顶上三花,算起来这次是十二仙最大的一次劫难!我最想替云霄仙子说上几句,她见性明心,不妄动嗔怒,谨遵师父之言,并不想惹这场闲事,兄长赵公明去借金蛟剪她也苦苦规劝不肯相借,后来好不容易借了也只是让赵公明讨回定海珠,不要妄用,后来赵公明死了她也明白是兄长之命,凭她的见识就是她师父通天教主也无非如此,只是她拗不过她两个妹妹,下了山去终没躲过这场是非,她将十二仙捉住左右为难,杀不得,放不得,我想如果不是她坐镇,以她两个妹妹的脾气十二仙早没命了。到这里她们占了上风,可结果如何呢,元始天尊来了,也就是她们师伯,她们的结果是:琼霄被三宝玉如意打死,碧霄被元始天尊用一盒子装起来,连人带鸟化做血水,云霄被捉到麒麟崖去,我以为元始天尊不会杀她可后来她还是在封神台上出现了,我真忍不住想替她们问元始天尊一句,她们没有要你弟子们的命,您为何一定要她们的命啊?

在阐教截教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阐教之仙皆是人身(除了白鹤童儿似乎不是),而截教中人很多都不是人身,也就是书中说的“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道德经》中不是有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吗,是说天地将万物都看做是平等的,那么不是人身只要潜心修道又有何不妥呢?截教中很多人虽不是人身好像也没有怎么伤天害理呀!但在阐教众人眼中对他们这类出身的仙人的歧视是很明显的,其实不只是阐教,连截教自己也是有一些自卑的,广成子将龟灵圣母用番天印打成原形,截教门下都各有惭色,通天教主也一样,甚至他听门人们搬弄是非说广成子说他与羽毛禽兽并称(这截教门人们也真都是长舌男长舌妇),就生气得不得了(说中痛处了嘛),非要摆诛仙阵干一场不可,还要元始天尊交出广成子来,元始天尊毫不示弱,他根本没追究广成子说了没有,而是对通天教主说:“贤弟,你也莫怪广成子,其实,你门下胡为乱做,不知顺逆,一味持强,人言兽行(注意这句),况贤弟也不择是何根底,一意收留,致有彼此搬斗是非,令生灵涂炭,你心忍乎?”,元始天尊是认为广成子就是这样说了也没什么不对,而且把责任全推到了通天教主的身上,够厉害!(我对元始天尊的崇拜如涛涛江水绵绵不绝)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是师兄弟,师弟可没有徒弟重要的,大家也一般会觉得通天教主护短,其实仔细看元始天尊护短比他厉害多了,他不只管徒弟连徒孙他也管,土行孙被余元捉住他就特意让惧留孙去救,也真难为他了,够忙的!

他弟子们也知道是这样的,比如太乙真人,石矶娘娘要他交出哪吒,他就抬出元始天尊来,要石矶去元始天尊那去讨,石矶当然不会那么听话就去,可是即使石矶真去了,我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元始天尊绝不会把哪吒交出来,而且极有可能的是她根本见不到元始天尊,迎接她的可能是白鹤童子在门口几句话把她打发掉(内容与太乙真人说的差不多),元始天尊才懒得理她,因为连徒弟太乙真人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太乙真人对于哪吒误射碧云童儿连句道歉的软话也没说(也许给个台阶下她会走),还把她一顿教训:“石矶,你根行浅薄,道行未坚,怎敢在我乾元山自恃凶顽?”在太乙真人眼里她只是个修不成的菜鸟而已,这石矶最终被九龙神火罩炼出原形,是一块石头,按照书中观点她还真是个根行浅薄,炼了几千年才修成这程度!

在最惨烈的那场万仙阵中,截教一败涂地,伤亡惨重,从此再没有与阐教一争高下的能力了,几乎可说是被灭教了。^^_首发在此战之初,元始天尊就说过这次务必要灭了截教,还叫赤jing子、广成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祭起从诛仙阵得到的诛、戮、陷、绝四口宝剑,并说用他的宝剑还杀他的门人(他认为很有道理),可怜截教门人如手无缚鸡之力一般,那叫一个惨!而阐教门下却如同入了无人之境,任意驰骋。

封神之后,截教这称号怕是成为历史了,从此以后凡是不是人身修成点本事的,不管是杀人害命还是潜心净修敬佛礼天,一律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妖怪,像《西游记》中那几个树精完全可以是“道兄”嘛!

说了这么多,阐教中人似也有很多不对之处,甚至有一点欺人太甚!那么我心中向着谁?毫无疑问,是阐教!

纣王无道,杀妻灭子,屠戮大臣,将人命视同草芥,天下人民处于水火之中,人心早已思周,武王伐纣,顺应的与其说是天意,不如说是民意,其实民意即是天意,在这时刻,阐教门下徒众顺乎民意,给苍生带来希望,给处在黑暗中的万民带来了亮色,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而阐教,代表的是正义一方。反观截教,为了一己之气,无视万民生死与民心民意,吕岳甚至为了对付姜子牙让全西岐的人都中毒,何曾想过平民的死活(美军的行为),这种行为,阐教中人是万万做不出来的。单凭阐教的立场,我也一万个向着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