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窈窕庶女> 第八章 敢问路,在何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敢问路,在何方?(1 / 2)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王侯争霸,成全的是某个人或某一群人的野心,陪葬的却是底层最无辜的普罗大众。一将功成万骨枯——枯的不仅是兵士的骨,还有那些被战祸波及的百姓的脆弱脊椎骨,打仗打的就是钱,钱从何出?自然是百姓的血汗。

苏偃听了赵婠一番话,无言以对。苏氏以军功起家,第一任家主在西秦开国皇帝高祖时,还只不过是一介低级武官,随着高祖以及如今在位的宏武帝长达三十多年的东征西讨,为西秦的建立以及不断扩展疆土的同时,苏氏累积军功,也渐渐崛起成为新兴的贵族名门。

现在,苏氏一门的荣宠已经向老牌军中名门里的一二重臣相看齐。苏偃的亲姑姑嫁给宏武帝,如今封为从一品四妃之一的贤妃,在后位与皇贵妃之位皆虚悬的皇宫之中,其地位只在贵妃钱氏、德妃李氏之下。四妃中其余三位都是产下皇子才得已晋四妃位份,只有她是因女得福。她所诞下的十二公主,被秦山派的靳真人摸骨确认为天赋绝佳,是习武的好材料。皇帝龙颜大悦,御口亲封十二公主为宁安敬公主。

西秦宫制沿袭自亡越,只有超品皇后所生之女才能在封号中冠以“孝”字尊号——例如那位九品上的清平公主,实际上应该全称为“清平孝公主”;而正一品的皇贵妃、从一品贵德贤淑四妃、正二品二夫人及至从二品三妃,这些宫妃所出公主则冠以“敬”字尊号——譬如钱贵妃之女被封为“淳庆敬公主”、韶华夫人林氏的两个女儿被封为“端敬公主”和“宝敬公主”、刘蕙妃之女封为“颖敬公主”;至于三妃之下、从贵嫔之女起,公主封号只一个字——如方贵嫔的嘉公主,这些公主中只有特别得皇帝喜爱者,才有可能在封号里加上“敬”字——白贵嫔所出的皇帝最小的女儿十五公主灵敬,便是如此。

但是,一般而言,从皇后嫡女以下,公主的封号除了“孝、敬”二尊号,都只再加另一个字,如李德妃的纯敬公主、黎淑妃的娴敬公主。公主加双字封号者极为少见,历数西秦两朝,本朝十五位公主中只有清平、淳庆、宁安三位,先朝七位公主中就只有宏武帝的妹子,嫁在东鲁的贞仪孝长公主。

由此可见宁安公主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她便是皇帝的心尖尖。宁安公主嬴瑗也自争气,习武四年不到,十岁的小小年纪就已然有了三品上的修为,与北燕渝莲公主慕容淩、东鲁临川王的永英郡主孟姽婳齐名,无论容貌还是实力都只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

而如今的苏家还有一位生下了皇长孙的太子良娣,异日太子登基为帝,这位苏太子良娣一个四妃之首的贵妃是跑不了的。此番,若是皇长孙立下大功,苏太子良娣母以子贵,很有可能被封为太子侧妃,就算未来不能越过太子妃封后,搏个正一品的皇贵妃还是很有希望的。

若是再想远一点儿,假使若干年之后,皇长孙荣登大宝……西秦可不是文弱东鲁,一味地遵循亡越的立嫡立长储君传统。西秦与北燕一般,注重嫡长,却更重贤能。宏武帝便既非嫡也不是长,北燕在位的皇帝那更是踏着兄弟们的尸体登上的龙椅。

虽然,现时西秦太子为宏武帝已故元后任氏所出,既是嫡也为长,但这绝不是宏武帝立其为储君的原因。若非太子着实治国有方,为喜爱御驾亲征的皇帝将大后方管理得井井有条,又有一个九品上强者的好妹妹站在身后,只怕性情温厚的太子早就扑倒在通往储君宝座的血路上。

宏武皇帝精力旺盛,诸多妃嫔为他诞下十子十五女,还活着的拢共有五个儿子十一个女儿。五位皇子俱已成年,除太子外,尚有先皇贵妃独孤氏所出的寓王、钱贵妃所出之定王、李德妃所出之宜王、黎淑妃所出之密王。

因文华夫人周氏与独孤氏为表亲。独孤氏病故后,寓王便养在她地名下。这位皇子性格温和,与世无争,只与三二文友走动密切。定王、宜王与密王三位殿下,文韬武略无所不通,又都有世家门阀以作后盾。是太子登基称帝地强劲竞争对手。即使皇帝在三年前已经以立储来表达了自己地决心。

不过,李德妃地娘家与任皇后地娘家是世交姻亲。太子私底下以姨娘称呼李德妃。而宜王与太子地感情也甚为深厚。且宜王乃皇族中有数算地八品上强者,醉心武道。早已放言志不在帝位。此次北伐他正是右路军主帅。当日下崖寻赵奚的人里就有他。

当今的太子妃江氏虽然已诞下麟儿。可这位皇嫡孙年纪尚幼,在太子四男之中排行第三,只压住了由太子良媛岳氏所生的第四子。等皇嫡孙成长至可以大显身手以向金銮殿证明自己才干的时候,只怕皇嫡孙的二哥都已经立下无数功劳了。更遑论皇长孙。

并且。皇长孙地堂舅伴读苏偃小少爷,可是有九成的希望成为九品上强者。甚至大宗师地。可以想象,只要不出意外,苏氏一门将继续且越来越荣耀下去。

现在,未来的大宗师苏小少爷正在野草横生地山野之地跋涉。顺便哄一个注定要影响自己命运的小丫头开心。

赵婠低沉的情绪已经被苏偃的笑话成功改变,又转而笑颜如花,小嘴甜得抹了蜜一般,一口一个“师兄”叫得别提多亲热。

苏偃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的武道修为,可不是只知道蛮干的鲁莽武夫,他的头脑精明清醒得很,早就发现这小丫头绝对不是普通的山野乡民。这孩子见识不凡,胸中大有丘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